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一直都是温文尔雅、娓娓道来的智者形象。但近日,她针对北青网的一篇文章发了一条动态,用词却颇为激烈,看上去特别气愤,似乎情绪占了上风,理性退避三舍了。
李教授首先质问:
一个成年人,对给予自己生命的父母都不爱,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并同时指出,对父母缺乏耐心就是没有爱的表现。
她把这样的成年人称之为父母“那泡撒出去、收不回来的尿”。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什么样的文章能令李教授这位教育专家如此失态呢?
来看北青网的这篇《在电话那端冲母亲咆哮以后……》到底讲了什么
文章开头,写的是一个大学生在电话里对母亲咆哮:
“每天,我本来挺好的。您一会儿甩一个通知,一会儿丢一碗‘鸡汤’,一会儿又是‘你吃了吗’‘你睡了吗’‘你那里下雨了吗’……看到这些信息,我顿时不好了!”
母亲语无伦次地道歉,像个做了错事的孩子。
大学生继续发牢骚:
每天有多么多么忙,但不管忙到什么时候,看到母亲的信息总要第一时间回复。
“您老人家不找事儿,我就真没事儿!”
接下来,从母亲的视角回忆与大学生女儿几年来的相处片段。女儿越来越不耐烦母亲的唠叨,母亲则越来越爱得卑微。
如果故事到此戛然而止,李教授发一通火,骂一通娘也都情有可原。
但文章后面的部分,仍然是令人感动的。
女儿在母亲生日的时候打来了祝福电话,母亲哽咽中说出心里话:
“只要你好,我就挺好!有空的话,陪妈聊五毛钱的,就更好了。”
女儿连忙道歉,解释了上次实验不顺特别心烦,才会冲母亲发火。
母亲说:
“我是你的妈妈,你是我的孩子,你心情糟糕,不冲我发泄,冲谁发泄呢?其实,无论你冲我发脾气,还是报喜讯,我只要偶尔能听见你的声音,知道你在千里之外好好的,我就很高兴!”
女儿沉默了,哽咽道:
“其实,我也想表现很好。只是,偶尔没忍住。谢谢妈妈对我成长的包容和厚爱。做您的孩子,我很幸福,也很珍惜。”文章看到这里,剑客老师从一开始的气愤,到心有戚戚最后眼圈一红
我的孩子在大学读书,是个男孩,学习也挺自觉,很刻苦,在一群优秀的孩子中间,压力挺大。
孩子在我们身边朝夕相伴18年,忽然离开我们去千里之外求学,我们中年空巢,整天心里确实是空落落的。我作为父亲,一个男人,还比较控制自己的情感,而妻子,正像故事中说到的那个母亲一样,无时无刻不牵挂着儿子。
文章写得细节真实感人,特别让人共情。
每天妻子也是一睁眼就看儿子所在城市的天气,看孩子的运动数据。孩子的步数少了,我们会猜测,孩子的步数多了,我们也会猜测,然后,巴巴地等着晚上他有空了跟我们视频一下。
虽然,儿子也经常对我们流露出不耐烦,但我们从来不怪他。就像我们也常常对自己年迈的父母不耐烦,但我们知道我们心里确实是爱着父母的。
因为,我们知道,儿子在对我们不耐烦之后,其实也跟我们一样,充满着对父母的歉疚,心里也一直装着父母。
只是,我们都不善于表达,都不自觉地把好脾气好面孔给了外人,而把最无助最不该的一面留给了最亲的人。
所以,看完全文,联系自身,我个人觉得李教授这次确实有些过火了。
再来看看网友的留言:
有网友留言说:
我们和父母不亲不是我们不爱他们。是小时候没体会到他们给我的爱……复印件错了,就一定是原件出了问题。
对此,有网友也展开了批评:给你生命就是天大的恩情。
但有一个母亲留言很值得思考:
我自己有孩子,我不认为我有恩于他,但我认为我有责任对他负责,爱他。并不是孩子哭着求着要求我们带他到这个世上来的,是成年人的本能需求创造了孩子。
还有网友这样说:
好多人活着活着就活成了监控,亲子本就是一段渐行渐远的旅程,过犹不及、欲速则不达。
这场关系里,各人有各人的角度,各自有各自的立场,好像都没有错,但又好像总有哪里不对。
有一句老话,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亲子本是前世缘,且行且珍惜吧!
你认为李玫瑾教授这通骂是不是有点过火呢?好的亲子关系应该是怎么样的呢?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