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迅官宣离婚,三字上热搜:这4个人生真相,致挺过了这一年的你

2020年仅剩8天。

有人戏称2020年是很“魔幻”的一年,三天两头不消停。

哪怕到年尾了,不知道是不是赶着离婚冷静期到来前儿,又有两对明星夫妻接连官宣离婚。

12月14日,王栎鑫官宣离婚:

昨天,周迅高圣远也用祝福的话语,宣布了离婚讯息,引爆了热搜:

世事无常,唯愿各自安好。想想这一年,我们的确经历了很多出人意料。

纪伯伦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值此平安夜,学堂特别从教育的视角,为您奉上这篇走心的年终盘点,梳理这一年当中,作为父母,我们可以从育儿中获得的成长——敬请查收。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果只能有一条座右铭,

我选择‘实事求是’”

2020年的开篇,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

无数平凡的英雄在寒夜中前行,为国家和人民撑起了保护伞。

疫情“吹哨人”李文亮医生,在疫情初期发出声音,却被错怪“散播谣言”受到了训诫。

因新冠肺炎去世前,他还想着病好了就赶紧回到工作岗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世界卫生组织在社交媒体发文:“我们沉痛悼念李文亮医生的去世。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向他对肺炎疫情的所作所为致敬。”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李文亮并没做什么伟大的事,只是说了句再平常不过的真话。

曾在非典时期同样顶住压力,疾呼“病原不是衣原体,不能使用抗生素”,在新冠时期指出“肯定存在人传人现象”的钟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访时含泪称李文亮医生为英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果当初能有更多的人听信李文亮医生的“谣言”,第一时间佩戴口罩、严格消毒、避免再去野生动物市场......这对于更好地防控新型肺炎,可能是一件幸事。

法国作家加缪在小说《鼠疫》中写:“这一切里面并不存在英雄主义,这只是诚实的问题。与鼠疫斗争的唯一方式只能是诚实。”

钟南山、李文亮......这些医生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批判精神,挽救了无数生命。

斯人已逝,勿忘为鉴。

不能做到对自己诚实、对孩子诚实,同样也会让我们在养育中付出代价。

今年4月,因为没有诚实地面对孩子长达一个小时的哭声呼救,而是偏听偏信“哭声免疫法”,3个月大婴儿在妈妈眼皮底下生生窒息而亡,令人扼腕: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一些教育者不能实事求是地尊重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和身心发展需求,急功近利,导致孩子们也已经看不清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被成绩、名次压垮的学生,拉起横幅,高喊口号:“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妈快乐。”让人哭笑不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11年前,尹建莉老师就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写道:

“如果让我为女儿的人生厅堂里悬挂一纸座右铭,给她以一生的指引和护佑,我要写下的就是这四个字:实事求是。它比黄金更珍贵。

我们几乎可以从一切值得尊敬的人身上看到这四个字,也可以从一切人格缺损者身上感觉到他们在这方面的缺失。

我们非常容易做到的,是从理念上、词语上告知孩子要“实事求是”;我们同样非常容易犯下的错误,则是言行上的不实事求是。

在对圆圆的教育中,我和先生不一定总对她提到“实事求是”四个字,但一直尽可能地按这四个字去做。

首先是自己做出表率,尽量按这四个字去行事。其次是在对她的教育中尽量遵循这四个字。

我们从未要求她考试成绩达到多少,从不跟别人比较名次,是要她在学习上实事求是;

我们绝不强迫她做任何不想做的事,是因为我们愿意实事求是地考虑孩子的心理感受,不追求孩子表面上的服从;

我们特别愿意接受来自他人的意见,包括孩子的意见,一家人经常坐在一起开“提意见会”,这让孩子学会用实事求是的眼光看待自己和他人身上的缺点,客观面对,积极改善……”

只有当实事求是不再是英雄所为,而能落到每一个生活的细节当中,我们每一个人,才能避免陷入人云亦云的困局;我们的孩子,才能成长为有独立思考能力、心地光明、有力量的孩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阅读——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疫情肆虐,许多人被搅动得兵荒马乱的时候,一位感染新冠肺炎的年轻人,却在方舱医院的病房里安静读起了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张照片迅速火遍全网,网友对他既佩服又喜爱,给他取了个雅号——“清流读书哥”。

从这个年轻人的身上,我们看见了一座城的希望。

如果说这场瘟疫像给我们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能促使我们产生一些思考,发生一些改变。

我希望最美好的一种改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懂得如何度过闲暇,如何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决定着我们的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

今年2月9日,《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收官,被网友戏称为“千年老二”的彭敏,凭借渊博的诗词储备和稳定的临场发挥摘得冠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此前曾两次与冠军擦肩而过的他,在一片戏谑声中,也是靠书籍的陪伴,穿过人生的迷障、诱惑,一步步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

从小镇青年到人大中文系本科,再到北大中文系硕士、中国作家协会《诗刊》杂志社编辑部副主任,是读书,改变了彭敏的命运,给了他心灵的庇护。

尹建莉老师说,我们能送给孩子、可保障他们一生幸福健康的最可靠的宝物有三件,第一件就是“阅读”。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

尹老师在《从“小”读到“大”》一书中清晰梳理了关键点和误区,下面这10点总结,对于儿童和希望自我教育、从零建立阅读习惯的成年人都适用:

1、将阅读做成玩耍和游戏,而不是任务和规定。持久的阅读兴趣来源于书籍的“有趣”,而不是有用。

2、在培养阅读习惯过程中,要适时适度表扬肯定,杜绝批评斥责。

3、不要去给孩子讲“阅读很重要”的道理,父母的榜样作用胜过所有的说教。

4、对待阅读不要功利。阅读可以提高成绩,但不要指望用阅读来提高成绩;阅读可以成全人生,但不要把人生寄托给阅读;阅读有很多功能,但不要把阅读当万能药来使用。

5、不要要求孩子阅读时专心,阅读时表现沉迷或者边玩边看,都很正常。

6、不要要求孩子慢慢读或者催着快快读,想提高阅读,不需要人为地去做什么,只要保证有足够的阅读量就可以了。

7、不要要求孩子背诵“好词好句”或测试孩子读完一本书后记住了多少。阅读的功能在于熏陶、浸染,而不是“记忆”和“搬运”。

8、不要干涉孩子的阅读方式。是正襟危坐还是躺着卧着,是跳跃着看还是顺序着看,是一口气读完还是零打碎敲每天读一点……不论怎么读,家长都不必干涉。

9、不要强迫孩子看家长推荐的书。阅读就像吃饭,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的需求。不管什么书,只要开始去读,只要读过几本不错的书,建立起阅读兴趣,读者就开启了自我选书功能。

10、不要因用眼卫生和孩子发生冲突,搞得孩子情绪不愉快,对视力也没好处。近视预防中所说的不要在床上看书,指的是不要躺着用手举着书看,因为那样书是不稳定的。如果孩子不愿坐到书桌前看,可以建议孩子趴在床上看,把书放到床上一样是稳定的。在行进的汽车、火车、飞机上,可以找一些有趣的音频,让孩子听书。所有的提醒都要适可而止,不要变成唠叨和数落。

英国作家毛姆说:“阅读是一座可以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这座避难所,不论你贫穷还是富有,健康还是疾病,都可以拥有,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拿起书,心就能清亮、安定。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青少年极端案件频发,

只需还给孩子一样东西

如果说疫情夺走生命是天灾,我们无法控制;那么很多因教育不当造成的人祸,本可以不发生。

3月3日,河北五年级学生因上网课不认真被家长训斥,从楼上一跃而下。

3月9日,福建大田男孩玩手机不想学习被父亲训斥,负气跳楼

4月3日,江西九江,一名14岁男孩因被妈妈打了一巴掌,从5楼跳下。

4月26日,安徽一名17岁高一男生,因学习压力太大,跳楼身亡。

4月30日,江西瑞昌,一名14岁男孩因被父母训斥,从11楼坠亡。

5月4日,江西九江,一名13岁男孩因成绩不理想,从14楼跳下身亡。

5月6日,西安一名9岁的小女孩,因作业无法完成,留下遗书跳楼身亡。

5月26日,江苏海门,一名6年级男孩因老师责骂跳楼身亡。

......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仅仅2020年上半年,青少年自杀的极端事件,为人熟知的就有十几起。

有的孩子在阅读中找到了心灵庇护所,有的孩子却在网课、作业、成绩、激烈竞争的重压下过早地凋零。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020年的末尾,“内卷”一词悄悄火了。

这个词说的正是:大家都画地为牢,在过度竞争中内耗,导致发展陷入停滞。

教育中的过度竞争,勾起了家长的焦虑,这份焦虑又反过来增强了“内卷”的势头。

为此买单的却是孩子。

我们经常收到读者的私信,大多都是焦虑的妈妈们,因为孩子没做好某件事而感到着急、生气,控制不住对孩子指责:

你干什么都不行;

我都是为了你好;

你要懂事听话;

你看看别人家XXX;

你别XXX,你给我XXX;

......

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绝对不只是某一次父母、老师的严厉批评,而是日积月累的“鸡娃行动”。

孩子们长期浸泡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喘不过气、失去快乐、迷失自我……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一个孩童的成长,就好像种子从破土到长成参天大树,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和能量的积蓄。

如果不遵循自然规律,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培养就会有揠苗助长的反作用力,一切孩童身上彰显出来的可视化竞争力,终会因为没有强大的内在支撑而枯萎。

正如尹老师在《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一文中指出:

“童年的任务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内积累。一个人内在力量强大,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未来才有可能处理好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在人生事物中获得主动权——这才是培养竞争力的正常顺序和逻辑。

而真正可以发掘儿童内在潜力,帮孩子拥有未来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发展孩子的自由意志、帮孩子建立独立人格、让孩子学会感知爱与幸福……”

“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

人生的终极目的,是活出自己。

作为父母,不如放下急切的期待,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想象、追问、思考、探索、游戏,不断帮助孩子发现自己、成就自己。

这便是尹建莉老师说的教育的第二件宝物——自由。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教育第三件宝物

藏在家长身上

“育儿先育己”的理念在2020年被更多的父母认识到。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没有孤立的教育观,每个人的教育观都不过是TA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教育好孩子的前提是父母的自我成长、自我完善。

2020年,“中年叛逆”一词爆火。

演员刘敏涛因一曲《红色高跟鞋》令观众倾倒,舞台上的她一袭红裙摇曳生姿,每一个眼神动作都是戏,活脱脱一个中年叛逆的优雅少女: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今夏爆火的《乘风破浪的姐姐》,一群世人眼中的“过气女明星”,劲歌热舞又飒又美,丝毫不输当红流量小花,向我们展示了不被世俗定义的30+姐姐们: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56岁大姐,相夫教子大半生,想为自己勇敢活一次,“抛夫弃子”踏上了自驾游的精彩旅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学堂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们走在育儿先育己的路上,和孩子共同成长,生活和家庭氛围在越变越好: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们看到来自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领域、有不同经历的女性,纷纷抛弃世俗偏见,放下无谓的焦虑,用行动绽放自己的光芒。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出众,但其实,每个孩子也都希望自己的父母,成为更好的自己。

尹建莉老师说,教育的第三件宝物,是父母给孩子做出良好的表率。

当父母有自己的人生规划、事业追求、兴趣爱好,并为之付出时间和努力,那么孩子必然会耳濡目染地学习到那些好的品质,成长为同样有追求、懂上进的孩子。

《人民日报》曾发文,提出家长有五个层次。

第一层次:舍得给孩子花钱。

第二层次:舍得为孩子花时间。

第三层次: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第四层次: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进行系统的思考和学习。

第五层次: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

做父母,我们走到了哪一层呢?

父母的层次和格局,就是孩子的起跑线;借由养育孩子的过程,每个大人也都可以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回归教育的常识,我们会发现,原来大道至简:

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引导孩子成长,重视阅读、自由、良好表率。

世界越“魔幻”,越要专注于过好自己的生活;我们无法一蹴而就地改变世界,却能将自己的生命变得辽阔,将美好的教育传递给孩子。

感谢您,亲爱的读者朋友!感谢您这一年的陪伴,感恩我们的共同成长!

平安夜,祈愿每一个家庭都能幸福平安,真心拥抱当下的每一刻,带着满满的收获迎接崭新的2021年。

作者介绍

阿怪,尹建莉父母学堂原创内容编辑,育儿工作者,不断学习和传播育儿知识。养娃路上,我们一起成长。本文首发于公主号:“尹建莉父母学堂ID:yinjianlifumuxuetang”,转载本文请在公主号发送“转载”。

标签: 周迅 李文亮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