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记得当年那个“天才指挥家”舟舟吗?
1998年,因为一部纪录片《舟舟的世界》的播出,湖北武汉一名唐氏综合症患儿舟舟,一夜间家喻户晓,当时所有主流的媒体都称他为“天才指挥家”。
舟舟在当时究竟有多红呢?
他和刘德华、斯瓦辛格等明星同台演出,走在路上,会有一大堆人来问他要签名;
他一年有160多场商演,每次的出场费,高达3万;
他每到一处,都能与当地最好的交响乐团合作,受到最高规格的接待;
后来更是随中残联艺术团出访美国,成为第一位在卡耐基音乐厅演奏的中国指挥家;
……
这些耀眼的经历,放在如今,用“顶流”这个词来形容他,一点也不过。
时光荏苒,20多年过去了,当年那个被大众视野聚焦的舟舟,如今已经42岁了。
他现在在哪里?又过得怎么样呢?
1978年4月1日,愚人节这天,舟舟出生了。
这是武汉歌舞剧院低音提琴手胡厚培和妻子张惠琴的第一个宝宝。
他们给他取名为胡一舟,小名舟舟。
这个名字的寓意是希望这小生命像一条小船,平安地行驶在人世的港湾。
刚出生时,舟舟看起来虽然丑丑的,但夫妻俩没有觉得自己的孩子和别人不同。
直到满月那天,舟舟发烧了被送到了医院。医生告诉夫妻俩:
“你们的儿子是个苕啊!”
苕,在武汉方言中就是傻子的意思。
37岁得子的胡厚培和妻子听到这句话,当场如晴天霹雳,老天爷真的跟他们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医生告诉夫妻俩,舟舟是唐氏综合征患儿,因先天性染色体异常引起的弱智,智商这辈子可能只停留在40左右。
不仅如此,唐氏患者寿命很短,只有50%的唐氏儿活不过五十岁,80%活不到十岁。
加上他们普遍智力落后,自理能力低下,如果不经过训练,三十岁以后,绝大多数唐氏儿还都会患上老年痴呆症。
事实很残酷,但夫妻俩还是默默接受了。
有人劝他们再要一个,胡厚培说什么也没答应。作为父母亲,胡厚培和张惠琴唯一的希望就是儿子能够“快乐的过完这一辈子”。
理想总是比现实残酷,由于智力低下,舟舟小时候经常被欺负。
在同名电影《舟舟》中,同龄的孩子一起戏弄他、打他,还围着他一遍又一遍地叫他“傻瓜,傻瓜”。
11岁时,舟舟还被一帮孩子带到外面,扒光衣服,然后拳打脚踢。
多年后的一次体检,医生竟发现舟舟的肋骨上有多处陈旧性骨折,幸好已经自己愈合了。
不论哪一个当父母的,知道了孩子经历了这样遭遇,都会有锥心之痛,无法接受。
可是没办法啊,舟舟根本不懂得反抗,甚至连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胡厚培希望儿子还是能学到点知识,所以到了舟舟该上学的年龄时,胡爸爸希望送他去学校读书,却遭到了校长的婉拒。
儿子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学,特殊学校的学费又太贵,为此,夫妻俩决定自己教。
他们让舟舟自己穿衣服,学会洗碗、扫地、叠衣服、叠被子等简单的家务。
他们不因为孩子智商有问题就无休止地顺从和娇惯,该批评的也批评。
教不会写字,就教画画,让他学会更多的表达自己的方式。
他们甚至还让舟舟跟着别人学习修理自行车,掌握一门手艺,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这一切的用心良苦,只为舟舟以后能在父母年迈离开后,还能继续生活下去。
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是因为你是什么样的孩子,而是因为你只是他们的孩子。
舟舟生来虽然不幸,可幸运的是他遇到了好的父母,对他不离不弃,倾尽所有来呵护他、教育他。
这种爱是无私的,是没有任何条件的。
日复一日的生活总是会乏味,何况是对于舟舟这样一个特殊的孩子。
而父亲胡厚培本是武汉歌舞剧院的一名低音提琴手,因为工作关系,他会经常带着儿子去剧院里玩。
乖巧懂事的舟舟,从不惹祸,这让剧院里的男女老少更是对他照顾有加。
也许是耳濡目染,也许是天赋禀然,舟舟对音乐的节奏特别敏感。
舟舟迷上了乐团指挥。
刚开始,他还只是在一旁看,然后自己在角落里试着比划。
后来,舟舟胆子大一些了,等到大家排练休息的时候,他就自己爬到指挥的位置,挥动着指挥棒,想象自己正在指挥一场交响乐。
胡厚培发现舟舟这一兴趣后,不仅不反对,还让他在一旁多看多学习。
舟舟6岁那年,胡厚培亲手做了一根指挥棒,送给了儿子。这根指挥棒,成了陪伴舟舟整个童年最好的玩伴。
得到了父亲的支持和鼓励,舟舟越发的有了自信。
后来,除了每天在场外学习指挥外,舟舟偶尔还可以到场内真正的指挥一两首曲子。
乐手们没有敷衍和玩味,都在善意配合,看上去,就像一场很正式的演出。
而舟舟,还确实指挥得有模有样。
更难得的是,这之后,每次只要是乐团外出表演,胡爸爸都会带上舟舟,在幕后给他找一个地方,让他隔空指挥。
父亲这样不遗余力的培养舟舟,难道他真的是一个指挥天才吗?
2017年知乎上有一个热门的话题是这样的:“舟舟的指挥到底是什么水平? ”
196万网友参与互动,得出答案其实很善意和宽容了。
“大概相当于某些诗人敲回车的水平吧。”
“舟舟根本就没有指挥能力,他应该归为演员,不能算指挥。”
“舟舟是幸运的,遇到了那么多不愿意揭穿他的好人。”
的确,胡爸爸自己很早就说过:
“你不得不承认,他的乐感很好,他的表演很有感染力。“
“但是,一个指挥家所应有的那种素质和造诣,他都不可能达到。”
“从一开始,我心里就非常清楚舟舟不是天才指挥家,我只是不想破坏这个气氛。”
这种对孩子的支持和信任,我们能说是盲目的吗?
不全然是。
正是因为知道孩子不是什么所谓的天才,还愿意尊重孩子的意愿,发掘他,为他创造条件条件,配合他,这一点才是最可贵,最让人感动的。
病是先天的,我们无法控制,而人生走向却可以。
父母有时候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能做到的,仅仅是尊重和指引即可。
舟舟人生的转折点在1997年。
当时在湖北电视台工作的导演张以庆,于武汉歌舞剧院拍摄期间,碰巧看到了在一旁模仿别人指挥的舟舟。
他一下子被舟舟给击中了。
他跟胡厚培说:“我要拍你的儿子!”他想让人们看到,这样一个有智力缺陷的孩子身上,有着怎样澎湃的激情。
胡爸爸,同意了。
一年后,一部由2000多分钟的影像资料剪辑成50多分钟的纪录片《舟舟的世界》问世了。
这部纪录片播出后,反响热烈,荣誉也纷至沓来:
第十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电视纪录片特别奖;
1998年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大奖以及最佳编导奖;
全国“奋发文明进步”奖电视类大奖;
入围上海、台湾、法国等各大国际电视节决赛,提名诸多国际大奖。
更超乎预料的是,纪录片在湖北电视台播出后,又被中央电视台转播。
舟舟一夜之间扬名全国。
这之后,舟舟演出的机会越来越多,看到他的人也越来越多。
1999年,在北京指挥残联的新春晚会上,舟舟被邀请和中央芭蕾舞交响乐团合作。
2000年,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特殊奥运会"慈善晚会上,舟舟和施瓦辛格手牵手入场,当晚舟舟指挥中国歌剧院交响乐团义演,演奏完毕,施瓦辛格十分感动,当场决定捐款15万美元。
晚宴上,舟舟的风头甚至盖过了当时的华语天后毛阿敏,他还被刘德华搂在怀中唱歌,这个画面,感染无数观众。
慈善晚宴结束后,来自全世界40多个国家的外交使节排队等他签名。
同年9月,舟舟随中残联艺术团受邀访美演出。
当他站在纽约卡耐基音乐厅,与美国十大交响乐团之一的辛辛那提交响乐团合作表演时,站在台下看着儿子的父亲胡厚培“酸”了。
他说他当了这么多年的低音提琴手,从未妄想过站在这里演出,没想到自己有智商缺陷的儿子却做到了。
这个在乐团演奏了30年的父亲,目送儿子走上了自己最向往的舞台,此刻的内心一定是澎湃的。
专业的音乐学院出身的胡爸爸,虽然为儿子感到骄傲,但他知道,儿子缺乏乐理知识,算不上真正的指挥家。
他十分坦诚的对大家说:“感谢大家陪舟舟玩。”
作为父亲,胡爸爸是称职的,他允许自己的孩子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并超越自己。如果不是胡爸爸的支持和鼓励,舟舟走不到今天。
同时,胡爸爸让人佩服的是,在孩子站在最高峰的时候,他依然能保持清醒和理智。
这点真的很可贵。
2006年,舟舟的妈妈去世了。
也是这一年,舟舟成立了自己的交响乐团,可是演出机会却越来越少了。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舟舟的动态,很快就被淹没在互联网的信息流中,舟舟的名气,也逐渐被人淡忘。
胡爸爸和舟舟现在怎么样了呢?
2013年,舟舟交响乐团因为运营不力解散了。
2016年,舟舟被查出癌症,好在奇迹降临,胡爸爸带儿子经过半年治疗,他康复了。
这时的舟舟,已经38岁了,对于一个唐氏儿来说,已经算“高龄”了,他的心脏、关节都不太好。
胡爸爸为了舟舟的身体健康考虑,让舟舟留在了深圳的一家民营残疾人艺术团里。
在这里,父子俩分到了一间十多平米的单间,艺术团包吃包住。
经常一两个月,舟舟才会得到一次演出的机会。
没有演出时,他们就没有收入,父子俩只能靠胡爸爸的退休工资,和以前攒下的少许积蓄来维持生活。
即便是这样,胡爸爸也很释然。
他说:“舟舟经历过万丈光芒,也得到过很多正常人都得不到的东西,对他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幸运?足够了。”
对胡爸爸来说,在成为舟舟父亲的那一刻,他就注定要和儿子同行。
“你责无旁贷,你别无选择,你就要承担起这个责任。”
喧嚣过后,回归宁静。
2020年,舟舟42岁了,胡爸爸也79岁了。
从高潮到落幕,变了的是人心和环境,唯一不变的是父爱。
好在,胡爸爸依然陪伴在舟舟身边。
希望从今以后的舟舟会像最初父亲所期待的那样:“快乐的过完这一辈子”。
祝福这对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