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丁与木匠》:直击当代父母焦虑的核心,罗振宇等大咖争相解读

著名学者、商业观察者、评论家吴伯凡在一次论坛上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创新能力与美国、瑞典和芬兰差距如此之大?答案是:我们在“打造工具”,而他们是在培养“人”。

听到这句话时,我想起了儿童学习与发展研究泰斗级作家,牛津大学心理学博士,美国知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艾莉森·高普尼克的《园丁与木匠》一书。书中指出:高手父母与普通父母的主要区别在于,你是“园丁”,还是“木匠”。

01

“木匠式”父母VS“园丁式”父母

“木匠式”父母,顾名思义,父母是“木匠”,孩子是“原材料”。

“木匠式”父母养育孩子,就像木匠打造家具一样,严格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图纸,长年累月精雕细刻一件产品。他们从孩子出生,就使出浑身解数严格训练雕刻技术,不管不顾孩子的意愿、想法和感受,牢牢把控每一个环节。即使孩子抗拒,“木匠式”父母也不会重新审视、修改当初设计好的图纸。他们很清楚怎样“雕琢”孩子,也能清晰遇见孩子“完美”的模样。于是,不停地辗转于各处,没完没了地上补习班、参加竞赛、在这条长长的“生产线”上不停地奔跑,而不敢有丝毫倦怠。

这样按照图纸,被精心“打造”出来的孩子,不少都兼具“十八般武艺”,或收获“获奖专业户”的赞誉。这些孩子,犹如流水线上的产品,缺乏个性,外表精美,但缺失灵魂。他们在某一阶段的确表现卓越,但因为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和求知创新能力的缺失,致使他们绝大多数最终都相对平凡。

“园丁式”父母,会把孩子看作一粒有无限可能的“种子”。他们不会预先设定孩子未来的模样,而是致力于为孩子提供安全、自由、健康、爱意满满的成长环境。除了提供肥沃的土壤、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以外,会定期清除掉周围的杂草;剪掉缠绕在周围的藤蔓;长苗、开花或挂果前会施施肥;久旱不雨时会浇浇水;遇到病虫害侵蚀时会杀杀虫。

“园丁式”父母,会给予孩子自由、愉悦的成长空间,只在关键时刻进行必要的修修剪剪,但一定不会伤害到“主干”。他们会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根据孩子的自身特点,帮助孩子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路。他们会积极鼓励孩子为其梦想自由探索,通过实践不断历练、通过“试错”不断成长,哪怕经历风吹雨打,也坚持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这样在爱的浇灌下“自然”成长出来的孩子,不仅有美丽的模样,还兼具有趣的灵魂。他们往往具有强烈的学习动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步入社会以后,大多能在各个领域崭露头角。

02

爱的悖论VS学习的悖论

当下各种“鸡娃”、“内卷”,在这场全民参与的军备竞赛中,大家几乎都焦虑不安、精疲力竭。不同阶层、不同孩子的教养方式虽不尽相同,但几乎家家都不同程度的上演过“亲子大战”,原本一派和气,只要学习,家里瞬间就“战火纷飞”。我们常常前一秒还柔声细语:“我的心肝宝贝。”下一秒就竭嘶底里:“怎么生了你这么一个‘混世魔王’”。

在教养孩子这项超级复杂的系统工程中,我们常常灵魂拷问:“难道‘爱’与‘学习’真没法兼顾吗?”我们绞尽脑汁思索、找寻养育孩子的平衡点,最后发现,怎么都绕不开艾莉森·高普尼克博士提出的爱的悖论和学习的悖论。

爱的悖论:我们需要将婴儿时期完全依赖于我们的孩子,转化为独立自主的成年人,但当孩子真正独立时,我们又很不习惯他们的“远离”。

爱的悖论,要求我们要找到孩子的依赖性与独立性之间的平衡。

戴尔·卡耐基曾说: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须学习自立,铲除埋伏各处的障碍,在家庭要教养他,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的独立人格。

我们最好在学龄前,就开始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他/她勤动手、勤动脑的习惯,多多鼓励孩子自己去尝试,在实践中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孩子春天想踏青,我们担心不安全,而百般阻拦;孩子夏天想骑车,我们担心中暑,频频摇头;孩子冬天邀请我们堆雪人、打雪仗、我们担心感冒,而婉言谢绝。

现在不少家庭都是四双眼睛盯着一个孩子,尤其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凡事都爱大包大揽,孩子的行动和思想都被紧紧束缚。久而久之,孩子在我们所谓爱的呵护下,渐渐成了温室里的花朵,一旦离开我们,就无所适从,更别提独立性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依赖性强的孩子很大程度是因为,我们不经意间剥夺了他/她独立的机会。所以,我们千万不可把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小皇帝。否则,踏入社会以后,孩子欠缺独立的人格和处事能力,身陷依赖性和独立性之间的漩涡,而不能自拔。

学习的悖论:玩耍与学习的平衡。青少年以前,孩子主要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为了成绩和竞赛,会减少或禁止孩子玩,这样渐渐扼杀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爱好的培养。

学习的悖论,要求我们帮助孩子平衡好学习、兴趣爱好与玩耍之间的矛盾。

美国塔夫特大学儿童发育专家戴维·埃尔金德曾说:人们应该重新认识玩耍,不能将玩耍看作是学习的对立面,而应看成是对学习的补充。其实,玩耍就是孩子学习的一种特有方式。

当下,很多家庭超前为孩子灌输各种知识,致使孩子常年处于超载的状态,孩子自然就失去了很多乐趣。其实,玩耍有助于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好奇心,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更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孩子上学后,家长一味的追求学习成绩,过度压缩孩子兴趣爱好和玩耍的时间,时时刻刻关注孩子学习成绩,致使不少孩子的身心健康令人堪忧。其实,年少成名结局却令人唏嘘不已的案例屡见不鲜。

03

“园丁式”父母教养精髓

艾莉森·高普尼克博士主张我们采用“园丁式”教育法。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方法教养孩子:

1. 边看边学

我们要做孩子的“示范者”

“教育,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身教重于言传,我们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童话大王郑渊洁说道:“家长自己做出了成就,是给自己的孩子施加压力的最好方法,孩子会模仿家长走成功的人生之路”。最好的家庭教育不是管理,而是示范和引领。

孩子的眼睛是“照相机”。 我们所有的举动都会被孩子原原本本“照”下来。好的示范者不会要求别人一定要“照我说的做”,而是身体力行。我们要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与他/她聊工作和家庭情况,让孩子充分感受到被尊重。

我们如何做孩子的“示范者”?以下3点建议可供参考:

A.和孩子一起参与做事,而不是要求孩子被动接受“照我说的做”。

B.做到张弛有度,节假日时,可以适当休闲娱乐,但绝不是拖拉懒散。

C.让孩子参与家庭重要事项规划,让孩子全面了解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与孩子达成彼此的沟通、理解和谅解。

2. 边听办学

我们要做孩子的“引导者”

孩子的耳朵是“录音机”。 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会被孩子“录”下来。面对孩子没完没了地追问“为什么”,我们有时不知所措。其实,我们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寻找机会,巧妙地引导孩子,或者与孩子一起找寻答案。“态度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我们为孩子解答疑惑时的态度和方法,有时候比答案本身更重要。

3. 边玩边学

我们要成为孩子的“守护者”

龙应台曾说:“玩”是天地之间学问的根本,玩耍能很好地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游戏是儿童最正常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我们要尽可能多的陪伴孩子一起玩儿,让他们在玩儿中去观察、感受、探究世间万物。

孩子的脑袋是“电脑”。 孩子会将他们看到、听到、想到和感受到的东西“存”下来。玩儿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边练边学

我们要成为孩子的“学徒师傅”

除了日常的学习外,我们要尽可能为孩子提供学徒的训练机会。通过实践提升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社交能力。比如,让孩子走进社区和我们的工作场所,让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类,为大家提供服务,做社区和单位的公益员。在家里,可以让孩子维修水龙头,拧拧松动的螺丝钉,或者拆装一些废旧的电器、玩具。

04

你和孩子的关系决定孩子的未来

教养孩子不是对着书籍,依葫芦画瓢,不是简单地套用养育公式,更多的取决于我们自己是怎样的人,以及我们与孩子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我们与孩子如风筝线和风筝的关系。

在陪伴阳光成长的过程中,我时时会提醒自己要遵循“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而是守望。”做孩子的引领者而非决策者。用“眼”和“心”守望他,就像风筝线一样,在牵引的同时给其足够的空间,因为风筝飞到的高度很大程度取决于风筝线的长度。所以,线只有足够长,孩子才能在属于他/她的那一片天空自由翱翔。

我们与孩子如树根和树的关系。

父母是树根,孩子是树,根深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在教育阳光的过程中,我一直都提醒自己一定不拿别人家的孩子说事儿,鼓励他“学心中的榜样,做最好的自己”。如果“树根”提供的营养源泉是无条件的爱、赞赏、接纳和尊重,那么“树”就会长成参天大树。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学习无处不在,《游戏改变教育》一书中这样写道:教育和游戏的分离,学习与玩耍的分割,是当代教育界一大悲剧。作为人类活动之一,教育本来就是一个游戏的过程。

其实,孩子打打闹闹时,是在学习社交互动;孩子安静地玩玩具时,是在探索世界奥秘;孩子没完没了地问“为什么”时,是在寻找答案。作为三个孩子的妈妈,以及三个孩子的祖母的艾莉森·高普尼克博士,通过亲身经历和深入的研究,启示我们:要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来尊重,按照他们的天性,发掘他们的潜能,激发其内驱力,让孩子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我们有天然的教育责任,并不等于具备天然的教育能力,我们该用什么方法教养孩子?艾莉森·高普尼克博士给出了答案:为人父母,本质是爱,好父母一定是园丁,而非木匠。

注:文中图片来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