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男孩被幼儿园劝退,父母痛悔不已:总这样跟孩子说话,毁一生

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事。

小男孩5岁多了,在读幼儿园大班。平时挺活泼的,看起来也能说会道,生活自理能力也不错。问题出在幼儿园。

老师反映,他好像经常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比如,音乐课上老师教唱歌,歌词唱到好玩的地方,他就大笑,收不住,以至于影响整个班级的教学节奏。

与此同时,他也很难跟其他小朋友合作。比如,和小伙伴一起玩,趴别人身上,玩到一半人家小朋友不愿意了,就叫他下去。可是这孩子好似完全听不见对方的需求,把人家小朋友都压哭了,等老师来了才给拉下来。

类似这样的事情特别多,老师和家长没少批评教育。

不管谁跟他沟通,他当下都会很认真地点头,貌似什么都懂,但是一转身又照样犯错。

就在不久前,小男孩跟班里一个女孩玩耍过程中,完全无视对方的抗拒,一直用力拽对方的胳膊,直接给小姑娘拽脱臼了。

女孩家长气坏了,完全不接受道歉,直接要求男孩转园,否则这事没完。

所以,男孩父母现在正为明年去哪个幼儿园读书头大。

摊上这么个孩子,父母焦心不已。

他们困惑地问:我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回复问题之前,先解释心理学上一个词,叫全能自恋。所谓全能自恋,就是一个孩子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2岁以前的孩子,孩子的这种全能自恋都是正常的。这能帮助孩子建立基本的自信心和对未来的期待感。

2岁以后,随着孩子跟外部世界的互动,他会慢慢发现他人的存在,意识到他人的需要会跟自己不同,进而意识到“我不是世界的中心”。这是个自恋幻灭的过程,也是很重要的通向社会化的必要经过。

但是我们看这个即将6岁的男孩,他很难看到别人。

都是和自己玩,跟自己笑。

当别人跟他说话、他不听,其实他不是故意的。

他可能根本听不到别人说什么,无法体会到别人的真正感受是什么。

这个孩子为何会这样?原因就是,父母跟这个孩子的沟通,长期以来可能都是无效的。小男孩从来不曾真正被看见过。

怎么叫“从未被看见过”?我举个例子,可能会更好理解。

比如,一个孩子拍皮球,追着跑着玩得特别痛快,全身心都是满足和快乐。然后,他就迫不及待地想去跟父母分享。

听完孩子的话,父母答:嗯,拍的不错!好好练,以后说不定当个职业运动员!

听完这个话,孩子会感觉身体里流动的能量一下子堵在那儿了。

有些愤怒、压抑却又无从发泄,因为爸爸妈妈说的也没错。

父母错在哪儿呢?错在他们只看到了孩子的能力,技巧,以及现实价值,却没有看到孩子的鲜活感受,孩子快乐又急促的呼吸,孩子脸上满足的表情,以及那明显上扬的嘴角。

也就是说,这样的交流里面,父母虽然是睁着眼的,但其实眼睛是盲的。

他们似乎是在跟孩子说话,但是并未真正完成交流和互动。

后来证明,男孩父母跟孩子的互动就是如此。

作为父母,他们也会给孩子立规矩,对孩子有要求,但通常都是通过以下途径:

提建议和纠正孩子:常用句型是“你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你不能那样,不能那样…”虽然大部分时候孩子乖乖照做了,但他根本没意识到为什么要有这些规则。

通过比较强求孩子:XXX都能做到,你为什么不能呢?

看似安慰,实则否定孩子的感受:不要哭了;不要难过了;有什么大不了呀。

询问:“今天在幼儿园做什么了?吃什么了?老师今天批评你几次?”这种询问也并不是在跟孩子沟通,这只是在了解情况。

……

以上沟通方式,都缺乏亲子之间情感层面的交流。

以至于这个孩子真正的内心感受和体验,从未曾有机会被打捞、被命名。他的内心世界一直是封闭且混沌一片的。

用通俗的词说,就是这个孩子,他还没开窍。

那么到底要如何破解呢?怎么样跟孩子说话,才算是“看见孩子”?

简单说,就是父母得要尽量在情绪、感受层面,去跟孩子保持“同频共振”。

下面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怎样才是“同频共振”。

假设幼儿园里,老师要求孩子们学习拍皮球。

班里其他孩子都学会了,可是偏偏你家孩子一直不会拍。

人都有从众心理,只有你的孩子学不会拍皮球,自然会很焦虑。

此刻,我们要如何去跟孩子交流呢?

有的家长可能会跟孩子说:你看谁谁谁多会拍,你怎么就拍不好呢。

事实上,这不是同频,这是比较和责备。孩子听了只会开始自我怀疑,甚至变得退缩。

还有家长会跟孩子说:没关系,加油!只要跟着学,你就会拍好的。

这种话比第一种要好,它没有了批评和指责,但它也不是同频。因为这样的话听到孩子的耳朵里就是,“爸爸妈妈是希望我能够拍得好的。我应该拍得好,不然就不是妈妈的好宝宝。”这也会带给孩子焦虑和无助感。此时,亲子之间也是失联的状态。

那么,真正的同频共振是怎么样的呢?是温和地跟孩子说,哦,你总也拍不好球,一定很着急是不是?别人都能拍的好,你却做不到,那个时候你会很难过吧?

就是把孩子经历的事情,以及背后的情绪说给孩子听。

就好像我们是一面镜子,客观地映照出孩子的心灵世界。

这样,就等于给出了一个同频共振的回应,而后,孩子在心中就会升起一个信念:“原来我的心情和感受是这样,爸爸妈妈理解我了。我被看见了。真好。”

一个真正被照见的孩子,识别和管理情绪的能力会更强,与他人相处之时也就更能够对他人感同身受。高情商的孩子,就是这样养出来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后,再回到文章开头的案例。

要一些习惯了压抑情感的父母,学会去跟孩子用情绪、感受层面的语言交流,不是一件易事。

如果你家孩子也存在“怎么说话都不听”的情况,甚至社会化方面存在明显问题,那么下面两个简单建议是给你的:

第一个,父母自身肯定要成长。学着去感受自己的情绪、情感和各种身体感受。

第二个,日常交流中,多去描述孩子做某个事情的感受。

比如上面拍皮球的例子,父母就可以说,“你真的很喜欢拍皮球,你看你的小脸红扑扑的,眼睛都在笑,你一定玩的浑身舒畅!”就是尽量去把眼前看到的孩子,他的身体变化描述出来。

第三个,多帮孩子了解,在与他人互动时,他的A,会引发别人的B,别人的A,会引发他的B。很简单的例子就是,宝贝,当你这样用力推我,我会疼,会不舒服。

总之,所有的父母都需要知道一点,我们平日里跟孩子说话,去告诉孩子,把作业做了,把房间收拾好,所有这些普通的对话其实不叫真正的互动和交流。

只有当孩子可以去描述自己感受到了什么,经历到了什么,这样才是有效的交流、真正的互动。

这样的孩子才是真正被看见的孩子。

孩子自己被看见了,也才有能力去看见他人,理解他人,听见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并作出恰当的回应。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