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77万人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差不多已经成为第二高考了。虽然,考研与高考一样,也是分数上见高低。但高考就是一考定乾坤,而考研在初试后面还有面试,而正是这个面试,会让三本考生感受到鄙视链的存在。
中国的大学,是分为三六九等的,各种大学排名,虽然存在一定的争议,但大学分不同档次,是一个现实存在。不同档次的大学,存在实打实的差距。对学生而言,如果进入到三本院校就读,不仅在就业方面会感受到鄙视链的存在,就是考研也要面临鄙视链的问题。
一般来说,考试就是分数说话,英雄不问出处,名校的学生还未必考得过三本院校呢。如果分数没有迈过划定的分数线,名校学生不能读研究生。可是,一个是名校的学生,一个是三本院校的学生,如果同时初试上线,那到了第二轮复试时,待遇差距就会体现出来。研究生的导师,具有明显的倾向性,要优先录取名校的学生。对于三本院校的学生,在导师眼里是不受欢迎的。
有些学校,会提高初试入选人数,然后在复试的时候,刷掉一批人,三本的学生,被刷掉的概率就要高于名校的学生。而有些学校,则是到复试还不把学生录满,要等到调剂时选择那些名校的学生。
无论是复试还是调剂,名校的学生都占有优势。相对应的是,三本的学生就处于劣势。
当然,对于名校的学生来说,考研也会考虑这条鄙视链的存在。一般来说,学生选择考研的院校,一般都是往上看,就是985大学生的学生就要考985大学的研究生,不会选择报考211院校,211大学的学生不会选择普通院校。这样的选择,对于考研的学生,也就增加了很大的压力。
而三本的学生,除非极少数特别优秀的学生,一般对读研究生不会有什么挑剔,能有一个大学生读研究生就行。三本的学生,想进985大学读研究生,难度特别的大。
对于三本院校的学生而言,面对考研的鄙视链,会感到特别的不公平。那么,考研中存在的这条鄙视链,到底有没有合理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