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家长是否还记得这个人,这叫魏永康。
他13岁考上重点大学——湘潭大学读本科,成为当时湖南省年龄最小的大学生;17岁就考上中科院的硕博连读研究生。并且攻读的还是物理系。
他被称为是东方“神童”。
本以为他会从此走上一条天才之路,一路开挂。
但是谁都没有想到,在他20岁的时候,却因为生活不能自理,最终被劝退了。
他的妈妈就是典型那类告诉孩子“你什么都不用操心,专心学好习就行”的那类人,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所以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不需要孩子操心。
生活中的一切都替孩子包办,甚至在魏永康上高中的时候,妈妈还在给他穿衣服、系鞋带、喂饭。
而等到了中科院的时候,没有了母亲的陪伴和照顾,他完全不知道如何是好,甚至还曾经在深冬只穿了一件单衣和拖鞋,去天安门广场逛了一圈。
一代神童就此陨落。
我们或许没有像这位妈妈那样做得那么极端,但是其实身上也有很多这位妈妈的影子。
总是认为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所以对孩子的自理能力培养并不怎么重视。
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李玫瑾对这个现象就曾经说了这样一句话:
有些家长往往在该管孩子的时候不作为,而在不该管的时候却常常施加干预。
在孩子3-6岁的时候正是处在一个性格养成的关键期,正是需要家长及时规范孩子的行为的时候。
结果家长不去规范孩子,反而纵容孩子。
一点苦不让孩子受,孩子不喜欢自己收拾书包,自己就帮他;孩子和小朋友有矛盾了,自己去帮孩子解决。
而12岁左右的时候,正是家长不该管的时候,因为孩子此刻处在青春期中,越管乐叛逆。
结果这个时候家长又开始管起孩子来了。
孩子说话怎么怎么呛人呀?孩子这么大了还不会自己收拾屋子?整天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
肯定要管,管不了就得打!
有些家长会说,不管不行呀,不管孩子就翻天了!
那家长是不是应该想一想,为什么孩子会养成这样的性格?
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小时候太过纵容他。
正如玫瑾教授所说的:
“孩子的胃口是喂出来的,孩子的脾气是带出来的,孩子的无耻是百般迁就溺出来的。
不肯放手的父母,永远养不出独立、优秀的孩子。”
想要培养出来一个优秀的孩子,在孩子6岁前,家长就要坚持做到“2不管”和“3不惯”,掌握好方法,也不要心软。
2不管
1、孩子可以独立完成的事情不管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做不到,而是家长以为孩子做不到,或者认为孩子做得不够好,所以就直接代替孩子完成了。
其实无论孩子做得好与坏,家长都应该放手,帮助孩子养成“能自己的做事自己做”的独立意志。
2、孩子能承受的事情不管
孩子摔倒了,家长发现没摔坏,也没摔疼,于是就没太过关注他,孩子也会觉得这是一件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于是起身拍拍灰接着玩去了。
但是如果家长马上跑过去安慰孩子,甚至狠狠责骂这块砖,“为什么把我家宝宝绊倒了”。
孩子透过家长的反应就会认为自己这样的一摔是受了“天大的委屈”,可以不用承受,于是就会可怜巴巴地寻求安慰。
孩子在这种环境下,就会逐渐变得玻璃心。承受不了挫折。
3不惯
1、孩子不尊重别人不能惯
礼仪是人类后天规定的产物,所以孩子小时候不懂很正常,但是在孩子做出了不尊重人的举动时,家长一定要及时制止,告诉他这是不礼貌的行为,以及道歉。
而不是护着孩子说,孩子还小,别跟他计较。
那么孩子真的就会仗着自己小为所欲为。
2、孩子触碰原则的问题不惯
孩子在小做事情也要有边界感,不可以的事情就是不可以。
如果家长因为年纪小,就允许孩子触碰原则,那么孩子就会认为这件事是合理的,正常的,毕竟家长都默认允许他做了嘛。
但是其实一旦和外界的人相处,就知道这样是不被允许的,孩子再去改正,就会很痛苦。
3、孩子对事情没有责任感不能惯
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性。错做了事情孩子会本能地想要逃避,因为知道会被骂。
但是这不是孩子放纵孩子这一行为的理由。
家长还是应当让孩子明白,做错了事情就是要学会承担。
那么想要让孩子对承担责任不那么抗拒,家长可以试着不对犯错的孩子那么严厉。
用温和的态度去 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弥补,而不是吼、骂他,始终执着于他这个错误的行为中。
想要培养孩子好品格,其实非常推荐《怎样培养孩子的关键社会能力》这套书,作者是深度参与了中国幼儿园教育改革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家朱慕菊。
这套书共6册,采用手绘图画的形式来告诉大人如何培养孩子的6大关键社会能力:自律能力、积极主动型、情绪能力、交往能力、亲社会行为和自尊心。
书中不是密密麻麻的全是字,就像是孩子看的故事书一样。
插画也非常精彩,字图结合,更容易看的进去。用更清晰明了的方式帮助家长去引导孩子养成好行为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