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九月一号,是开学第一天,朋友圈最多的就是晒自己的孩子新入学的第一天,并给出祝福,还有一类就是重回校园的喜悦。总而言之,新的学年,大家都充满新的期待,有期待就有喜悦,九月一号,就是充满生气,充满朝气的一天。
孩子们都充满着喜悦,开开心心的去上学了。回想起我们小时候,九月一号,重回学校,经历了一个暑假,在家里虽然也玩的很开心,可是到了8月底,多多少少有点想回学校的感觉。不过,今天在农村学校读书的孩子,给我的感觉是越来越少,村里面的孩子,绝大部分都想方设法的去到县城读书,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今天我们的家长,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是越来越高。
其实有时候内心也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需不需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县城里面去读书。今天去到县城读书,家长的付出是很大的,我老家的邻居,奶奶从幼儿园就开始去到县城陪读,租了个小房子在县城,只有周六周末才回来,有时候天气不好,甚至一个月也不回家。从幼儿园就开始陪读起,这种生活,你想一想要持续多少年。但是,今天这种事情,有着越来越多的家长去做。大城市的一些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获得更好学校的学位,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可能更多。
其实我们小时候,村上是没有什么孩子去县城读书的,大家就在自己村读小学,在自己的乡镇读中学,只有到了高中,如果能够考取高中的话,才会去到县城读书。有些人可能认为,过往农村中小学和县城,市城的中小学差距没有那么大,在自己的村庄,乡镇一样能够很好的完成学业。不可否认,农村中小学中,过往确实存在着一批优秀的教师,兢兢业业的在乡村一干就是一辈子,也存在着一批学生,他们从乡村中一般的教育条件下,脱颖而出,依然考取了非常好的大学。
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其实就算是在90年代,2000年的开始几年,农村的教育条件都是远远跟不上城市的,和县城比应该有一定的差距,和市城、省城比就肯定相差更远。那为什么过往的家长,不想办法让自己的孩子去城市读书,归根到底就一个字,那时候没有这样的经济实力。我们那一代很多孩子,其实初中读完就出去打工了,但是今天这种情况就越来越少,你如果留意一下周边的工厂,又有多少工厂是愿意招收初中刚刚毕业的学生,基本上绝迹了。
而今天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越来越多的家长,对于教育的投入也越来越舍得。很多时候,读书需要家长的意识的,乡村中有些耕读家族,他们家族中会读书的人才就非常多,为什么?他们的意识走在人家的前面,他们对于教育的投入,对于教育的重视,对于教育的理解等等都相比周边的邻居,可能要高出一筹。而这又带来一种良性循环,家族中读书的人多了,眼界开阔了,对于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先人一步。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尽可能的为自己的孩子争取了更好的读书条件,也愿意在这方面付出自己的努力。但是归根到底,我们的孩子读书,更多在于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家长的支持和付出是基石,而孩子的努力和付出才是更是一层楼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