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被女儿的话呛了一顿。
那天带女儿逛街回来,电话突然响了,我手中大包小包的,实在腾不出手,便让女儿接电话,她居然甩我一句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妈妈,你怎么说一套做一套呢?昨天我让你帮我拿书包的时候,你不是说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吗?」
这话让我语塞,但同时又让我反思。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句我们从小说到大的话,似乎很有道理。
只是,不分场合,不辨形势,一味跟孩子强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真的合适吗?
01
曾经看到这样一幕:
一名刚学会走路的男孩,在妈妈的引导下,在小区公园内练习上台阶。
男孩的小脚怎么都迈不上去,突然,一个趔趄摔倒了。他大哭不止,伸手向妈妈求抱抱,可是这位妈妈却站在原地一动没有动。
「宝宝乖,宝宝要自己站起来。」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摔倒自己爬起来。」
就这样,男孩哭着站起来、跌倒、爬起来、再跌倒,如此循环。
我注意到,开始摔倒的时候,小男孩还会哭泣,也会向妈妈寻求帮助。
然而被妈妈一次次拒绝后,他开始变得默不作声,最后放弃了跟妈妈求助,最终也没有学会如何上台阶。
当时觉得这位妈妈是在训练孩子独立,可如今想来,我有点心疼这个孩子。
虽然说孩子迈向独立的每一步,都会有苦痛。
然而,为人父母的最高职责,不仅要孩子独立,还应该让孩子学会向外界寻求帮助。
有些时候,父母的及时回应,哪怕只是一个小小拥抱,也是在向孩子传递一种信号:你的求助我看得见,你是安全的。
孩子的世界,非黑即白,父母对孩子的无动于衷,有时候会让孩子误以为自己是不被爱的。
小陶虹说:「妈妈的最高职责就是给孩子安全感。」
安全感,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石。
我们鼓励孩子独立,但是当孩子寻求帮助的时候,却不能片面地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定要记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前提条件,是不破坏孩子的安全感。
真正的独立是,有能力自己做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克服不了的困难要勇于去求助。
如果父母在孩子需要你的时候,把他推了出去,一味地向孩子灌输「自己做」,那破坏的将是孩子内心的安全感。
严重的还会影响孩子,让他长大后,成为一个不懂合作、不会寻求帮助的「孤胆英雄」。
02
「你母亲过世这么大的事情,怎么连我也不说?还当我是不是师父?」
「我怕我说了,会给别人添麻烦。」
电视剧《都挺好》中,苏明玉和师父老蒙的这段对话让人看到泪奔。
苏明玉,这个叱咤风云的职场女强人,母亲去世时,都不曾在人前流一滴泪,听到师父这句话,居然红了眼圈。
看着这个「坚强」的女孩,我很想抱抱她。
这个从小不被父母看见,一直被二哥各种挤兑的女孩,一直用自己的方式活着。
因为不被家人疼爱,她很早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为了读完大学,她在超市打零工,在街上发传单,做家教;
为了挣到更多钱,她拜老蒙为师,努力做销售;
为了拿下损失的订单,她单刀赴鸿门宴,放低身段讨好客户。
她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孤独的战士,我心疼这样的明玉,因为她的「强大」背后,是安全感的极度缺乏。
她一次次被母亲伤害,一次次被父兄嫌弃。她唯有自我强大,强大到不求助任何人,强大到自己做好每一件事,才能够寻得内心的那一丝安定。
然而,这种「强大」既是她的铠甲,却也终成了她的软肋。
美国神经心理学家路易斯·科佐利诺说:
一个孩子的生存竞争力,不取决于他自己能够做多少事,而取决于他能够获得多少人的帮助。
在孩子小时候,我们应该向孩子传递这样一种信念:
力所能及的事情,请自己做;
当你需要帮助和支持时,请大胆说出来,勇敢地向亲人、朋友,甚至社会寻求帮助。
03
那么向人求助的技能,到底该怎么教给孩子呢?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对于低龄幼儿来说,主要就是从跟大人的互动中学习,学习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需要什么」,并且用合适的方式求得帮助。
1. 直接示范怎么说、怎么做
我们平时在家里,跟家人互动时,也会说「帮我一下好吗?」
但是这些时候,孩子并不会主动注意这些话,因为对孩子的帮助,大人们往往都是自动奉上的。
孩子想要拿一样东西,大人要么坚持让孩子自己拿,要么就主动上前给取过来,也有玩笑一句「你笑一个我就给你拿」。
这样孩子当然不会学到正确的方式,因此「提醒注意」就要提上日程了。
给孩子正确的示范。
——比如跟孩子爸爸说「你能帮我拿一瓶水吗」,得到帮助之后要郑重地说「谢谢你」。
跟孩子用求助的方式说话。
——「宝宝,你能帮妈妈把这个捡起来吗?谢谢你!」
制造互相帮助的氛围。
——「谁能帮我把这个扔到垃圾桶里?」如果孩子来帮忙,马上表示感谢。
提醒孩子:互助是有趣而且有益的,但一定是礼貌而温和的。适当时候,要跟孩子一起总结和梳理经验,「当妈妈说,请帮我……的时候,就说明我需要帮助。」
当然啦,育儿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情,家庭互动中的提醒注意,需要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加入和参与,才能帮助孩子更好的感知求助方法和求助效果。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2. 角色扮演
孩子开始读绘本、看动画片以后,会非常喜欢故事里的人物,也喜欢表演里面的情节。家长可以跟孩子扮演里面的角色,比如《安东医生的动物医院》:
——医生,你能帮我看看吗?
——你有什么不舒服的吗?
对于生活里经常出现的场景,可以带着孩子换角色练习。大人可以扮演宝宝,孩子扮演爸爸妈妈,大人假装寻求帮助:
——妈妈,请你告诉我,积木怎么摆才能不倒塌呢?
——爸爸,请你教教我,这几个玩具该怎么收拾才最好呢?
孩子一方面观察学习别人的求助方式,也会努力帮助别人。因为真正的社会交往中,求助和给予帮助是同步发生的。
孩子再大一点,可以进行沟通表达了,还可以这样练习:
——当你在幼儿园遇到困难(可以更具体到某一个事件),都可以叫谁来呢?
——当你在商场里遇到难题(可以更具体到某一个事件),是怎么找别人来帮忙?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3. 适时、恰当的帮助
在孩子独立做事情时,家长不能当旁观者(旁边看手机,做家务,完全不看孩子),应该要随时观察孩子,看她遇到什么问题——乐高的两块总是拼不到一起,是因为孩子不会对齐,还是因为力度不够?
如果看到孩子尝试了好几遍还不行,绝对不要一把抢过来说「你得这样拼」,也不要只在一边动嘴不动手「你再试试」。
大人要适时给予恰当的帮助,比如「需要妈妈帮忙吗?」
或者自然而然加入游戏,一边拼一边说「看,像妈妈这样把乐高对齐了才行。」
让孩子感受到,做不来、做不好的事情,大人帮忙之后可以很快学会并完成。
这里的关键是,我在帮助孩子之前都会问「需要帮忙吗?」如果她拒绝,我就不再要求帮忙。
另外就是家长的帮助是否真的有效,这取决于大人对孩子的观察,找到孩子困难的原因:手的操作能力不够、手眼协调不行、事情太复杂、记不住、不懂得原理、不会反思......
4. 当孩子求助时,及时反馈
孩子在叫「妈妈,帮帮我」的时候,有的大人会极端地回答「自己做」。家长的断然拒绝,时间久了孩子就会经历反复失败,导致「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受惩罚,而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
孩子做事情经常失败,会造成他们遇到类似情境,害怕失败、产生负面情绪,不再积极主动,长此以往还会形成自我评价低、悲观的性格。
因此我建议,对孩子的求助要及时反馈。
如果家长判断孩子可以自己做,可以进行引导,「孩子再试一下,妈妈这次跟你一起做」。如果太难了,就帮助孩子拆解任务,先完成小任务,再增加难度。
另外,要告诉「孩子,刚才遇到困难叫妈妈来,这样很好」,这种反馈是帮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求助生效了!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为人父母,我们既要鼓励孩子独立,更要鼓励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主动寻求帮助。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会成长为独立又懂得合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