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投稿丨我的数学,从62分到123分

数学大概是很多同学比较头疼科目,大家总在四处寻找数学学习方法解题技巧,找到之后放在收藏夹里落灰。

其实本文作者已经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我对于数学是没有天赋的。”

“我对数学是没什么诀窍的,如果说有,那就是不断重复。”

如果没有天赋,那就不断重复

文/橘子

“如果没有天赋,那就不断重复“,我是偶然间在一本书上看到的这句话,那一刻就戳中了我。

我对于数学是没有天赋的。

曾经150分的数学卷子我考过62分,那是我考的最差的一次。但是高考总成绩中数学成绩占了很大比重,所以想要拿高分数学肯定不能丢下,而且成绩也一定不能差。

但我对数学是没什么诀窍的,如果说有,那就是不断重复。

高考数学卷子的选择题和大题的题型基本是固定的,从第一题开始,是自己不会的题型就在错题本上记下来,然后对应书中的知识点,首先是把知识点理解记住,其次就是刷题。

印象最深的就是高考必考的那道立体几何的大题。因为无论是平时测验还是月考大考,每次只能得到第一问的分数甚至是零分,于是我开始恶补。

自己买来专项复习的练习册,规定自己每天写一道两道立体几何的大题,前期会花费一节晚自习的时间写完一道大题,甚至更多时间。

因为不会,没有掌握知识点,也没有解题的思路,会对着答案一点一点写,实在看不懂就去求助老师,写的很慢,过程也很难,但是要求自己写过的每一道题都必须弄懂。

这是唯一的标准。

每天都坚持,雷打不动。大概坚持了一个月的时间,能明显感觉自己做题的速度变快了,思路也在慢慢打开。

又坚持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大概一共写了四五十道题,终于有了成效,直到最后这种类型的题目再也不会丢分了。

在确保这种类型题不再丢分时,就以同样的方法突破另外一个类型题,一点一点,最后大致能把高考卷子上涉及的类型题全部练过一遍。

我的数学成绩就是这样一点点慢慢提高的,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体会就是:如果没有天赋,那就不断重复。

方法虽然笨了些,周期虽然长了些,但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的格外踏实。

重复不是机械的重复,每一次的重复都要有自己的理解,每一次的重复都要有收获,总之,你的重复要有自己的思想。

不经过大脑的重复无异于是在浪费时间。

ps:在专项练习立体几何的大题时,并没有完全抛弃其他的题型,因为老师的作业中会有涉及其他的题型,如果没有也会自己找出几道习题作为练习,只是在时间分配上会以当阶段复习的重点为重点。

在临近高考的前两三个月,保证知识掌握的情况下,开始训练自己的答题速度。

选择填空30分钟,大题平均10—15分钟,因题而异。

在平时的自习课上会刻意规定时间,要求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己就会模拟考试的环境,自动根据题目的难易取舍,给自己一个分数,是为了每一次做完题目后的参考。

也是每天都会完成一套选择填空,毕竟也有“得选择填空者得高分“的说法,尽管是小题也不能大意。

这时,重点关注卷子上的错题,是因为粗心还是因为知识漏洞,如果是后者,立刻查漏补缺,这是最好的时机。

这时候暴露出来的错题不应该是你懊恼、觉得自己考不上的原因,你更应该庆幸,在高考前你发现了自己问题,还有时间补救巩固。

所以,这时候也是对你心态的考验,沉住气。

另外一点,前边提到在最初对着高考卷子整理题型时的问题,就会遇到考查同一知识点的不同题型,但我不会在错题本上原封不动的抄下原题,再写下答题步骤,而是只写出题目的关键性文字,并用红笔重点标出与上一题的不同之处,下边写的只是答题的思路和关键性的入手点。

这样写下的笔记是经过自己大脑二次理解的内容,是完完全全属于你的东西,是印象最深刻的。而且这样不仅节省了整理错题的时间,而且在日后复习的时间,能很快的抓住重点,提高复习效率。

一举两得。

这就是我在高考备考数学时的一些心得。

其实在下定决心好好学习数学的那一刻很有激情,但是当一头钻进书堆里发现并没有那么容易,四处碰壁,最先消磨掉的不是热情,而是自信心。当面对“我一定能考到120分”的“豪言壮语”时的力不从心,那句”你甘心吗?”的发问成为拉回我的最后一根稻草。

最后那年高考,我的数学考了123分,虽然不高但是在努力之后达到了我的预期目标。

没有什么捷径,用的也是最笨的方法,一步一个脚印,前期确实会慢一点,难一点,甚至会有过放弃的念头,但是没有迈不过的坎,也没有熬不过去的日子,在融会贯通、豁然开朗的那一刻就会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其实备考数学只是整个备考阶段的一个缩影,整个高三都是这么过来的,苦吗?当时确实觉得苦,但是现在只是觉得值得。

因为当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生活的时候,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生活你都可以忍受。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