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水平的老师,在这几个方面都非常“软”,很得学生心

班主任不仅是班级授课教师,也是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负责一个班学生的行为引导、生活健康等各个方面的事务。可以说,班主任的教学风格和管理风格就是整个班级的风格,班主任就是班级的“灵魂”,班主任综合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班级学生的综合素质。

显然,无论是学生,还是学生家长,都希望班主任既有很高的教学水平,又有很高的管理水平。倘若从管理角度看,真正有水平的班主任,在这几个方面都很“软”,非常受学生欢迎。

第一、内心很“软”

在中小学阶段,班主任具备着教育者、管理者和“保姆”的三重身份,他们需要经常“切换”思维角度,有时候要把班上的孩子们当求学的学生对待;有时候要把班上的学生们当成一个个顽皮的孩子对待。他们应该具有柔软的内心,这样才能真正拉近与班上同学之间的心灵距离。

一个内心很“软”的班主任,会事事为学生考虑,学生无论是学习上的需求,还是生活上的需求,只要能做到的,定会满足。他们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对那些成绩不好的后进生,他们竭尽所能给予帮扶;对那些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他们会联合家长进行科学引导。他们尊重后进生,不埋怨、不嫌弃;他们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做一个健康的、有特色的自己。

而学生,会把这样的班主任看成自己的家人;家长,会把这样的班主任看成自己的挚友。因为无私的付出,他们在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中会得到学生和家长的全力支持。

二、说话很“软”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首先是内心很“软”,其次说话也要很“软”,这是一种人与人交往的策略。

某位大学生提到曾经的高中班主任,满是感激。刚上高中,由于中考没有发挥好,他没有考上满意的高中,心中满是怨恨,处于自暴自弃状态,学习任务不完成就算了,还经常惹是生非。有一次,他与其他班级的学生发生冲突,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但当时的他一点也不害怕,心里想,大不了像初中一样,被班主任老师骂一顿、揍一顿,无所谓。然而把他喊到办公室的班主任,不仅没有责骂他,反而给他倒了一杯开水,一边让他喝水,一边询问有没有受伤。他能从老师的眼里感受到关心和一丝“恨铁不成钢”,这让他的对抗情绪瞬间消失。后来班主任跟他谈心聊了将近一个小时,虽然是柔声细语,但他仍感到非常惭愧。自此,他下决心做出改变,最终考上了一所比较好的大学。

班主任与学生交流,适当且策略地说一些“软话”,更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

三、惩戒很“软”

不少家长认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一定要严格要求,正所谓“严师出高徒”。这种认知有一定的道理,但严不等于的“做事强硬”,严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保持向上的势头,往更好的方向发展,不是为了让学生怕、让学生提心吊胆。如果学生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需要接受惩戒,班主任在施行方式上尽量“软一点”。

惩戒方面的“软”,指的是惩戒要有弹性,且给对方申诉的空间,不要为了树立权威而故意“杀鸡儆猴”,这样只会起到反作用,让学生对班主任老师更加反感。简而言之,对待惩戒,班主任要懂得随机应变,应该“棒子举得高高的,但落下来轻轻的”。时间长了,学生就能理解老师的苦心:舍不得,但又不得不。

四、身段很“软”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班主任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和学生家长,另外还担负着协调学生与学校、家长与学校的重任。因此班主任不单单是优秀的管理者、教育者,也应该是一名优秀的“外交人员”,他能充分协调各种教育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与学生、学生家长、学校等各方建立较好的关系。这需要班主任老师保持很“软”的身段。

身段很“软”不是自降人格,而是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与学生进行对话。如果总是以“长者”的身份、高高在上地对学生的言行进行教育和干预,起到的效果会很有限。班主任保持身段的“软”,可以让学生常常感受到来自老师方面的尊重。

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说:“一个班集体,一旦成员都在言行中尽可能多地用尊重别人的方式获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这个集体就会产生极大的凝聚力,每个生活在集体中的人都会感到幸福、自豪,从而发挥出巨大的潜力,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成绩。”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有人说“把孩子教育成才”是一门技术,也有人说教育本身就是一门艺术。笔者认为,中小学阶段的教育,核心是“以爱心为基础,辅以策略的育人活动”。作为这个育人活动的主要执行者,班主任的地位非常之重要。如果班主任们都能做到以上的四个“软”,就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