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教育部预测,2021年高校毕业生将首次突破900万人,达到909万人,2022年毕业生将超过1000万人。如果加上留学归国的人员,这个数字还将进一步扩大,如此多的高校毕业生,如何拓宽就业渠道就当下最紧迫的问题。相关部门针对应届毕业生出台了多项政策,比如202年采取了升学扩招(研究生扩招18.9万)、基层岗位、毕业生参军入伍等相关领域采取了支持就业的十大行动,各高校也积极联系社会资源、校友资源帮忙拓宽就业渠道,这些举措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大学生就业。
但是就业形势仍然较为严峻,毕业生人数增多,因为疫情的影响,部分企业受到冲击,招聘岗位缩减,部分大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能力与企业的要求之间存在差距等都是阻碍大学生就业的难题。企业为了选拔优秀人才,同时节约成本,对大学生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也是困扰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为了拓宽就业渠道,提升个人竞争力,同时缓解眼下的就业压力,越来越的大学生走上了考研的道路。据统计,报考2021年研究生的人数已经达到了422万,这个数字比报考2020年研究生的人数暴涨81万,比2017年全国招收的本科人数(410.7万)还多10.3万人,相当部分大学生把考研作为毕业后的首要选择。
考研究竟是不是最优选择?虽然很多单位招聘学历要求在硕士研究生以上,但是对于相当部分毕业生来说,考研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首先,相当部分毕业生考研的目的并非为了科研,而是为了适应就业要求选择考研,换句话说是为了文凭而非科研,这可能会导致两种结果,一是坚持不到考研,或者不能全力以赴备考,考试结果不理想;二是考上研究生但是读研过程很痛苦,面临发论文和毕业的压力,研究生阶段能力提升不明显,同样要面临就业的问题。
其次,考研的淘汰率不低,很多人认真准备了也难有理想的结果。以2020年为例,虽然研究生扩招大幅扩招18.9万人,但341万考生仍然有240万左右的考生没能如愿,不得不面临重新选择。
第三,复习备考的过程实际上也错过了不少就业机会。至少秋招的高峰期已过,待过几天初试结束,又会有一大批毕业生投入到就业市场,转眼就将进入2021年,只有少部分企业会选择在这个时候进行招聘,就业的竞争难度相对更大。
第四,本科生和研究生之间的差距,并不是想象中那么明显。不否认研究生学历是一块更好用的敲门砖,但研究生三年,本科生也不会就此停下脚步,会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得到锻炼,三年时间谁的收获更大,几年后的就业形势如何,也是一个未知数。
第五,目前就业的一些特殊现象,反映出就业的特点表明,读完研也不能完全解决就业问题。比如大约有7万研究生在送外卖,比如名校毕业生挺进体制内,比如清华北大的硕博生竞聘中小学教师,这些现象都体现出就业难;但另一方面,不少企业又表示招不到人,两方面原因,一是待遇达不到大学毕业生的期望值,二是大学生达不到企业的期望值,最主要体现在部分高新产业的人才缺口较大。这都说明就业难不完全是学历的问题,而是学力的问题,基层熟练技术工人缺乏,高端人才缺乏,而不少大学生恰恰处在中间,高不成低不就。
前不久,教育部发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方案指出,到2025年,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专硕招生规模扩大至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并大幅扩招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这或许就是要解决毕业生与企业之间无法顺利衔接的问题。
对于毕业生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考研能帮助就业不假,但是这是否是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自己是否愿意多花几年时间来做一件自己并不十分喜欢的事情,未来是否打算从事科研,都是可以参考的维度。
再就是练好自己的内功,大学四年是最适合全面发展的时期,在中小学阶段,大部分时间被刷题占据,大学阶段自由时间多,锻炼平台和方式多,身边的资源也多,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个性化发展,结合职业规划学几项专业技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这在就业过程中或许比学历更有用。千万别到临近毕业发现无路可走的时候才想到了考研。
第三是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渴求。不好高骛远也不要妄自菲薄,发现自己的长处,没有长处就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长处,如果暂时确实找不到理想的职业,可以一边兼职一边充电,至少想办法养活自己,不要家里蹲啃老。也不太建议第一份全职起点太低,不利于今后的发展,宁愿提升自己也不要浪费太多时间在没有太大意义的事情上,当然前提是自己对自己定位准确,又能约束好自己积极上进。
当然,解决就业的问题,不能仅仅依靠毕业生自身的努力。最有效的方式还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以及改变以学历为就业门槛的状态,增加对不同职业的认同,缩小行业间的待遇差异等。
至于考研,更适合准备从事科研,对学习能够全身心投入的同学,他们在这条路上才更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