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在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收入也保持着一定幅度的增长。但高收入不一定能带来幸福感,也不一定能带来安全感,甚至有些人会为了寻求内心的安全感而放弃高收入。比如前些天在某社交平台上看到一位网友发的动态:民办学校一线教师,月收入12000,准备报考老家月薪3000的乡镇教师,不图别的,就图个安稳。
在下面的回复中,明显感觉到人们的意见两极分化,有一部分人觉得“不要12000的收入,选择月薪3000的工作”,太傻;也有一部分人支持这位网友的做法,认为他的选择是正确的。
人们站在不同立场思考,肯定会得出不同结论。有些人看重的是月薪,有些人看重的是“在编人员”的身份。这让我想到前不久与某民办学校一位物理老师的对话,他不仅教授物理课程,还担任年级组长和班主任,因为身兼多职,每月薪资可观,基本上保持在一万元以上,然而他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状态非常失望,巨大的压力让他喘不过气,年纪轻轻身体就出了很多问题。
这位物理老师说:“早上五点多起床,然后连续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几乎每天都在高负荷运转,周六周日也不例外”。最令他感到不安的是,一旦身体不允许他再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他会很快被学校以某种理由辞退。因此他一再表示:要报考公办学校教师招聘考试,只要有编制,月薪三四千的乡镇学校也愿意去。
了解国内中小学教育体制的人都清楚,中小学一般分为两大块:公办学校和民办(私立)学校。公办学校是事业单位,所以公办学校在职教员是拥有事业编制的“体制内工作人员”,而民办学校是个人(或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面向社会举办的教育机构,不属于事业单位范畴,所以民办学校教员是没有编制的教师(少数特殊情况除外),我们一般称他们为编外教师。
现实中,大多数民办学校施行的是“高压学习法”,它们尽一切可能把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到最大,老师处于超负荷状态,学生也处于超负荷状态。毕竟,对民办学校而言,成绩是生命线,如果学生成绩过不去,它们就有可能生存不下去。
为了提升教学成绩,民办学校对教师的管理通常比较苛刻,教师不仅教学任务很重,还要掌握与学生家长交流的技巧,维系家长与学校之间脆弱的信任关系。当他们到了一定年龄,身体素质不足以支撑繁重的工作任务,就可能被学校边缘化。也就是说,在民办学校任教,待遇或许不差,但工作压力非常大。这种压力不只来源于教育教学工作,也来源于个人因未来不确定而形成的焦虑情绪。所以部分编外教师放弃高薪选择报考“低薪在编教师”,是可以被理解的。
不过,月薪12000的编外教师,考月薪3000的乡镇教师,值得吗?这个问题我们要从两个角度去看。
收入上,薪资从12000暴减至3000,相当于收入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生活质量会大幅度下降。当然,我们要考虑到地理位置因素,如果是一线城市的12000月薪,去掉房租、交通费,以及其他开销,剩下的也不是很多,而三四线城市的乡镇地区,月薪3000,也能过上不错的日子。
稳定性上,编外教师随时都可能失去工作,而在编教师,只要不违规违法,基本上不可能失去工作。与编外教师相比,编内教师更容易在单位找到“归宿感”。准确地讲,在公办学校,所有人在身份上是平等的,校长、主任、教师,都是事业单位在编专业技术人员,拿国家财政发放的薪水,大家以同事相称;但民办学校则不同,它至少存在三个等级的员工:学校所有者、学校管理者和学校教师。有些民办学校还会招聘一些“劳务派遣制”员工,他们在学校里的地位更低。民办学校教师与学校之间的关系有点像公司员工与公司的关系,他们为老板打工,老板给他们支付薪水,如果他们不能为老板创造价值,他们就会成为老板眼中“没有价值的人”,被辞退是早晚的事。我们看到不少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多为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很少有老教师,与此有很大关系。
这样看,大学毕业生在年轻的时候,可以到民办学校闯闯,既是锻炼,也可以挣一笔钱。但如果不能在锻炼中成长为“名师”或“高级培训师”,最好就去试着参加教师编制考试,进入公办学校任教,毕竟人到中年,稳定非常重要。
话说回来,报考乡镇教师岗位还是要慎重一点,不是说乡镇教师发展空间有限,而是有些乡镇学校地理位置比较偏,可能会造成生活上的不方便。但若报考的是老家乡镇学校,或个人有点资源、可以调入到城区学校,就另当别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