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咪读呀
场景一:
一天晚上,东东妈迷迷糊糊中,忽然听到孩子叫:“妈妈、妈妈。”怎么了?4岁的东东怯生生地说:妈妈我尿了。“你个死孩子、你不知道被单刚刚才晾干,你怎么又尿!”一转头把迷迷糊糊也醒来的丈夫猛地一顿数落:“你晚上是不是给他喝好多水了?”
东东又委屈又羞愧,在妈妈的训斥下,换了裤子,泪痕在脸庞上像一条蜿蜒的小溪。
那天晚上,妈妈的训斥、爸爸的巴掌,演变成一根刺,永远地扎在了东东身上。直到18年后上了大学,他依然养成晚上不喝水的习惯。天知道,4岁那年的事情,在他心上留下多深的一道疤。
场景二:
感恩节这天,商场为了招揽客户,搭建起一个游戏区。如果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积木的搭建,完成的小朋友就可以得到一颗巧克力。很多小朋友被吸引过来,热切地摆弄起五彩缤纷的积木。
有的小朋友动作很快,麻溜地搭建起大桥。有一位小男孩眼看着就要搭建完成,忽然主持人宣布“时间到了,完成的小朋友去领巧克力吧”。一群小朋友蜂拥朝领奖台跑去。小男孩也扭扭捏捏地走过去,犹豫着要不要领。主持人看他虎头虎脑,随手给了一颗。小男孩捏在手里,并不十分高兴。他妈妈问:“为什么不高兴呢?”他垂着头说:“我并没有搭完积木呢。”
其实,以上两个场景都是对羞愧心理的描述。羞愧,并不是人类天生具备的情感。而不断增长的年龄和收到的教育,让孩子开始有了道德感和羞耻心。
有一次,一个3岁左右小朋友在草地里尿尿。走过来一个老爷爷批评他:为什么不去洗手间,你父母呢?这是公共场合。小朋友顿时脸一阵红一阵白。但不多会,这样的神情就转瞬即逝。
研究发现,3岁孩子就已经懂得羞愧,但往往他体会不到情绪的复杂。有时候,羞愧是和胆怯、恐惧交织在一起。这时他并不真的意识到自己犯错了,只不过被成年人的表情和严厉的语气吓坏了。
到了幼儿园小班和中班,情况就有所变化了。老师的批评会让孩子感觉羞愧。到了大班,除了老师以外,孩子还会在本班同学面前感到羞愧。如果老师批评了他,对他们而言真是天大的事情。他们会想“真的太丢人了,在这么多小朋友面前。”
心理学家库尔奇茨卡娅用实验法研究了儿童的羞愧感。
她认为,儿童羞愧感的产生意味着儿童个性正在发生变化,当它成为个性中一种稳定的品质时,就会改变个性的结构。道德情感的发展是一个从外部行为的控制向内部控制转移的、不断内化的过程,有了这种羞愧感,就有可能使儿童自觉地克制不良行为。
但要注意,对待孩子的一些不当行为,应该采取正向引导的态度和方式。否则,由于过多指责引起的极度强烈的羞愧感可能会束缚儿童的发展,从而形成不良个性。
回到开头的场景一——正是家人不假思索的责骂,让年幼的孩子深深地羞愧。这种引发孩子巨大羞耻感的语言,对孩子来说无疑是巨大的伤害力。所以在他成年以后,这种羞愧感成为一种束缚,成为一生的烙印。
有的专家认为,在孩子3~4岁萌发羞耻感的时候,要进行恰当的引导。否则,错过了羞耻心培养的孩子,变得没皮没脸。就算批评他,他也觉得无所谓。“没有羞耻感就没有进取心”,而人有时候知耻而后勇。
“爸爸,你别告诉妈妈。”有一天,小小费悄悄地藏了两颗糖在杯子里。但他神秘兮兮地行为很快被爸爸发现。他觉得这样的行为有点不好意思,于是要求爸爸保密。当然,作为妈妈的神队友,爸爸没多久就悄悄告诉了我。
我说“那我就当做不知道好了”,毕竟这并不是多么严重的错误。
有的孩子犯错,家长不但不保护他们正常而脆弱的羞耻,还口出恶言进行打击。小小心灵受到创伤,久而久之羞耻心便逐渐淡化,变得无所谓了。你批评是你的事,我还照旧犯错。这样的孩子何谈自尊心呢?没有自尊心,未来又会变成怎样?可想而知。
父母要多观察孩子,如果孩子犯错或者和别人比差距不小,可以进行羞耻心教育。运用孩子的羞耻心,激发他们努力、上进,想要改正错误的心态。讲道理为主,对那种自尊心强,羞耻感重的孩子,“响鼓不用重锤”。点拨一下就见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