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女孩的正面管教》,作者:王金梅,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酷威文化出品。
女孩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生活和成长,才会获得成就感和归属感。家的意义,远不止于栖息之地,而且是心灵的港湾。所以,父母有义务为女孩营造一个整洁干净、充满爱意的家。同时,父母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女孩从小养成整理收纳的好习惯。
这里的整理收纳,不单指把物品收拾整齐,更是要让女孩学会如何与“身外之物”相处。表面上是父母在教女孩整理物品,实际上却是在向她传递一种生活态度。
有一个“设定界限”的做法值得分享。就是父母给女孩一个小托盘或在家里用围栏围出一小块地方,在这个范围里,女孩怎么折腾都可以,可一旦出了这个界限,就一定要收拾得干干净净。这样女孩既可以在混乱中探究未知的事物,又能明白自由是有边界的。
对于年幼的女孩,父母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先试着给她一个抽屉,让她练习收纳、整理,然后再学整理房间。也可以先协助整理,慢慢再让她独自整理。
豆豆5岁时,妈妈给了她一个抽屉,专门用来收纳她自己的小物品。豆豆很喜欢小抽屉,没事就摆弄摆弄。刚开始豆豆什么都往里放:外出旅游时从海边带回来的小石头、路上捡的叶子、最爱吃的棒棒糖、幼儿园发的橡皮……到了夏天,由于天气炎热,棒棒糖融化了,抽屉里到处都是糖浆,豆豆从抽屉里拿东西,总把手弄得脏兮兮的。
一天晚上,妈妈端来盆清水,和豆豆一起把抽屉好好地清洗了一遍。干枯的叶子都碎了,索性扔掉;棒棒糖之类的零食用一个小铁盒装起来;铅笔、橡皮放到文具盒里;整理贴画时,妈妈和豆豆发现,竟然已经积攒了二十多张,所以娘儿俩一致决定,暂时不再买贴画了……在整理的过程中,豆豆学会了以下几点:
一、没用的东西及时丢弃。
二、足够多的东西避免重复购买。
三、将杂乱、零碎的东西分门别类地收拾好。
就这样,在妈妈的引导下,豆豆将自己的抽屉收拾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了。
以上故事中的这位妈妈通过和女儿一起动手整理抽屉,让女儿明白了:
第一,良好的环境离不开辛勤的劳动,只有经常收拾、整理,才会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家。
第二,对杂乱的物品进行分类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大脑中混乱的思维进行梳理的过程。
第三,学会“断舍离”,人生更轻盈。物是为人服务的,人跟物的关系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主体,而不是人为物所役、人为物所累。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大人提倡“断舍离”的生活态度,但在整理时,一定要尊重女孩的意见。
比如在大人眼中平淡无奇的小石头、坏了一条腿的布娃娃,却可能是让女孩爱不释手的宝贝,因为它们给女孩带来了快乐,跟女孩建立了紧密的情感联系,所以父母千万不要粗暴地扔掉女孩的这些“宝贝”。父母可以先问她:“这些东西可以扔掉吗?你要不要跟你的宝贝合个影留作纪念?”经过女孩同意后,父母才能扔。
通过整理、收纳杂乱的物品,女孩的规划能力、决断能力会逐渐得到提升,大脑会变得更灵活,思维更有条理性。同时,如果女孩能从整理物品中学会管理人生,那么她的未来必定值得期待。
整理的过程也会练习逻辑思维。学会了整理,女孩做其他事也会变得更有条理。
做事缺乏条理性的女孩,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经常是东一锤子西一榔头,抓不住重点,效率自然大打折扣,搞得一片混乱,就跟豆豆最初的抽屉一样。
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让女孩根据事情的重要程度一件一件来做。
其次,要让女孩分析清楚事情的紧急程度,紧急的事情安排在前面做;不太紧急的事情放在后面做;有些事情可以穿插在中间做。
第三,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帮助女孩理清思路,比如计划表和思维导图;我们都知道,人的思维是发散性的、网状的,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女孩把放射性思考具体化,有助于培养女孩做事的条理性。
点点上小学三年级,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要么找不到袜子,要么找不到衣服;吃完早饭出了门,十次有九次会跑回来取红领巾或文具;放学回家,一会儿做作业,一会儿看电视,磨蹭到很晚也不能完成作业。
针对这种情况,父母特意在点点的床边放了一把小椅子,专门用来放她第二天要穿的衣服。这样每天早上点点一伸手就能够拿到自己的衣服。同时,父母还帮点点画了一张思维导图,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每天上学应该带的物品、每天放学后写作业的时间以及什么时候可以玩游戏等。同时,还特意注明做作业排在玩游戏的前面,在玩游戏之前必须先把作业写完。父母要求点点每天上学之前都要根据思维导图,仔细检查需要携带的物品;放学后再根据思维导图上标注的时间规划,先认真地完成作业,再自由活动,比如看电视、玩游戏等。过了一段时间,点点做事不再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变得越来越有条理了。
培养女孩做事的计划性、条理性,引导女孩养成有条不紊的习惯,事实上可以让女孩的思维变得更加清晰、更为严密。它不仅是一个习惯养成的过程,也是一个训练思维的过程。另外,说话做事有板有眼的女孩,会让人觉得踏实、可靠,更容易赢得他人的信任,更有可能获得成功。
【千墨艺术网发,2021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