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带孩子,不少家长就瑟瑟发抖,尤其是小宝宝,不能打、不能骂、讲道理也听不懂,真是挠破了头都不知道怎么办~
(图片来源:网络)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不少家长还是找到了破解之法,还别说,效果真不错!
戏精家长巧带娃
孩子不爱洗头、不收拾玩具、不拉臭臭……这些日常小问题,个个折磨着父母。
不过网上有位“戏精姑姑”,轻轻松松解决了这些问题。
侄子不爱洗头?
姑姑:“你想不想让水宝宝在你头上旅游啊?”
侄子:漏出好奇的小眼神……
侄子不爱收拾玩具?
姑姑:“啊!这些玩具我都不会整理,怎么办?我需要你,我需要你!”
侄子:好好好,我帮你!
侄子不爱坐在马桶上拉臭臭怎么办?
姑姑:“你知道吗?刚刚马桶大哥打电话说他饿了,想吃屎,你要不要过去给他吃屎?”(姑姑,你路子真野)
侄子:行吧!
对此,小康君想对这位姑姑说句话:
不得不说,戏精姑姑的这种引导法,效果着实显著,咱们当爸妈的都好好学学。
手把手教你做“戏精”
戏精家长的情境教育法,很容易走进宝宝的世界,宝宝也更能理解家长的情绪。如何戏精带娃,小康君手把手教你:
1
夸张
前几天小康君带孩子出去买牙膏时,在路上,孩子一直说“我要吃冰淇淋,买草莓味,买苹果味,买香蕉味,买巧克力味……”
小康君接着说,“那你要不要买哈密瓜味、番茄味、还有辣椒味……”
孩子兴奋的说:“我要把它都买了!,买100个!”
小康君继续扯,“买1千个”
孩子来劲了,“买1千千千千个”……
就这样,一直到超市,还在数数字,完全忘了冰淇淋的存在。
2
矛盾游戏化
网上曾有一个小视频,一个外国爸爸,抱着自己的小女儿,小女儿正在嚎啕大哭。
爸爸并没有一味的制止哈子哭闹,而是平静的看着孩子哭。在孩子哭泣间歇时,对女儿说:停,现在该轮到我哭了。
然后爸爸开始秀演技,咧着嘴大哭起来。
女儿直接懵了,这时候爸爸哭完了,对女儿示意说:好了,轮到你了。
女儿哭了没几下,爸爸又叫停,说:轮到我了。
几个回合下来,女儿开始说NO,拒绝配合哭泣,哭闹就此停止。
这时候,另外两个小家伙也一边哭一边奔过来,大的女儿哭喊着说:我要妈妈,呜呜呜,我要妈妈……
老爸继续采用这招,先等着女儿哭得声音小一点时,马上说:停,停,轮到我了。
这时候小儿子也还在哭,老爸对他说:等会,等会,还没轮到你呢,我哭完才轮到你呢。
就这样来了几轮哭声车轮战,两孩子也不哭了。
老爸说:看起来这个游戏再也进行不下去了,刚才你们都表现得很棒。然后和每个孩子都击了一下掌,表示对他们的赞赏。
发泄完情绪的宝宝,击完掌就屁颠屁颠的跑出去玩了。
有时孩子哭闹,情绪发泄完也就结束了,但家长压迫孩子闭嘴,孩子就可能越哭越凶,哭到后来已经开始为哭而哭了。
所以听到孩子哭闹,请不要火冒三丈,冷静下来,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3
制造故事,让孩子更好的理解
就像文章开头戏精姑姑将马桶拟人化一样,给予马桶一段故事,告诉宝宝马桶需要便便,有趣且易懂,宝宝也更易接受。
还有在某档综艺节目中,霍思燕不允许嗯哼喝可乐,当嗯哼偷偷跑去喝可乐,还把可乐撒了一地之后,霍思燕趁机教育嗯哼,告诉他这是可乐在反抗,向小孩呼喊“不许喝我”。
就这样,两人在说说笑笑中解决了可乐的问题。
戏精教育会让宝宝沉迷幻想吗?
2~7岁的孩童,相信万物有灵。
就像有时宝宝腿磕到椅子上,家长会打椅子来给宝宝出气,小孩子的确会相信椅子是可以感受到疼痛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家长的戏精,需要发挥发散思维,发挥无尽的想象力,让枯燥、普通的事物灵动起来,以此走进宝宝的世界,让沟通变得顺畅。
或许会有宝妈奶爸会质疑:整天戏精,虚假的故事多了,孩子会变傻的吧。
其实家长倒不必担心,这就是孩子的心理发育特点,在这一阶段,和孩子的交流里多来点“演技”,可以让他们的思维更开阔哦~
有时你只要起个头,娃就会完成下面的整个创作,你只需要适时做个“捧哏”,就能完成整场演出!
当然,表演的度要把握好,才能让孩子不抵触!表演形式也要创新,要不然,过不了几次,孩子就不好糊弄了~
每个宝宝的性格都不一样,有的很好哄,有的戏精教育法可能走不通,说不定还会得到宝宝的“鄙视”,“妈妈,你好幼稚”~
小康君也只是为大家提供一个参考,具体的还需要大家随机应变,要不怎么说带娃就是一路升级打怪,斗智斗勇呢~
最后,如果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分享出去,同时点个「赞」和「在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