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文共2368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
妹妹是个语言发展稍微前置的孩子,每次带他去上课或在公园遇到了别的孩子。人们都会对我说:“你家宝宝说话好早!”或者是“你家宝宝说话好清楚。”熟悉一点的朋友开始来跟我“取经”:你到底是怎么教的?我也要如法炮制!让我闺女也早点说话。
我也一直在复盘,我到底“做对”了什么,他语言发展这么快是天生?还是跟后天的养育方式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直到有一天,翻看日记中记载对话,我才恍然大悟。:我推着Tim去公园散步(当时他只有三个月大),遇到了朋友岑沉,一起走了一段路。
她说:“天哪!你话好多!”
我说:“有吗?我在跟宝宝说话呢!”
她说:“拜托,他只有三个月好吗,根本听不懂你说的啥。你真该多见见朋友,快变成自言自语的疯子了。”
像岑沉一样,很多妈妈认为婴儿听不懂成人的语言,就觉得没必要和婴儿聊天,或者一直对小宝宝说话,看起来像个疯子。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宝宝语言、大脑发展的秘密,就藏在照料者日常“陪聊”之中。
“前语言发展期”需要大量输入
《父母的语言》中作者写道:在神经可塑的鼎盛时期,婴儿的大脑能够区分每一种语言的语音。
是啊,每一个孩子都是学习语言的天才。从他们呱呱坠地那一刻开始,甚至更早就已经准备好了学习语言。(有科学家将婴儿前语言发展提前到妊娠中后期,《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宝宝在开口说话前,是如何一步步学习语言的吧!
0-1月:新生儿期
从孕后期开始,婴儿的听力就已经发展完善了,他可以听到妈妈肚子里的各种杂音,还有妈妈的声音,以及外界比较大的声音。而出生时,宝宝就拥有良好的听力。
学习语言不仅需要听力,还需要听觉记忆力,举个简单的例子,Tim小时候有一个会发出音乐的吊铃,音乐一响他就能判断声音来自头顶。有一次我拆洗那个吊铃,在阳台上弄出了声响。一开始,他还是习惯性地看向自己婴儿床的上方,显然已经记住这个声音是吊铃的。
2-4月:发音游戏
一般而言,三个月左右的宝宝就能发出一些简单的音节了。并且更重要的是,通过和爸爸妈妈的互动,他慢慢了解到语言是可以用来交流的。当宝宝发出各种奇怪声音的时候,及时回应他,会让宝宝做出更多的练习。
5-9个月:语音修正
随着发音练习以及和父母越来越多的交流,宝宝已经能鉴别母语中的特殊音调,并且渐渐地去掉那些非母语的音节。他们对节奏非常敏感,在这个阶段给宝宝读童谣、唱儿歌都是很好的语言发开方式。
9-12个月:学话期
Tim准确地说出第一个单词应该在10个月或更早,但是我正在厨房洗碗,他突然在我身后说:“拿”,然后指了指自己的小水杯。如果语言发展得比较好,宝爸通常会在这个阶段开口说话,因为已经能够把语音转为音素,并且能理解语言背后的含义了。
前语言发展期,照料者的言论很关键
回到上文中朋友提出的疑问中:“婴儿那么小,听得懂你在说什么?”实际上,他们开始是听不懂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无须和宝宝聊天,因为即便不懂,这种亲子间的日常交流,也对宝宝的语言发展和大脑发展有很大的好处。
一方面,80%的大脑发展在3岁之前
用“一天一个样”来形容三岁前的宝宝一点都不为过,这是因为在这段时间内,他们的大脑正在飞速的发展,在三岁左右就已经80%类似于成年人了。大脑开发有赖于外界的良性刺激,而脑科学家指出:亲子之间的互动,对孩子大脑的发展帮助最大。
另一方面,激发大脑处理语言的重要神经突出
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婴儿期和父母交流更多的婴儿,大脑中主管语言输出的脑蛋白,比交流少的宝宝多。
这也就是说,无论懂不懂,和宝宝多聊天,还是会促进他们大脑中语言区域的发展。在处理输入进来的语言时,大脑需要依靠神经元进行梳理和解码,并进行自我调整,进行被脑科学家称为“自我约束”的过程,大脑的这一系列活动都会促使神经网络越来越发达。
三个“小动作”让聊天更有效
上文中提到,6个月之前的宝宝其实很难听懂妈妈在说什么,尤其是用大人语速和音调时,这个阶段和宝宝说话最重要的还是“交流”。下面三个小动作,能帮助妈妈更有效的陪宝宝“聊天”。
1、面对面聊天
有一次我去楼下咖啡馆和咖啡,看到一个妈妈推着婴儿车,正在跟车里的小婴儿聊天,说的内容是最近正在看的综艺节目和她喜欢的明星。有趣的是,她并不是看着小宝宝说话,而是一边盯着手机一边说。显然这位无聊的全职妈妈,是将宝宝当成了自己的听众。
如果想要让聊天发挥更大的作用,建议爸爸妈妈还是要面对面和宝宝交流。因为他们需要从我们细微的面部表情,嘴唇运动的方式中学习使用语言。同时看到熟悉的脸,也会让宝宝觉得安全。
2、运用夸张的表情
周围朋友家的小婴儿都喜欢我,每次聚会小宝宝总会主动找我抱。朋友们都说我很有孩子缘。但她们可能没发现,我的方法就在夸张的面部表情上。配合夸张的表情,即便不懂你说什么,婴儿也能获得很多有效信息,比如高兴、难过等等,谁不喜欢看到更多呢?更重要的是,久而久之他们就能建立这些情绪和语言之间的联系,为情商的发展做准备。
3、配合一定手势
早教中心的老师会很多“手指舞”,不仅仅是为了逗宝宝开心。在学习语言促进认知发展的过程中“手势”有特殊的作用。运用手势这种视觉信号和听觉信号结合的方式传达信息,可以让宝宝们更快的理解。Tim的“拿”就是和“指”的动作高度关联的,这个动作可以成为语言使用中的一个“支架”,也能激发着孩子的交流意愿。
所以,在和宝宝聊天时,可以加入一些标志动作,比如说“好”并竖起大拇指,说“不”并摆手,"可以“并点头”等等。
凌晨妈妈来叨叨:
有一个很有趣问题:妈妈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唠叨”的呢?其实从宝宝一出生就开始了,正是这种唠叨,让宝宝们的语言和智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如果刚开始有一些不适应自己对着宝宝说话,不妨让宝爸加入进来,全家人一起聊天,促进其大脑发育吧!
一位凌晨开始创作的二胎妈妈,我手写我心,点滴都是我带俩孩子的育儿经验。希望我的育儿经验能带给您一点帮助!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