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高智商“学神”vs弑母凶手
潜逃1380天之后,北大学子弑母案当事人吴谢宇,在机场被抓。
这是去年4月份的事情。
被捕一年半后,前几天,涉故意杀人罪、诈骗罪、买卖身份证件罪的吴谢宇,在弑母后的第1994天,走上被告席,接受审判。
参与旁听的人员向@澎湃新闻介绍,说吴谢宇在庭审现场滔滔不绝。
“引经据典、逻辑清楚,对多个小说、影视剧中的细节如数家珍,连续20分钟发言几乎不停顿。”
吴谢宇的人生,有着相互交叠的AB面。
他的A面,是一个被北京大学提前录取,拿到“廖凯原奖学金”,英语GRE的分数高达全球前5%的天才。
他的B面,是网购剔骨刀、菜刀、锯条、活性炭、红外线报警仪,布置藏尸房间,骗取亲戚巨额钱款,爱上性工作者的杀人犯。
一个高智商儿子,蓄谋残忍杀害单亲生母。
法庭之上,他自我剖析,把自己的变化归咎于父亲的病逝。
“爸爸不在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家。妈妈好多事不和我说,不让我操心。”
当全家的支柱落在沉默寡言的母亲身上,吴谢宇感慨自己内心很孤独,变得厌世,多次尝试自杀未成后,决定杀死妈妈。
“妈妈就像《红楼梦》里即将死亡的林黛玉,我杀死她,是让她解脱。”
他为自己找借口,将杀死母亲视为“极端的爱”:我们一起死,这样就可以和爸爸在一起了。
甚至表示,“杀害母亲这件事,就像是完成一个数学模式,每一步该怎么准备、安排、实施都在控制之中”,“当时觉得这种方法是最伟大的”。
所以,他将母亲的“死期”,选定在2015年7月10日,与他的生日10月7日相对照。
你赋予我生,我赐你一死。
人性慢慢崩塌的时候,一定伴随着蛰伏深处的原因。
看吴谢宇一边忏悔认罪,一边又把自己的行为怪罪于父母亲的言辞就不难发现,他有非常矛盾的心理结构,人性缺陷已经极端异化。
如作家唐映红所说:“他讲受父亲病故的影响,讲内心的不安和恐惧,讲不忍母亲独活。
他对检方的指控供认不讳,痛哭悔罪,却绝口不提步步为营的犯罪情节,他在用一层又一层的‘故事’包装最核心的犯罪动机和犯罪心理。”
他试图给自己的犯罪做“合理化”的论证,以减轻自己的罪感。
事实上,他根本没有认识到弑母有什么不对。
02
那些选择杀父弑母的孩子
跟踪完吴谢宇的庭审情况,我试图寻找吴谢宇如此性格的原因。
直到看到李玫瑾教授的一句话:
“吴谢宇的某些交代并没有如实地说清楚真实动机过程,这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是一个高智商的犯罪人。
他的聪明让他绰绰有余地应付现实、应付各种人,但他的内心是空的,空到没有灵魂。”
想起吴谢宇在法庭上说的那句,“我念书只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不是自己。”
他从小到大都在扮演父母需要的“完美孩子”,连弑母过程也成了“都在控制之中的完美罪行”。
他有着“完美”的表象,内里却是个空心的人。
所以他无法在弑母行动前认真地审视自己的行为,更无法在被捕后坦白直视自己的内心。
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是第一个提出“空心病”概念的人。
“我们的孩子病了,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
他们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发生在非常优秀的孩子,或者说是人们眼中的“好孩子”身上。为获得成就感而努力地生活、学习和工作,但发现所有那些东西都得到的时候,内心还是空荡荡。
他们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维系他人眼里良好的自我形象,但又因为这一切都是为了别人而做,因此做得非常辛苦,疲惫不堪。
他们有强烈的自杀意念,可能从初中、高中甚至更早就开始迷茫,已经有尝试自杀的行为。
三条列举下来,和吴谢宇的人生轨迹如出一辙。
不只是吴谢宇。
南宁杀害亲生父母,蓄意逃亡到柬埔寨的22岁黄某阳,生长在高知家庭,是个海归。
青岛那个打着按摩的幌子,用丝带勒死律师母亲的15岁女孩小瑶,是年级优等生。
南京那个不服管教,挥着菜刀砍向母亲的高三男孩李某某,是年级第一名,班里的“进步之星”。
这些选择杀父弑母的孩子,都具备同样的属性:在应试教育当中是天才,在亲情关系上是傻子。
说得再严肃些。
也许你我身边的孩子,还未发展成吴谢宇、黄某阳、小瑶、李某某如此极端的地步。但,父母和子女的矛盾,个体与家庭的矛盾依旧存在于每一扇门内。
他们不再回到家后亲热地喊一声“爸妈”。
他们不再热衷于在餐桌上向你分享学校里的点滴。
他们不再开口分享自己的小秘密,面部表情的沉默和紧紧关闭的房门,各种各样的问题在黑暗里开始滋生。
多少父母一边因子女关系而暴躁,一边又时常陷入困局。
我们的教育,到底是哪里出了毛病?
03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
存在这么多心理问题?
写到这里,可能很多人有和耳朵一样的感慨。
我们那个年代,家长和老师根本不讲究任何方式方法,挨打挨骂是家常便饭,但转眼和伙伴们在田里疯一遭也就忘了,根本不在意。
然而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会“轻而易举”的患上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
上海市心理协会秘书长陈默,花了20年的时间,研究了8000多个家庭案例,最终得出结论:
现在的孩子,是时代和社会的矛盾综合体。他们早就变了,家长和老师还在执迷不悟。
两三岁就开始背唐诗,四五岁就赶着学英语,小学就找好了家教,再大一点就无缝衔接辅导班……
他们一出生就背负着空前的学业压力,和与之俱来的沉重的情感负担。
脚下的这个时代,获取信息的渠道触手可及,孩子们积累了太多的情绪,可家庭不允许ta去发泄,没有人帮ta疏通心理的垃圾。
他们能够借助网络不断拓宽自己,对话语权的要求很高,却很少能得到平等的对话,在家庭关系中束手束脚。
他们没有释放压力的出口,于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疯狂。
B站有一个由三个00后高中生制作的抑郁症访谈短片《灯火之下》,这个短片获得了CTB三等奖(哈佛大学的国际级别高中生跨学科创新学术活动)。
一位名叫“纯子”的18岁女孩,吐露内心。
有一段时间,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和不太好的家庭氛围层层叠加,将她困住。
她开始发呆、整夜失眠,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一下子世界开始倒退,所有东西都变得一团糟。
她说:“一开始只是生活中心情不好,到后来,心情不好就是生活的全部。”
如今的孩子,被无数双手推着走,却没有一双手拉住他们,让他们停下来,歇一会。
当社会以分数、排名、名校和证书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功利性被放大,父母的焦虑,直接架空了孩子的心。
伤得最重的是孩子,也只会是孩子。
04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于丹说过一句话,教育的本质,是用来成全人的。
可遗憾的是,很多家长都被社会逼迫着改写了“教育”的意义。
我们告诉孩子,学生时代要拼成绩,走上社会要拼努力,可却忘了拯救孩子的心。
忘了告诉他们,人要怎么去成全自己。
当初《一代宗师》上映,章子怡那句“习武之人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成了被传颂最广的台词之一。
这也是我心目中,父母最应当教会孩子的生活理念之一。
见自己,是要自我塑造。
你要帮助孩子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面对自己,接纳自己,不骄不躁不卑不亢。
见天地,是说社会地位。
你要带着孩子去见世面。
看过广袤大地,才知道自己的渺小;见过浩博汪洋,才知道自己的肤浅;识得高人,才知道自己的不足。
见众生,是摆正自己的位置后,重新审视这个世界。
你要教会孩子爱,用锋利的内心,温柔地拥抱世界,与所有的不完美和解。
告诉他大胆朝着远方走,哪怕失败了也别害怕,只要回头,就能看到你在招手说“没关系”。
徐凯文教授在一次演讲中,说道:
“在这个买椟还珠的时代,我觉得我们扔掉了很多东西。
当我们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挣钱上,没有给孩子最好的爱和陪伴,这时候孩子不出问题才怪。
我们要给他们世上最好的东西,不是分数,不是金钱,是爱,是智慧,是创造和幸福。”
最极致的教育,就是在惩罚和宽恕中寻得平衡点,在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把价值观、社会技能、生活技能教给孩子。
当孩子心性不定的时候,你得是ta的定海神针。
父母子女一场,我们都是对方的一场修行。
张弛有度,磨合彼此,四两拨千斤,让话语重回餐桌,让心门再次开启。
永远别把孩子逼得太紧,别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假想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王耳朵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