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清代诗人魏子安在《花月痕》中有云:“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魏子安的名气虽比不上我们所熟知的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但这句诗的前半句却为世人口口相传,沿用至今。每作出一个决定,人们就必然要对此承担后果,因此,我们常说——“三思而后行”。一时的莽撞决定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也就可能造成终身的遗憾。
毋庸置疑的是,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由自己做主的,虽说成长的路上会多有羁绊,但最终的“主动权”却依然在自己手中。有的人在人生路上把握机会,大放异彩,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有的人却被时代与周边的环境所左右,最终误入歧途,步入深渊……
01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国民教育体系尚未得到完善,尤其是在一些偏僻的农村地区中,大多数农民们并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相较于当时的年轻一代与受过教育的先进分子,他们的思想十分守旧与落后,为了让这些“文盲”的孩子们接受到学习教育,国家在当时呼吁广大知青下乡插队,去偏僻的农村里传授知识给那里的孩子们。
但是,在这之中,却有些村民却不怀好意,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企图在这些知青的身上谋取私利。白启娴就是当时一位“下乡插队”的知识女青年,本青春正盛的她,却因为在一次下乡支教中“失足”,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白启娴出生在河北,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白启娴的家境算是十分优越的了。白启娴的父母深知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重要性,他们为女儿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当然,白启娴也是不负众望,上学期间,在班级里她都是名列前茅的优秀学生。时间转瞬即逝,白启娴参加了高考,顺利地被河北师范大学录取,成为了一名大学生。要知道,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平民百姓中少之又少,而白启娴能够考上大学,无疑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好事!
02
白启娴在大学期间学习时,恰逢国家大力提倡“下乡插队”运动,一批批有着教书育人梦想的知青们都积极地参与其中,被分配到当地偏远农村,为当地村民普及教育与文化知识。
白启娴作为河北师范大学的一名学生,自然也不愿意错过这个锻炼自己的好机会。于是,她向学校申请,后被相关组织分配到河北沧州相国庄大队中,由那里的部门安排任务。
大队部门将白启娴安排到了农村插队后,村民们都待她十分热情 接待她的村民们排满了小路,在农村人眼中,大学生就如同如今的明星人物一般——“读大学”的人在这穷乡僻壤可十分罕见,因此,大伙都想过来一睹大学生的模样。
在农村支教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村民们对白启娴心存感激的同时,却也动了歪心思——他们知道,白启娴终究会回归到学校,回到大城市里的,但那个时候自己的孩子们就不能再接受到如此优质的文化教育了。这样一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白启娴安居于此。
在日常交谈中,村民们套出白启娴还是单身的状况,于是,怂恿她与当地的青壮年结婚,傻傻的白启娴不想让热情的村民认为她心高气傲,便开玩笑似地答应了。没想到,这些村民不怀好意,竟真的为白启娴张罗结婚事宜……
无奈的是,白启娴并没有果断拒绝,而是逆来顺受,“人心隔肚皮”,纵使她读过再多书,也难以看清人们的真面目!
此后,白启娴在农村结婚生子,真正地被钉在了这穷乡僻壤之中。与此同时,村民们也一改往日对她的尊重,变得刻薄起来,就连她的丈夫也妒忌白启娴的身份,试图对她进行心理打击,使其堕落到普通农村女性。
多年之后,白启娴身心俱疲,她的眼里不再有渴望知识的光芒,也再也没读过书……
1982年,白启娴因煤气中毒离去,带着悔恨与遗憾结束了她短暂的一生,一位知青就此结束了生命,不禁令人痛惜。
白启娴本该有一片光明前途,却因为“祸从口出”与不怀好意的村民而被葬送。谁又知道白启娴的遭遇是否也是当很多时“下乡插队”的青年的一个缩影呢?
结语
人生只有一次,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才有意义。而坚持自我,不为他人的言论与行为所左右也同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