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曼聊育儿
每年高考,各个省都有状元,让人羡慕不已,关于他们的未来,备受人们关注,多数人觉得会有一番大成就,结果真是这样吗?
最近,相关部门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从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后,有3000多高考状元,却没有一个人成为行业的“领头羊”,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先来看看,北大教授关于此情况的说法。
“拉磨一年,一生无缘千里马”
这份调查,一共调查了科学、社会、企业、艺术四大领域的100位有成就的人,除了科学家,他能有今天的成就,和教育有关系外,其余人都和教育没直接关系。
简单的说,学霸也未必能成为某领域的“家”,差生也不一定不能成为“家”,北大教授是这么比喻的,千里马在广阔的天地驰骋,而拉磨的牲畜,重复做最辛苦,回报最少的工作,只会听别人的命令,难以成为千里马。怎么理解呢?
学霸只会死记硬背的读书,灌输什么知识,就成为什么样的人,思想被禁锢住,发挥不出来自己的优势,就成了随处可见的普通人,难以成为让人眼前一亮的才子。
学生普遍是“高分低能”,只会学习,分数很高,和能力不匹配,做事循规蹈矩,没有个人的看法,思考问题没有深度,难以跳出别人定下的条条框框,虽然很多高校毕业生从事了高薪工作,但却没有个人的成就。
再看2020年公布的我国工匠名单,清华北大仅1人上榜,而西北工业大学有13人上榜,再比如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小时候既爱学习,又爱艺术,这让他思路开阔,综合能力高,才成为科学领域的“领头羊”。
为何高考状元成为了“高分低能”的人?
原因一:本身存在偶然因素
部分学校会存在特别优秀的学生,和其他学生差距很大,但实力比较强的高中,这种情况少见,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并不大,高中三年每次考试成绩,都不可能一直保持第一,而是大家轮着。
高考成绩相差也没有太大,个人的发挥不同,成为状元就存在偶然因素,比如2020年高考,江苏省有两个文科状元,两人成绩仅相差一分,430分的状元,因为选修等级没达到清华北大的标准,遗憾去了HK大学。
原因二:基数小
3000多高考状元,这个基数还是小,同等级别的优秀考生,数量远远超过这个数,如果都纳入进来,结果或许会截然不同。
结论也有以偏概全的意思,雷军也是行业的“领头羊”,他是1987年湖北高考状元,还有很多,所以不能说的太绝对,高分低能的学生确实存在,但高考状元还是比较容易出千里马的,自身眼界开阔,思维活跃,都是优势。
原因三:难以避免先天缺陷
高考状元没能成为“领头羊”,和个人的性格以及心理素质,有很大的关系,寒门学子成为高考状元,从艰苦的环境中走出来,坚韧不拔的品质,谦虚低调的做事风格,都能让他们做出一番事业。
金字塔尖的学生,虽然享受丰富教育资源,但多数“眼高手低”,做人做事过于张扬,过惯了坐享其成的生活,就会难有成就。
原因四:凡事太过于求“稳”
高考状元上大学后,就算不使劲拼,正常毕业,都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他们安于现状,凡事过于“求稳”,害怕承担风险,都难以成为行业的“领头羊”,这也是人性的弱点,本身并没有错。
想有大的成就,要有冒险精神,能承受得起失败,面对迷雾一般的前方,能够时刻保持清醒,这一点他们也很难做到,万一迷失自我,后果也不堪设想。
高考状元还有价值吗?
看了北大教授的一番话,分析其中原因后,也许有人会质疑,难道成为高考状元没有价值吗?错了,当然有价值,学习能力是成才的基础,拉磨的畜生,一辈子都难以走出那个圈,成为千里马的可能性极其渺茫。
高考状元是有很大的优势,只要他们醒悟,深挖自己的潜力,加上动力,更容易成才,高中时期注重成绩没有错,不考上名校,想成才的希望就小很多,当你考上大学,就要注意,多发展其他才能,这样成才的可能性就大了。
以上就是这期要分享的内容,你认为高考状元有哪些价值?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果您对本文感兴趣,欢迎转发、分享、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