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教师从副主任升任副校长有何不妥?谈谈学校职场3大误解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在移动互联时代,我想把这句诗改一改,改成“我劝大家少吃瓜,莫管学校内部事”。前几天,江苏常州一所名校火线提拔90后女教师担任副校长引发网络热议,不少吃瓜群众怀疑有猫腻,闹腾着要查查符不符合程序。
因为之前该女教师王燕老师只任职了三个月的总务副主任,有人认为这是“火箭式”提拔,怀疑不合规。不在教育系统内部的人员或许不知道学校职场的一些真相,用自己对其他行业的见解来解读学校人事任免,难免出现偏差。
说实话,就现在来说,你以为90后老师想当这个副校长吗?身处学校管理圈的教育工作者大多数是不愿意担任行政干部的,很多教师愿意安安静静教书育人,好好评个职称,评个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说不定学校好不容易找到个愿意牺牲自己专业发展来做管理的小姐姐,还被网友这样深扒。
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学校内部管理的三大真相,避免公众误读,读了下文就能消除人们对学校职场的三大误解:
真相一:学校不等于官方
学校是事业单位不同于公务员系统。学校更多承担的是专业性的教书育人工作,而不是行政类的事务。所以,学校里的人事安排属于内部管理,由学校管理制度说了算,比如学校有学校的章程,学校有学校的内部管理制度。
对于学校的管理,没有必要用一级一级逐级的职位升迁来要求学校。教育系统里,由高级教师直接任校级干部,有的直接从一线教师提拔为一把手校长的情况都是存在的。
当然,对于学校内部的中层正职及以下的干部由学校行政会研究按照程序进行任命;对于校级干部也是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按照程序选拔和任命的。这个程序并非是指一步一步进行的所谓“升迁”。学校是专业性很强的事业单位,无论是教育局还是学校都不愿意选一个德行差、能力差、是非多的人来从事管理工作,否则后患无穷,自己给自己惹麻烦。
真相二:职务不等于职称
在学校里,真正对教师有实际好处的东西是职称而不是职务。教师的待遇跟职称的关系密切,每月工资差距很大,而且到退休都一直延续。所以,以前学校的老校长高风亮节不和老师竞争评职称评优秀,退休后每月退休金和那些评了高级教师的一线老师相比,相差数百到一千元不等。
在学校里校长主任就是一个职务,实际好处不过就是多了一点点职务津贴,这个职务津贴只有在任的时候才有,不在这个管理岗位履职就没有,退休后也是没有的。
虽然有一定的职务津贴,但是与这个职务相匹配的工作任务也非常多,像这个90后女教师平时的管理工作非常杂,既要管理后勤,还要管理设备,为学校提供信息化办学服务,平时还要教课。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要承受各种质疑的压力。你说累不累?
真相三:行政不等于做官
学校行政并非官员。学校行政实际上和教师在学校内部基本上都是平等的关系,只是工作内容和性质有一定的差异而已。比如,学校行政有大量的时间从事事务性工作,处理各种文件,撰写各种计划、总结、汇报,拟定学校管理制度,实施具体管理工作,带领学校向好发展。
在学校内部有一个工作量的说法。比如:语文教师满工作量是周课时16节,其中8节语文课,8节班主任工作。如果一位语文教师担任教导处副主任,那么就不再担任班主任工作,另外8节课的工作量就转移到行政事务上去了。
学校的校长主任不是做官,就是把自己本来上课或者做班主任工作的时间分配到行政管理上而已。
结束语
曾经和一位广东的校长交流,她的有句话让我非常感动,她说:“我想既然来管理一所学校,就希望几年后自己离开学校时,学校能够留下很多值得珍视的美好记忆”
曾经接触到一位学校管理者,她无限感慨地说:“谁愿意来当这个行政啊,说真心话,我就想在一线当个老师,享受教育的幸福。”
实际上,学校行政干部是以牺牲自己的专业发展来成就更多教师的专业发展,大家要多一些理解。学校的行政事务总得有人来做,最好还是有人愿意用心来做。每一个岗位都不容易,行政何苦为难教师,教师何苦为难行政?吃瓜群众们又何苦来为难学校呢?
打字不易,且看且点赞转发
教育不易,且行且关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