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大家有些措手不及,记得疫情刚开始,医护成了战士,全民成了厨师,机关干部成了门卫,老师成了主播,家长成了班主任,大家也终于齐心协力度过了最为艰难的时刻。
自秋季学期开学以来,国内的情况还是保持得非常好,然而正当大家觉得疫情将要离我们远去的时候,近期部分地区出现疫情的反弹又触动着我们大家敏感的神经!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境外输入压力非常大,近期北京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田伟表示,当前国内多地出现多点、零星、散发病例,个别地区突发聚集性疫情,本市疫情输入风险陡增,这样的消息让千千万万在京求学孩子的父母甚是担心。
为了保障大家的安全,北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发布“中风险地区人员非必要不进京,严控国内高风险地区人员进京,北京市民非必要不出京”的疫情防控提示,首都疫情总体可控,但形势还依然严峻及复杂,所以大家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还是需要保持谨慎。
大家知道,大中小学校是师生高度密集之地,也是疫情防控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按照原计划,北京中小学于2021年1月30日开始放寒假,对于当前的形势,北京市教委发布通知,明确提到需对中小学的寒假作出调整,具体如下:
第一批放寒假的小学,时间是2021年1月16日,比原计划提前两周,第二批是初一以及初二年级学生,放寒假时间是2021年1月23日,相对于原计划是提前一周,最后一批是初三、高三年级、高一以及高二年级学生,放寒假时间还是按原来计划,即在2021年1月30日开始放寒假。
北京市教委之所以安排中小学分三批放假,也是结合学生们的学习任务以及疫情结合考虑,毕竟高年级不仅有升学压力,而且在疫情防控的意识方面明显也更好,对于这样的安排,很多家长们还是非常高兴,特别是及时作出“提前”放假的安排。
孩子放假提早,这也让不少家长感到担心,特别是上学期学生们在家上网课的那段时间,不少学生沉迷于手机及电脑,视力有所下降,成绩也有所下滑,而且整天在家不出门又不参加锻炼,时间久了都长胖了。
对于这种不利用学生们身心发展的现象,北京市教委还发布暖心通知,中小学生迎来“好消息”,改通知明确提到并要求各学校在寒假期间不安排线上的学科教学活动,也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集体补课,在此期间,还会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并同时引导孩子控制上网时间,合理使用网络!
以上消息公布后,很多家长也都表示支持,有家长甚至直呼:希望全国实行!在繁重、紧张的学业以及疫情的影响下,大家除了需要关注文化成绩,确实在生活习惯、身体健康、视力等方面也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而且我们也发现现在很多孩子反映学习辛苦,特别是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进行补课,所以以上也同时是对中小学生的一种“减负”策略。
以前大家都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不过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其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时代已经来临,毕竟视力健康、心理健康以及身体素质对于学生一生的影响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