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才发现,孔子说的“温故知新”是“温故未必知新”

今天看到一个语文试卷上写道,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突然想起我们常说的“温故知新”,以及由此引发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学习法,感觉按照夫子说“而”的意思来看,“温故”好像不是“知新”的充分条件啊。毕竟“而”有点转折的意思。

就去请教一古文学博士美女老师,这个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到底是何意。美女曰:而在这里是承接的意思,温故的行为紧跟着知新,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我又问:温故是不是一定知新?温故是不是知新的充分条件呢?

美女答曰:温故可以知新,也可以不知新,孔夫子也只是说了其中一种比较好的可能性。

其实按照孔夫子的语气来看,温故而知新应该并非是常见的,温故不知新反而是常见的,否则孔夫子不会如此抬举温故而知新的人了。

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人省略了“而”,甚至省略了“可以为师矣”,只要“温故知新”,似乎“温故”一定可以“知新”,这个温故知新说法,本人没有考据,有兴趣的可以考据一下。但是把“而”去掉之后,“温故”就成为了“知新”的“充分条件”,在此基础上就演变成了一种学习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和“死记硬背”。

我们看了孔子原句,才发现,夫子早就认识到“温故未必知新”,“温故知新”只是后人玩弄词句,改变了“温故”和“知新”的关系,而推崇“死记硬背”,若成功则验证了“温故知新”的正确性,要不成功则认为“功夫不到”尚需努力。

当然夫子限于时代背景,没有给出“温故”怎么样才能“知新”的条件,这导致现在一些“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成功学泛滥,而少反思人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变化和发展。

这里给大家说,孔夫子从来没有说过“温故知新”,甚至孔夫子早就意识到了“温故未必知新”,所以才认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最后想说的是,很多断章取义的文字得到的结论往往是曲解原意,也很容易得到一些虚假的内容。

这里不禁想说,语文教授我们识别语言的真实意思,逻辑帮我们判断这些语句的的真与假和可靠性。学习到一定程度,几乎所有的学科都需要逻辑的参与,而数学则是最容易发现逻辑的学科,其他学科也有逻辑存在。

作者:虹野

编辑:虹野

图片:来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孔子 语文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