天才是怎样的?可能每个人心中对于天才的看法都各不相同,不过我觉得可以用《庄子》当中的一段话来形容天才的风姿: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 ,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所谓天才,他是那样的纯粹,那样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他不仅仅才华横溢,而且清高孤傲;不仅仅清高孤傲,而且外表俊丽。可以说一个真正的天才,他最大的缺点就是他太完美了,除此之外别无缺点。也许号称中国最嚣张的天才,王垠可以称得上这样一个人吧!
王垠是一个从小就聪敏过人的人,他在1997年考上了四川大学,在我们绝大多数人眼中看来,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了。但是对于王垠来说,这兴许是一次发挥失常的考试,因为从他后面的成绩来看,他应该是清华北大的料。当然,是金子总会发光的,4年后他被保送到了清华硕博连读——这在中国几乎是一个大学生最高的荣誉了。
然而王垠并不把这当做什么,然而“瞬时弃天下,犹弃敝也”,王垠很快就受不了清华了,在我们眼中十分先进的清华,被他看出了其中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他在清华发表了不少论文,甚至还被收录进了SCI,但是那都不是他的本意,他自己觉得那几篇文章只是在理论上有所研究,根本算不上什么有价值的信息,但是他还是屈从了导师的意见去投稿了。
在清华期间,他创造了一系列奇迹,成为当时许多人的偶像。从2003年起,他先后发表《完全用Linux 工作》、《写给支持和反对的人们》,痛斥windows弊端、宣扬linux,文章在中国的计算机和linux阵营引起极大轰动效应,成为水木清华linuxapp版和中国多个linux社区的偶像级人物。2005年发表学术论文《The polygonal contraction heuristic for rectilinear Steiner tree construction》。
然而因为研究方向的问题,他终于跟导师闹翻了,他在他的《清华梦的粉碎——写给清华大学的退学申请》当中他写到了这一点,起因是因为王垠对导师要他研究的方向产生了厌倦——因为导师一直让他把他自己那几篇被他视作“垃圾”的论文到处投稿,他觉得毫无意义,于是申请退学,导师辛苦的劝他道:
“你好好考虑一下吧。退了学,清华的资源你都利用不到了。清华的网络,图书馆…… 你有没有考虑过你父母?人不是靠理想活着。你有没有考虑过我们教研组为你付出的心血?……”
而王垠在他的《清华梦的粉碎——写给清华大学的退学申请》当中这样写道:
“心血?你们对我没有任何有益的指导,却只有误导。每个月给我那点钱吊着一条命而已。而我的论文却可以为你们申请多少钱的973项目!我够对得起你们了。我不要再给你们做论文机器!”
怀着一地的心碎,王垠觉得自己的研究“完全变成纸张了”,他从清华退学,这时候是2005年,如果他不退学的话,很快他就可以从清华大学的毕业成为博士生了。但他毅然选择退学。退学之后,听说外国的科研环境不错,他决定去外国学习,寻找一个真正的能够搞研究的地方。他顺利地通过了GER,也就是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考入美国名校——康纳尔大学。
然而外国的大学并没有以前的同学和教授说的那么“神圣”,开学的强制性TA培训让他瞬间意识到,这所所谓的美国名校也不过尔尔,把官僚主义当做自己教学的手段,让充满科研精神的王垠觉得康纳尔大学不是自己所想要的,他发表了《Cornell感受》和《我为什么离开Cornell》两篇文章,然后扬长而去。
接着他又考取了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他在这里呆了10年。是这所大学非常让他喜欢吗?并不是的,他自己表示,虽然在这里学到了一些他想要的东西,但是这里的环境让他感到窒息,尤其是在美国学术界的那种趾高气扬的权威,让他感到这是“思想的监狱”。他毅然抛弃了即将到手的学位,发表《对博士学位说永别》,然后离开。
对于这件事情,曾经有位网友非常同情的评价道:
“我隐约感到王师兄很难去一个他理想中的研究环境。不是美国的教育体制没有以前优秀了,而是这么多年来,自费申请国外奖学金的学校,还有老师,都不是最优秀的。就算是是最好的学校如,mit ,还有最好的导师,他也不可能把最好的资源给从中国来的留学生的。说白了,这些年,通过GRE出国的,基本上是给导师当助教的,帮老师打工的,比国内的顶尖学校的优秀老师好不了多少。”
但是王垠这么“作”,是不是没有才能呢?并不是的,他很快收到Google的招揽,他在Google主要负责做一个内部检索项目代码的工具,他用了一个周左右拿出了一个原型并顺利完成了整个项目。他的项目负责人称这是“Steve本人“与实习生合作 20 年间遇到的最技术领先的”。
然而并没有什么用,王垠在那里得不到他应有的重视,他做出的贡献是整个项目最大的,但是却拿着和其他人一样的薪水,并且继续干着千篇一律而无聊的工作。他自己说:“特别像我这样的专家,在短时间内做出太多的价值,却拿跟普通人一样的回报。这就像是外科专家被作为包月家庭医生,太不划算了。”。于是他发表了《我和Google的故事》,然后离开。
他听说微软很好,然后去了微软。微软也并没有其他朋友说的那么好,跟谷歌一样,他被当做一个一般的“码农”来对待,他并不在乎工资,但是觉得自己的工作是在为微软提供“廉价服务”,于是辞职。但是微软想辞职可不是那么好辞的,最后经过反复协定,微软同意了他的辞职申请,条件是在全球微软公司封杀王垠。王垠讨厌微软这种做派,愤怒的离开。
从这些情况来看,三次从世界顶尖大学退学,被微软全球封杀的王垠确实是天才,他有的是能力,只是他比别人看得更深一些,因此对那些名校、名企的缺点和令人难以忍受之处也看得更明白些,这让他无所适从。希望这样科研人才能够遇到他的伯乐,为祖国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