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终身成长》这本书中,作者讲到:希望每个人的智力都能有所提升,都愿意迎接未来的不确定性,面对挫折能勇往直前,懂得正视批判与否定,愿每个人都能拥有成长型思维,能从别人那里收获新知。
对于“终身成长”这个概念,或许很多人只是停留在表层中,认为学习只是阶段性的事情,但一位小学语文老师的经历告诉你:如果你不学习,可能连一个二年级的学生都比不了。
“青蛙吃蜻蜓吗?”二年级孩子的提问,让老师汗颜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个故事,一位小学语文老师要求孩子们用“一边……一边……”造句。其中有个同学的造句是“青蛙一边跳,一边吃蜻蜓”。
话音刚落,就有另一个同学提出了疑问“青蛙吃蜻蜓吗?”这一问不要紧,竟成了全班重点讨论的问题。
其中一个男孩站起来回答说:“蜻蜓是益虫,青蛙为啥要吃它?”语文老师给出的回答是生物链中,不存在益虫或害虫。其他同学各抒己见,但大多数孩子认为:青蛙是不吃蜻蜓的。
而这位语文老师对这个问题也不是很清楚,而她认为青蛙和蜻蜓的体型相差不多,应该是不吃的。但因为不确定,所以承诺孩子,等明天查了资料之后再回答他们。
晚上回到家之后,这位老师查看了资料之后,才发现:青蛙是吃蜻蜓的。而这也让她感到汗颜,觉得想让孩子成为“百科全书”,自己首先得成为“万物君”才行。
终身学习之道,其实在中国传统的学习中就有体现
1)“学不可以已”—学习是一件永无止境的事情
在中国传统的儒家学派当中,孔子一直秉持着发愤忘食,不知老之将至的态度。而荀子在《劝学》当中提出的“学不可以已”,正是一种终身成长的思维方式,而中国式学习的魅力在于让人们体会到追求知识的快乐。
但现在的教育却更加注重成绩的提升,而非兴趣的培养,老师以教为主,学生以听为辅,在这种片面的教育方式之下,很难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同时,过度地“教”,也影响了老师的进步,因为他们会过度追求于当前的课程和习题,而不在意那些“看不见的课程”。
因此,如果真的想要达到“学不可以已”的境界,那必须要实现“学而不厌”的态度和心胸,才能做好自己,教好学生。
2)“深造之以道”—把握学习的本质和关键才是王道
文艺复兴之后,人们将知识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更是强化了人们对于知识的信仰,认为知识就是国民素质的体现。
因此,为了让教育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才有了今天的教育模式,虽说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确实可以培养出专业的人才,但却忽视了“自我部分”的塑造和完成,这也导致了很多学生将知识和外界区别开来,甚至呈现出“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
而在中国传统的学习观念中,“学”的本义是自觉,让学习者充分利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构建自我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并从中得到快乐,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3)“转识已成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同样重要
在中国古代的传统学习中,特别在乎“学什么”和“怎么学”两个概念,其中举一反三就是一个典型的成果。
举一指的是老师正向引导孩子得出结论,反三指的是孩子自觉力和观察力的体现,如果做不到,说明学习者还达不到应变的能力。
而在中国传统的学习方式中,则认为举一要求的是广度,而反三要求的是深度,二者缺一不可。
在中国哲学命题中的转识已成智说的便是从理解到智慧的转变,如果没有反三的学习历程,那将很难到达一定的高度,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所以,无论是从现实中,还是从理论中,都让我们明白:终身学习已成为趋势,真是不学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