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年级的家长要注意了,为更好适应初中学习,这些习惯和能力需帮孩子养成

喜欢就关注我吧,订阅更多最新消息

今天这篇文章同样是应几位家长的要求而写的,大概的诉求就是孩子已经四年级或者是五年级了,因为家长有关注一些初中尤其是新初一孩子的表现,所以有些担心自己孩子未来是否能够更好地适应初中学习。

本来想写一篇就行了,结果发现太长了,所以还是拆分一下吧。

本文重点讲一下为什么要提前准备,以及哪些习惯和能力需要家长重视培养,后面几篇(估计2-3篇)我会分别从剩下的小学内容如何学,初中内容是否有必要超前学,以及父母还需要注意哪些伴随孩子长大后必然会出现的一些问题。

问我的目的是想知道有哪些能力是初中阶段学习所必须的,或者干脆说得直白点就是不管孩子现在(四五年级)的成绩如何,家长要怎么去做才能够最大程度确保孩子上了初中之后成绩肯定会很好。

这个问题我还是有一些建议可以提的,不过在写正文之前我想先声明几点:

这不是一篇关于超前学的文章,尽管我一直习惯于写这方面的内容;

本文只谈跟文化课学习有关的且还是最直接影响的习惯、能力,所以关于其他的问题我不写并不代表我认为不重要;

我的大部分文章对父母的要求确实略高,我会尽量把建议写详细,但这不意味着同样的方式会适合所有孩子,所以一定得变通;

我习惯于侧重的是“家庭教育”,但我始终认为孩子的学习问题关键还是在于如何更好地围绕学校教育去进行,而不是强行给孩子安排两种风格迥异的教育方式。

1

摇号后新初一的变化

我认为想要知道我们现在应该做什么,那就应该先了解现在的新初一发生了哪些变化,尽管说有些事情做的时候是可以不必在意这些的,但是如果清楚了会让我们做出来的安排更有针对性。

小升初公民同招摇号之后带给我们这里最大的变化就是私立生源质量整体下滑,第二个是无论私立还是公立初中比过去都变得更加鸡血。

这其中变化最大的就是公立初中。

举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可以了:今年的新初一无论是公立初中还是私立初中作业量都非常的大,而公立初中一改往年作业量一多就会因为有家长投诉而削减作业的态度,而是采取了无论你是否投诉作业量就是那么多。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初中阶段的学习特点决定了花费的时间多少会跟成绩有很大关系,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届公立初中的学生成绩会有大幅提高。

毕竟私立学校的作业量即便再多但是孩子们终究的睡觉时间是差不太多了。

所以说完这些之后我们要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摇号之后的初中阶段学习会比以往的竞争更加的激烈。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这样的学习模式学习状态下我们很难想象那些成绩不够好的学生还会有多少时间让他们缓慢提升,最关键的问题不是他们提升不起来,而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自信心将会受到非常大的挑战,毕竟努力的人更多了,内卷化必然使得他们的努力效果更难快速体现出来。

所以我们很容易可以想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在小学阶段做好一些事情,会不会对孩子们更好地适应新初中学习竞争有很大的帮助?

2

几个好习惯

在学习上我们常说一些好习惯、好的能力有多重要,这里我就挑选几个我个人认为非常重要而且相对容易培养的一些能力重点介绍一下。

由于有些能力和习惯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这里就单独区分了,而是直接罗列了。

1、阅读习惯

阅读所能带来的影响不仅仅像是很多人想的那样只是对语文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其实阅读所能带来的影响远远不止这一切。从学习功利的角度来看,阅读能力的提升甚至对孩子未来所有科目的读题、审题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而最关键的是它可以潜移默化中影响一个人的文学、文化素养,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精神甚至是外在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初中之后由于科目变多、学业变重,中考的应试导向性变强等问题使得很多学生或者没时间去读书,或者是因为担心学习而没法安静读书。除非是学校有固定的安排,比如我孩子学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每周会专门找出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们阅读,而且有时候老师们也会领着学生一起进行。

但是多数学校可能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因此小学阶段能多读一些还是尽量多读一些。

顺便说一下,如很多人小学阶段看到的一样——可能当地会为了督促学生读书而会在各种考试中故意出一些题目,到了初中也是一样的。

比如目前放眼全国很多地区初一必读书一般都会有《西游记》、《朝花夕拾》、《白洋淀》等等,而你会发现其实大部分书我们的孩子只要引导得当是可以在小学阶段阅读了的。

读书不是任务,如果变成了任务多数孩子是很难喜欢去做这件事情的,即便是做了,往往也是应付或者煎熬。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所以阅读这件事情我们要结合孩子自身的情况来定,不必非得苛求孩子必须读哪本,先从“能读”做起,然后慢慢引导着“会读”。

这个过程父母可能需要陪伴一下、督促一下,可能还需要给孩子创造个舒适的读书环境,甚至搞成个具有仪式感的事情也未尝不可,这个具体如何安排可以根据各自情况来定。

另外这里再提两点建议,一个是建议鼓励孩子分享阅读收获,语言表达即可,二是建议鼓励孩子去写读书笔记或者是摘抄,当然直接在书上批注也可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些训练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通过“读书留痕”达到让孩子获得更多收获的目的。

这本身其实这是在培养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创作力甚至是想象力。

2、“基本学习方法”的习惯养成

这里的“基本学习方法”指的是几乎是所有学生、家长都知道的也是小学老师、初中老师甚至是高中老师都会一直在提的事情——从预习到听课再到作业最后到总结复习。

我曾经无数次跟我的学生讲过一个问题——我们很多人在学习上总是试图找一些捷径以提高自己的效率,但很多时候这都是假象,因为往往我们这么做的目的其实只是为了少学点、少做点或者干脆说的直白点就是想既能偷点懒还能获得好成绩。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学习不是没有好的方法,但是你会发现再好的方法也不可能适合所有人。

例如学霸们都会有一些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但是同样的方法非学霸们往往就用不起来,因为基础不同、习惯不同、能力也不同,所以这就会导致看上去很好的方法根本没法有效使用起来,反而容易出现本想着“照猫画虎”,结果却成了“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其实学霸们的经验不是不能学,对于普通学生来说,最应该学的应该是他们具有很多共性的地方——而良好的预习、听课以及认真完成作业和及时巩固复习这些事情就是他们最最具有共性的地方。

我这里重点讲讲“预习”吧。

预习可以说是学习的“起点”,好的预习会有助于学生听课的质量。

小学阶段课上内容因为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比较容易理解,所以即便是不预习似乎也没有什么太大问题。但是一旦后面的难度提升起来之后,如果学生不去预习那么就会导致自己很难处于一个学习的“舒适区”,老师讲到一个地方自己没明白,你是停下来思考呢还是接着往下继续听呢?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可能这几课基本上到这里就“结束”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而另一方面“预习”本身其实也是一种自学能力的培养,而且很重要的是这个能力在培养的过程中不断会得到课堂学习的“纠偏”,有心的学生就会在这个坚持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出一些预习的经验来。

不用担心“会了就不听”怎么办,这是态度问题,容易解决,如果你因为这个就不让孩子去做这些事情,那么未来孩子会遇到更加苦恼的事情——听课听不懂怎么办?到那时候弥补问题的代价就太大了。

这些学习习惯一定要去坚持,坚持得久了就会变成一种习惯。

3、纠错和复习习惯

小学阶段到了高年级务必得让孩子去进行做错题集的习惯,而且不要局限于课内的错题,甚至不必局限于“错题”本身,一些好的、典型的题目也是可以当成“错题”而整理起来的。

如果孩子挺忙没时间抄题父母可以辅助一下,这个问题不大,当然,自己抄自然效果最好。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有些小学老师要求会比较早,有的会要求的比较晚,但是无论有没有要求,到了四五年级的时候一定都要去做这件事情。

需要提醒的是不要光做不看,做好了一定要定期去复习的。

说到定期复习建议父母一定要跟孩子一起学习一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东西不难理解,原理很简单。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举个孩子背单词的例子:第一天晚上孩子记住了10个单词,如果第二天一白天没复习,那么到了第二天晚上可能就忘掉了几个,如果你第二天也没复习,到了第三天可能大部分就记忆模糊了。

但是如果第二天早上孩子就复习一遍呢?第二天中午再复习一遍呢?然后第四天再复习一遍、第七天再复习一遍……

下面一个表格可以供您参考,其实说白了就是有计划性地复习会达到非常好的记忆效果。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当然,我们说的“复习”肯定不仅仅只是指这个,而更多的其实我们说的是日常的复习。实际上学校学习都会有诸如单元测这样的阶段性复习,但是我个人认为这是不太够的,还应该就一些专题性的问题进行集中总结、复习。

这个目的是为了把过去学过的,和现在学过的,以及课内可能不会讲的但是也是属于这个专题里的内容总结一下。

父母可以辅助一下孩子,对一般的小学生来说这事儿要求有点高了。

但是得让孩子知道应该做这些事情,以及可以如何去做到,等未来他们大了、能力更强了的时候自己就能够做到了。

3

几个重要的能力

1、不畏难,有钻研的劲头

同样是一道难题,所有的孩子看完之后表现却会有很大的不同,比较典型的几个表现是:最多的学生会尝试去再看一遍,然后琢磨一下觉得解决不了就放弃了;少数学生第二遍也不会看,甚至第一遍没读完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放弃了,甚至他们连读都没读而是一看题目那么长就直接放弃了;极少数学生会反复读反复思考。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显然,这三种典型的表现分别代表了(某个科目)三种不同成绩的学生。

不要有任何的疑虑,随着学生们年级升高,有难题需要去做,必定会成为他们无时无刻都会遇到的事情。

多数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畏难”心理的。

而且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他们给自己找的理由似乎也挺充分的——“作业太多写不完”,“已经很努力想了,再去想就是浪费时间”……

因为事实上孩子们说确实是真实的,即真的花费很长时间在某个问题上的时候肯定会影响其他作业。

所以很多家长就会很矛盾——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我告诉大家一个办法:

遇到这种情况那就让孩子先不用做了,赶紧去做别的,但是做完了别的之后再回来继续研究这个问题!

但是仅仅只是这样还不行,与此同时我建议你拿这道题自己去研究一下,或者网上搜一下,或者问问其他人甚至问问孩子老师也行,这样等孩子万一就是真的想不出来的时候,我们可以给他们适当提醒。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别说你自己看到过程、看到答案也不会怎办,恕我直言,这篇文章能看到这个地方的家长,我认为没有一个会在小学阶段在这种辅导上会有阻力的,我百分之百肯定你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的!

当然,如果你就是做不到,那么鼓励孩子直接去问老师也是可以的,但是不建议让孩子自己去网上查。

不要怕浪费时间,这样的钻研过程尽管看上去有点痛苦,花费更多时间感觉会有点心疼,但是解答出来之后所带来的喜悦感、成就感、满足感真的是会极大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的。

2、自觉性、专注力的养成

今年这个特殊情况下,使得很多家长直观感受到了孩子的一些学习问题,尤其是自觉性、专注力等等问题,不少家长对孩子的这些问题颇有怨言。

实际上自觉性、专注力等主要是跟态度、兴趣和习惯有关系,比如孩子喜欢玩游戏,他对玩游戏这件事情一定会很“自觉”就去玩了,玩的时候也一定会很“专注”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但是放在学习上就不行。

学习上其实也是一个道理——兴趣、态度本身会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自觉性的。

我们没有办法让所有孩子都变得喜欢学习,但是绝对可以让他们不讨厌学习。

只要他们不讨厌,那么把学习这件事情变成一种习惯之后,孩子们习惯了学习本身,自然自觉性就会提高。例如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制定学习目标然后做一个学习计划表,最后就是坚持去执行。当孩子习惯了这样的安排之后,他们就会习惯学习这件事情,而只要这样做了,成绩就会不断提高,进而导致孩子在兴趣、自信等各方面得到提高。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所以你往往会发现越是成绩好的孩子,别看他们学习的时候很辛苦、很累,但是你去问他们的时候他们却告诉你不累、不辛苦甚至很享受,很多人觉得这是虚伪的表现,其实真的不是这样,这就是他们的真实感受。

而专注力的养成也跟日常的习惯密不可分。

所谓专注力说的直白点就是我们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足够的专心、专注,不会轻易受到外部的影响,比如听课的时候就是一边认真听老师讲,另一边则是认真思考或者是记录,这个时候突然班上有同学发出某些怪动静甚至干脆就是打个喷嚏的时候,他不会马上去关心这些事情……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除了听课时候可以训练,日常完成作业的过程本身其实也是一个极好的训练过程——我们没必要非得逼着孩子坐在那里写完所有作业才能做别的, 但是最起码要要求他们在完成某一项作业的时候,在没有特殊情况下必须一气呵成,中途不要喝点水、吃点零食以及上个厕所或者聊会天什么的。

当他们习惯了一气呵成地完成某项、某些作业的时候,专注力本身就会得到提高。

3、应试能力

考试是学生们避无可避的事情,而且这件事情事关升学、考学。

不少学生日常测试表现不错,但是一旦大型考试就各种问题频发。

一般来说这些问题我是分成了心态引起的,习惯引起的以及能力引起的几类情况。

比如说心态引起的最典型例子就是一些孩子一到考前就紧张,严重的甚至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越是临近考试了越是焦虑,甚至脾气也会变得暴躁。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种情况看看是外部压力(一般是家长和老师)导致的还是内部压力(自我要求过高)导致的,前者比较容易解决,但是如果是后者一定要注意了。

因为这样的孩子如果一直顺风顺水会好一些,一旦遇到挫折,比如小学表现不错,但是升入初中成绩一下不再突出了,那么真有一定概率会出现心理问题、厌学问题等。

关于习惯问题主要就是日常学习过程中比如一些审题习惯、答题习惯、答题步骤、检查习惯等等,尽管学生知道考试的时候该注意什么,但是一旦考起来,紧张之下往往就会习惯性采取了日常学习中最常用的方式——所以日常作业、测试、拓展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因为这不是考试就可以各种不认真,比如没等看完题就开始做了,比如答题过程中各种跳步,比如答完了也不检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能力问题则是一些基本功、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灵活运用的问题。

例如数学的计算总是丢分较多,不要觉得这是粗心,这就是计算的基本功不过关的问题,多练、针对性练,而且要计时练习。

答题能答对小题总丢分的情况一般来说问题都是出在了上课和作业上。

灵活运用能力的问题主要从概念的彻底理解和拓展学习上去找问题即可。

4

小结

本想简单写写来着,结果越写越多导致只好分拆一下了,还请各位家长见谅。

其实上面讲了这么多大家似乎也会发现我总结的这些内容大都是围绕学校学习去讲的,这是因为我始终认为孩子的学习一定要以校内学习为主,事实上我们的基础教育设计、组织和安排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丰富和完善。

就比如我上面说的所有内容基本上都是孩子老师会教、会讲甚至会要求的内容,只是由于受到时间、演练机会的限制,使得很多学生不能够在有限时间里彻底掌握和理解。而有的内容比如说阅读、背诵积累、拓展练习等这些事情显然也是不可能在学校里都解决的,所以父母在这件事情上的作用就非常的大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简单来说学校教会孩子们如何包饺子了,也适当的去练习了,但是能够在学校里就够到达熟练掌握的学生其实并不会太多,关键的问题还在于考试的时候考得可能是包包子,而这一切仅仅只是靠课堂、靠作业,除非是寄宿学校,否则孩子是如何在家里学习的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所以你一定要相信,那些学得好的孩子不是因为老师会特别照顾他们,也不是因为他们天资过人,也不是他们父母文化水平就一定多么高,更不是因为他们上了多少辅导班……

有条件、有机会多跟他们的父母交流交流,你就会发现原来他们只不过是在家里做了很多其实我们也一样能够做到的事情。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