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三姐
公众号|格十三(GSSW13)
一个北京的朋友,骂骂咧咧地发给我一篇文章,内容是关于“北京市海淀区启动音乐新中考”,标题里写着:“音乐考试不通过不予毕业!”
最后的感叹号加强了事情的严重性,估计也凸显了海淀群众此刻排山倒海般的心情吧。
再一看,这篇文章出自某个音乐教育机构的公众号。嘿嘿,怪不得要用感叹号!
他们并不需要亲自撰写任何内容,全文粘贴红头文件、政策目标、考试方案,就可以完成洋洋洒洒一大篇,只在全文的最后写了一行小字:“音乐学习,务必重视!这影响孩子未来10年学习之路!”
一秒锁喉。
那篇文章开头醒目地贴着一个区教委文件,文章最底下醒目地贴了该机构的几门音乐类课程。
红头文件一转眼就能成为各类学习机构的宣传材料,成为最有说服力的金字招牌,这可能是中国课外机构独有的特色吧?
一有教改的风吹草动,最兴奋的是课外辅导班,最先行动的也是他们,最赚钱的还是他们。
刚准备陷入沉思,一转头瞄到孩子爹又带着儿子在阳台花盆里挖土豆。唉,人家的孩子已经音体美都齐活了,你这个整天挖土豆和玩电烙铁的熊孩子将来还有什么竞争力啊?
我一股气冲上了头:“别玩土豆了,考试会考种土豆吗?先带娃做100个蛙跳,再练一小时琴!”孩子爹一脸懵地看着我,满头虚汗。
唉,这能怪我吗?教改春风吹满地,配偶首先要给力,爹妈若是都不行,孩子肯定不争气......
要是中考高考都考马铃薯栽培技巧,我笑还来不及呢。但什么叫与时俱进?当父母的就是得越来越讲科学性和前瞻性才行。
以前育儿讲究的是避免槽点,勿入弯道;
现在育儿讲究的是追求考点,不考不要。
以后育儿讲究啥,猜得到就不叫世界真奇妙。
所以每当看到“新政”啊,“未来”啊,“10年”啊,类似这样的词汇,我都觉得很纠结。本来这些都是关乎成长与展望的美好名词,但现在,至少在大部分一二三线城市里,这些词就是每一个当父母的人心头最容易被唤醒的焦虑。
好多家长每天早上醒来就祈祷三件事:1. 孩子今天别被点名;2. 甲方今天别来找茬;3. 教改春风今天不要吹到我。
还有个北京的朋友不开心地吐槽说自己家族四世同堂五音不全,整个家族以擅长体育为荣,血脉是定型了的。本来看到体育中考被重视,他们高兴极了,谁知没过几天音乐也要中考了......
教育还真的是一件超级公平的事情啊!
我告诉他:“就因为你这样的人太多了,所以中国人民的整体素质上不去,老偏科。”
我在前不久写的一篇文章《林黛玉倒拔垂杨柳的日子终于来了》里说过:以前夸一个人说他“浑身上下都是优点”,以后你可以说:“这个人浑身上下都是考点”。
时代在变化,人的思路也要跟上。你本事再多,考试不考,感觉就像浪费时间。
以前有孩子喜欢上蹿下跳,家长说“你乱蹦跶有啥用,考试考吗?”现在孩子可以说:“我没乱蹦跶,这是音体美作业。”
你的孩子能超越你的地方将越来越多了,如今朝阳家长已经放下手机,起来跟孩子一起乱蹦跶了,你还会远吗?
所以教改是改什么,改的就是群众衡量自己的标准太单一了。你以为你带领孩子认真学习,周末补课,节假日不敢出远门,一有竞赛就上,一有教辅就买,一有名师专家辅导就报名,这样就算一个好家长了,孩子就是好苗子了?
对不起,中考的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引体向上,八百米跑,你们行吗?
对不起,中考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艺术创造,你们行吗?
你说你没时间?那对不起了,谁管你有没有时间去全面发展,反正现在要的就是全面人才,谁有时间谁就是人才。
以前是一把尺子量,现在是几把尺子量。
以前是择优制,现在是淘汰制。
古代有“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那是人家贵族子弟的学习任务,那就是他们用来和“普通人”作区分的。如今,整天被教育“内卷”醍醐灌顶的家长们好不容易放平心态,决心做一个普通人,这一改革,突然又把大家的孩子统一按照贵族子弟标准来要求了......
我一朋友的小孩,本来每周只能休息一个下午,周末几乎被语数外辅导班占满,如今又加了游泳课、网球课,还把已经放掉好久的钢琴课又拾起来了。不说还真忘了,原来孩子的一周也只有7x24小时。
学任何东西都是要花时间的。
而且学任何东西也都是要看天赋的。
语数外样样名列前茅的孩子,可能他音乐和体育就是过不了,他不配接受高中教育吗?
所以不少人已经糊涂了,教育的目的到底是育人还是培训考试机器。
全员一锅端增加音体美考试,还要划定一个标准线,这是教育的公平还是不公平。
再说,美育的四大板块里,哪一块是应该有标准的?那些潜移默化慢慢熏陶的艺术修养和能力,难道是靠一个考试就可以全民提升的?
而更大的疑问是,假如我就天生不是这块料,让是这块料的人去感知、去创造,让我这个艺术废物安静地去搞化学实验、做科技模型、研究高分子、创造新智能,它难道不香吗?
但冷静下来想想,一个孩子没有遗传到艺术细胞、运动细胞,难道怪隔壁老王?自己心里没点数吗......所以我们与其吐没用的槽,不如先三省吾身然后给新一代后浪出出主意。
如今当家长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将其称之为育儿界的《菜花宝典》——若想鸡娃,必先自鸡。
以后什么是成功的家长,谁是优秀的父母,笑到最后的那一位一定可以自信地说:“我这个人,本身就是个考点。”
所以,各位年轻人必须全面提升自身素养,把自己先培养成一个德智体美劳、仁义礼智信、宫商角徵羽、礼乐射御书数全能的优秀青年,然后找一个同等优秀的异性,生一个娃。
这个宝宝,一生下来,浑身自带各种考点。
他有艺术细胞,有音乐基因,有运动天赋,还有强大的学习能力。
宝宝眼睛大——“眼大看得准,学画画稳能赢。”
宝宝哭声大——“丹田气足穿透力强,学声乐没问题。”
宝宝能吃能睡——“大脑发育快,智商提前优化,以后准是学霸。”
宝宝拉屎多——“身体越通畅思维越发达,学信息科技肯定擅长。”
以前看宝宝乱动怀疑他多动症,以后看他乱动喜上眉梢:“这体格和运动量中考体育绝对不担心!”
当然,也不能保证以后考试还能添加什么新的考点。
总之,社会需要考什么,我们就遗传给娃什么。
我问了一位学生物的朋友,人体定制考点如何实现,她说不可能,浑身是考点的娃要么用橡皮泥捏一个。
但我不这么悲观,畅想未来,人工智能时代,有才华的人类也许能设计一款“考点模块芯片”,人们可以按需定制,某些特殊模块必须自费,而中考考点模块建议纳入医保吧,惠及百姓,给九年义务教育做一个漂亮的收尾。
十三姐
魔都高影响力KOL
独立运营IP「格十三」
旗下公众号「格十三」「十三姐夫」
著有《了不起的中年妇女》
微博@格十三的十三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