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总觉得孩子学语文力不从心,其中的误区到底在哪呢?

说到语文学习,很多家长非常头疼。小学阶段的三门主要学科里,一般情况下,孩子的语文成绩总是分数比较低的。家长如果单看成绩,会觉得孩子语文学习存在问题,比如一个孩子,四年级,期末考试英语98,数学100,语文89。家长会觉得孩子语文不行,需要提高。其实真实的情况,倒未必是这样。

为什么语文成绩总不高

语文分数不同于数学和英语。语文考试中,主观题占得比例很大——作文,阅读中最后几道回答问题等。主观题的评分,更多时候是靠老师的主观判断和老师对于题目以及孩子回答的理解。一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怎样的回答能得到怎样的分数,完全由老师来决定。

而作文更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同样一篇作文,可能甲老师会给优,乙老师会给中,这很正常。加上语文考卷是三科考试中书写量最大的,对于小学生来说,书写越多,出现错误的概率就越大,可能被扣的分数也越多。

同样一张考卷,不同的老师和不同的评分要求下,孩子的分数可能会相差十几分。有的老师鼓励孩子思维发散,有的老师喜欢孩子中规中矩,有的老师在意孩子作文的词句的使用,有的老师在于孩子作文的整体构思……这是不同老师的不同思路问题,没有谁好谁坏。

语文分数总是不高,对于孩子来说,是有一定影响的,因为这会损害孩子的学习的积极性。孩子还缺少一些分析和判断能力,大多数时候,小学生还是单纯地依靠分数来判断自己学得好不好。

到高年级后,语文考试更是考到优秀很难,这种情况下,如果家长过于看重成绩,总是要求孩子的语文成绩优秀,对于孩子是很难做到的。孩子学习的挫败感就会强,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就会减弱。

语文学习和其他两门学科的另一个区别是,见效性慢,这是语文的特点。数学成绩略有不足,通过补习、训练,是比较容易获得提高的;英语成绩,只要肯背肯默,能够理解语法,提高也快。但是语文的提高是极其缓慢的。甚至可以说,孩子的语文水平,有的时候是和语文成绩无法画上等号的。

很多作家小时候的语文成绩并算不上优秀,列夫托尔斯泰,海明威都是被老师定性为不可能当作家的人。但是这不代表他们的语文水平不高。语文教育本身的许多问题,比如标准答案化,比如意识形态化……这些问题都会阻碍孩子对语文产生兴趣。

本来应该是最生动有趣的语文,在一些条条框框的限制下,变得最枯燥乏味,也会使许多孩子对于语文敬而远之。

在小学主科中,语文的作业,相对是最多的,抄写、默写、习题、背诵、朗读……这些训练是必要的,对孩子有好处的,但是如果量太大,很容易让孩子对于语文产生厌恶。

一到三年级的语文,基础训练占分比是比较大的,老师家长可以通过一些强化训练,提高孩子的成绩。不过如果这段时间内,没有培养孩子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到了高年级,孩子的语文成绩很可能会出现大的滑坡。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孩子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的重视,孩子语感的培养,孩子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孩子知识面的拓宽……这些对于孩子高年级语文学习是很重要的,到了初中高中,这些更是决定性的。不是说到了高年级这些问题就不能改,只是会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

语文学习不能简单的头疼医头

字词句章文,这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

听说读写背思,这是语文学习的主要方法。

许多家长都会说,孩子阅读不好,给孩子报了阅读班,孩子作文不好,给孩子报了作文班。可是一学期学下来,孩子的进步很小。报个数学班,英语班,一学期下来提高效果很明显,为什么语文就不行?

其实你只知道孩子语文不好,你关注过孩子哪方面的语文有问题吗?

许多孩子的阅读不好,作文不好,其实根源不在阅读和作文上,而在于识字。你经常看到许多孩子“说作文”头头是道,可是要写的时候,却笔下枯竭。还有一些孩子经常写着阅读题或者作文,忽然停下来,因为一个字不会写,要想好久或者查字典问别人写出来了才能继续。等写出这个字了,孩子前面想好的内容可能就会有些模糊。只好再想一遍。

还有一些孩子,脑子中想好了作文,可是下笔的时候,却找不到用什么词语来表达……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元素。孩子识字量不够,直接会导致在语文学习中的种种困难。有些孩子的阅读和作文不好,不妨下点功夫抓抓孩子的识字量,识字量上去了,孩子的语文学习中的拦路虎就少了,语文自然能提高。

小学阶段,学生要求的识字量是2500个。都是些基础常用字。语文水平高,成绩好的孩子,往往识字量会大。也不需要太多,小学毕业能有3500字左右,已经很好了。

许多家长说,孩子识字蛮多的。其实这里存在一个错误,认识一个字和掌握一个字,其实是有差别的,一般评价孩子掌握一个字的标准:会读、会写、会用。到高年级还会加一条,能根据字形,大概了解文字的意义。

许多孩子的识字,其实是停留在会读会写的阶段的。抄写和默写是重要的,但是单纯的抄写和默写,是不能让孩子学会使用这个字的,必须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需要老师、家长花些心思,在日常和孩子的交流中,有意识地使用一些词汇,孩子在听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了解这个字、词的意思和使用方法。这样的方法,孩子不会觉得太累,而且记忆会比较深刻。

还有就是,让孩子了解文字背后的故事,对于孩子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加深知识的记忆,也是很有好处的。

比如新学到“锻炼”这个词,孩子经常会写错,把“锻”写成“煅”,把“炼”写成“练”。这时候,如果你告诉孩子,“钅”字旁的字大多跟金属有关,“火”“灬”字旁的字大多跟火有关。“锻”是锻造,是以前打铁时把金属用锤子敲打成想要的形状,所以它是“钅”字旁;“炼”是熔炼金属,用火烧,去除金属中的杂质,所以是“火”字旁。因为这个过程都有反复磨练的意思,所以后来锻炼又引申为锻炼身体,锻炼意志。

这样的过程,孩子掌握了字的知识,也了解了词语的典故,而且记忆一定会比较深刻。孩子对于这样的内容,我实验下来,是比较有兴趣的,也比较记得牢。

假如语文学习是个造楼的过程,字是地基,如果地基打得不牢,上面的建筑再华丽,也是险象环生的。

当你的孩子语文出现问题的时候,你首先别头疼医头,静下心来看看,孩子是不是在最基础的“字”上存在问题。

喜欢读比读什么更重要

首先,这是针对小学生的阅读习惯说的。

很多家长在针对孩子阅读的问题上,都会这样分辩,其中就有“我也很关心他学习的,给他买了许多书,可他就是不看,我也没有办法啊!”可能家长都没有意识到,孩子不看的原因,正是出在“给他买”三个字上。

有的家长,孩子一上学就将家中空余的房间装修成书房,买了各种全套世界名著,还买了许多古典名著,可是孩子在这间书房里,却从没看过一本书。

还有的孩子,他的房间里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教辅和优秀作文选。家长表示,他们一直逼着孩子看这些书,因为这些书能帮助孩子学习。

这些家长或许不知道,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喜欢读要比读什么,重要得多。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不能看漫画,不能看网络小说,不能看武侠言情,不能看……我们经常在一些书店里听见家长这样对孩子说。你如果仔细去看,可以发现这样的要求总会伴随着孩子一张苦闷无比的脸。

这说明什么?说明孩子不是没有阅读的需要,而是当他产生阅读的需要和兴趣时,总会被一些家长或老师无情地打压。

家长们总害怕有一些书中会有不好的内容,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心理健康。其实这样的书倒不是没有,不过如果家长能好一点引导,每一个孩子都是能喜欢上阅读的。

用一些方法,让孩子先喜欢上阅读,然后再帮助、引导孩子看你希望他们看的书。阅读——广泛的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足够的阅读积累,空谈语文成绩的提高,是不现实的。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的知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有用的知识(对于提高成绩有用的);无用的知识(对于提高成绩无用的)。一个孩子将来的高度,不是取决于他有多少有用的知识的(每个完成教育的孩子学习到的有用的知识其实相差不大),而是取决于他有多少无用的知识。

所以告诉孩子们,你能叫出天上多少星星的名字,能认识小区里多少花,能说出多少种恐龙……比你做多少篇阅读理解,都重要得多。

有趣和美才能让孩子喜欢语文

文学的四大功用:审美、娱乐、教育、认知。语文教育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文学,但是两者的作用相差也不大。我们现在的小学语文教育,之所以被许多孩子所厌恶,其实恰恰是因为在现有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对于教育和认知的过渡强调,而对于审美和娱乐比较忽视造成的。

之所以忽视审美与娱乐性,原因很简单,这两样,对于考试的分数提高,没有好处。现有的语文考卷主要考认知,即便有一些审美题,也多数是蜻蜓点水,或者是标准答案化。这样的情况下,在孩子眼中,语文教学既不有趣,也不美,又不像数学与英语学习那样,基本上花的力气和成绩成正比。他们不喜欢语文,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语文教育中审美有多重要?爱好美的事物是人的天性,大多数孩子喜欢画画,除了天生的爱动以外,对于美的亲近感也是重要原因。语文本身其实应该是美的最佳载体,无论是汉字本身的画面感,审美性,还是古诗词所具有的音乐性,画面感,只要一个方面引导得当,孩子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都不是大问题。

可是我们的教育偏偏在这方面着力比较少,字的教学更多是要求孩子记住,不要写错。古诗词教学,基本成了背、默,标准解释的流程。这样的教学,既不有趣,也不美,不要说孩子不会有兴趣,就算是大人去听许多老师的课,也是恹恹欲睡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家长要让孩子喜欢语文,其实最应该,也是最容易入手的地方,就是美与有趣。再不爱看书的孩子,对于笑话也是喜欢的,在不爱写字的孩子,如果跟他玩语文游戏,他也会情绪高涨的。用有趣来吸引孩子,然后用美来感染孩子,也许短期之内孩子的语文成绩不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持之以恒,孩子对于语文的感悟与理解,是不需要家长太过担心的。

对于美的感悟,是不能生硬地教的。更多靠家长润物无声,身体力行地在孩子面前“表演”。家里经常放些优美的音乐,经常带孩子去看看各种展览,家长有意地注意一下自己平时的语言的用词和节奏……这些,对于孩子的语文学习,都是有很大作用的。

一个家长如果平时说话词汇丰富,经常会用成语,经常会引用诗句,那么他的孩子的词汇量,也一定会较其他孩子大。一个家长平时说话生动幽默,喜欢打个比方,用用反问什么的,孩子的作文语言也一定不是刻板单调的。有的时候家长可以有意为之的使用,孩子似乎没有有意识的听,但是他却一定能记得特别牢固。

听说一个故事,一个妈妈教孩子背古诗,孩子抗拒心很重,后来妈妈变化了一下自己的语言:“来,宝贝,我们来玩背古诗!”只是一字之差,孩子对于古诗的热情就完全改变了。

审美和趣味,不像认知那样容易一蹴而就。比如教孩子认字,如果从字形演变讲,肯定在短期内没有直接让孩子记住来得效率高;比如教孩子成语,每个成语都给孩子讲讲成语背后的故事肯定没有让孩子背解释来得快。可是如果从一个长期的角度看,这样的教,无疑会使孩子记忆更牢固,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也更高。

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

END

1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