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一次,9月1日前一天,这大概是袁华波“最痛苦”的一天。
他会花上一整天时间,只做两件事。写名字查读音,再对照着人脸一一对应地背下来。他要保证自己在明天——也就是开学第一天,就能准确叫出所有同学的名字。
这个习惯,一保持就是十几年。
2019年9月1日,再平凡不过的一个开学日,但袁华波心中,已经掀起狂浪。
“一年前,我们来的时候,这里是一片荒地。一个学生都没有,一个老师都没有。”
“一年以后,整个学校充满了学生的欢声笑语、朗朗读书声,校园里行走出去到处是花香鸟语。这就是我当初从成外离开,来到成实外雅安后最期待的画面。”
2018年,雅安市委市政府为建设川西教育中心,打造“学在雅安”品牌,雅安市政府牵手成实外教育集团,要在雅安,办一所高质量的学校。
2019年,这所万众期待的学校正式开学,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雅安校区正式起航!校长张黎明带着一批从成实外精挑细选的精锐入驻学校,其中不乏出身于雅安的名师,袁华波就是其中一位。
从成都到雅安的142公里,袁华波走了两次。
一次在2004年,从雅安中学来到成都外国语学校,把热血和汗水纯粹地浇灌在教书这个“职业”上。
2位省状元,2位市状元,118位清北学子……一届一届学子从袁华波手上,走向自己的光明未来;袁华波也曾点拨学生在3个月时间里,生物成绩从42分到83分,总分从420分提高到580分,从倒数冲向正数……
另一次在2019年。离开雅安之后的第15年,袁华波跟随张黎明校长回到雅安,他说:“人生你总要赋予它意义才有意义。”
带着不一样的眼界学识,带着成外的育人经验,袁华波把成实外雅安当成最终极的事业,全力奋斗着!
三条班训,两套管理团队,这位老师永远“有一套”
带着细框的眼镜,文质彬彬,衣服裤子永远笔挺地穿戴在身。
再听他轻轻开口:“我们班班训有三条。
第一:人生择高处立,向宽处行——这是人生观的引导。
第二:要成功,先变疯,头脑简单向前冲——这是行动上的指导
第三:人生唯有两样不可辜负,运动和阅读——这是积极的生活态度”
每一个见到袁华波的学生,都会下意识觉得,这应该是一个语文老师。
他还特别会说服人。
“知识总是与生活相联系的。在你的床上陪伴你生活的微生物,谁都知道是螨虫。而这些螨虫就在你的床上皮肤下面,伴随你,所以人和微生物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但是你知不知道,你晚上回寝室,你上床,那些帮你清理皮肤碎屑的可爱的小动物,就被你压死好几百万。所以上床请小心,并充满仪式感。”
细细琢磨完,发现这是一位生物老师。
袁华波,成实外雅安校区教务处主任、生物老师
成都外国语学校优秀教师,成实外教育集团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成都市优秀教师;长期担任顶尖实验班班主任,多次获得成都市高考教育教学质量优秀教师表彰,学生遍及哈佛、耶鲁、牛津、剑桥、港大、北大、清华等世界一流大学。
几十年的教学功底在身,他有着一套自己的带班秘诀。
每年开学,袁华波会让自己的学生自荐选举出两套管理团队。在一学期内,两套管理团队轮流上岗,一套班底管半学期。待到期末,由全体老师和同学为管理团队投票,评选出优胜团队。
优胜的团队会有奖状和小礼品,失败团队则有“载歌载舞”的惩罚。
“总要有竞争机制,才能促使同学们良性竞争与锻炼。”
把道理讲成“千层套路”,这位老师太会了
要让全体学生学会“坚持”,需要几个步骤?
在袁华波这里,2步就足够了!
第一步,先讲道理,说出一个让人心服口服的理由。
“运动的时候血流量加快,大脑的血流量加快,氧气会大量进入大脑,脑细胞得到更多的氧气,你是更聪明还是更愚蠢?”
这个阶段,甚至不需要告诉学生结论,只用告诉他思路,孩子们就会自己接受“原来运动会让我更聪明。”这个结论。
一旦道理“讲”到位,马上开始第二步——下达任务。
“我们去运动吧。”
几乎不需要更多的言语,多铺垫几次每个孩子都会自觉开始运动。
“一个人学习能力的强弱通常与意志品质有关,而意志品质的培养,通常都在课堂外,比如跑步。你在坚持最后一圈的时候,磨练出来的意志品质,将成为你在学业上改变自己的重要前提。”
一层一层的“套路”下,每个学生都心甘情愿地发生着改变。
每天晚自习下课后,袁华波班上的孩子都会自行组织到操场跑800米。三年时间,累计的路程足够从雅安跑到成都。
脚下的步伐在追逐成都,学习也在追逐成都。
高一两次期末考试,袁华波带的班级两次获得“市第一名”,市内成绩一骑绝尘!
要比,就要与成都站在一起比!成实外雅安的校内考试,都和实外本部使用同一套题,雅安校区的学生也与本部学生拉通排名。这也就意味着每次月考结束,不仅能看到校区内的排名,更能看到自己在本部的排名。每一次考试,都是与本部学生看不见的交锋。
不仅考试题目统一,雅安校区老师的教学模式、教学标准也全部向本部看齐。
虽然成实外雅安是个“新生儿”,但两年过去,学校规模越做越大,口碑越做越好。
对袁华波来说,不管在成都还是在雅安,只要进了学校,穿上校服,就是自己的学生。“最后一圈”的信念在磨练学生,“最后的事业”也一直磨练着自己。他只用坚持35年来一直在做的事情——倾囊相授、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