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齐姐育儿 本文为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在每个家庭中,大多都会出现这样一种句式。
“别再看电视了,都几点了!”
“别再吃零食了,待会儿吃不吃饭了?”
“别再玩了,作业做完了吗?”
……
然而,这些话的背后,却往往事与愿违。
不让看电视,孩子却非要看电视。说了别吃零食,他的嘴却一刻不停,结果到最后果然吃不下饭了。不许他再玩了,但他还是磨磨蹭蹭就是不愿意写作业。
于是家长开始骂孩子不听话,觉得他难以管教。
不过这种现象却让我想起了一个定律——“墨菲定律”。
所谓墨菲定律的根本内容就是:如果事情有变坏的趋势,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似乎在教育孩子这方面,结果却总往家长不想要的方向去发展。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要解释这个现象,我们首先来看一个实验:白熊实验。
这个实验的起初,是小托尔斯泰的哥哥在出门前要求他不许再想白熊。但是当他回来后,却发现小托尔斯泰被满脑子的白熊困扰的不轻。
后来,哈佛的心理学家丹尼尔韦格重新做了这个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当要求学生不许想白熊时,他们却总是会在脑海中想起白熊。
这个实验里,是不是有两个字非常熟悉?没错,就是“不许”。这些实验跟文章开头教训孩子时的句式十分相似,都是他们运用了“不许”、“别做”这一类的词语。
基于这个情况,斯坦福神经学教授菲利普戈尔定通过扫描人类大脑,发现了当他们要求压抑自己的恐慌感受时,大脑中代表恐慌的应激区域会显得异常活跃。
大家知道,大脑通常在执行任务时会经过两道程序:找到目标,执行指令。
而当它执行类似于“不要想白熊”的指令时,它需要先在脑海中不断地搜寻白熊这个目标。但是你的大脑没找到白熊,就这样一直搜寻下去,执行这个指令就迟迟没下。这就好比程序卡了bug,一直停留在搜寻界面,却不知道什么时候该执行。
所以,你明知道玩手机浪费时间,却还是不由自主地刷着手机;你明知道现在应该马上睡着,却因为害怕失眠,而不断重复害怕的过程,最后直至失眠。
这不是什么玄而又玄的过程,只是由于你过度担忧某种事情。虽然你清晰地认识到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你的心理暗示却一步步将你领向那条路。
这种管教孩子的方式,无疑是摧毁了他的自控力。让他一边厌弃自己,一边却又不由自主地沉迷父母不想让他做的事情。
想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你应该将句式换成以下这种:
“宝贝,你得睡觉了,现在已经10点了。”
“宝贝,你得停下吃零食了,待会儿要吃饭了。”
“现在,你需要去做作业了。”
……
直接告诉他应该怎么去做,比强调他不应该怎么做,效果要好的多。否则,他会因为恐慌,而不由自主地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