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确实影响了不少人的正常生活。
但要论这其中相对来说是正向的影响,当属20年和21年的研究生招生规模。
让时间回到2020年2月28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高达874万人,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就业工作压力增大,为此将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同比前增加18.9万人。
这个消息一出来,就炸锅了,那可是18.9万人啊!要知道,2019年研究生录取人数才81.13万人左右,这一扩招,比例已经超过20%,不少人都想着平均一下,稍微努力努力,说不定就能分到自己。
事实上在2020年,确实有更多的人上了研究生。
而早在那个时候,也就已经有人在考虑,今年扩招了,明年还会继续吗?
今年的扩招真的来了……
数据来源于青塔
从这部分数据来看,在2020年扩招的基础上,2021年仍然有很多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大规模扩招,郑州大学、福州大学、海南大学、暨南大学、河南大学、复旦大学、宁波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大学的扩招规模甚至都在1000人以上。
这对于刚刚参加完考研初试,在急切等分的考研人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只是扩招了,就真的好考了吗?
先来看一组数据:去年研究生报考人数是340万,最终录取人数是111.4万,按照考研进复试和最终录取的比例大致来算,最终大概是有133-144万人上了国家线,相当于有60%的人都过不了国家线。
对比教育部前两周刚刚公布的2021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的377万来看,大家可以算一下今年会有多少人上不了国家线!
更让人不解的是,不少人都非常迷恋名校,一个非常有趣的事实显示:今年报考研究生的人里边,每100人就有1.3人报考了清华北大。
而清华北大招生人数加起来才8128人,有5万人去抢这些个名额,这意味着有80%的人都将无缘清北,沦为考验中的炮灰。
这不是手动在增加自己的考研难度吗?
扩招是扩招了,又一个扎心的事实出来了:扩招的人数远远不及增加的那部分考研人数,更何况还有一大部分人在考研中令人发指的努力程度,熬夜、早起对他们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家常便饭,其中还有不少是考研二战的,一来二去,考研竞争已经极为凶残。
扩招了是一个事实,更加不好考了也是一个事实。
如果说努力了很久考不上很扎心,考上了却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更扎心。
问起为什么要考研这个问题,相信有一部分人的回答是为了追求更高深的学术、为了教育情怀,因此不少人都会理所应当认为研究生就是要去研究学术的,就应该穿着干净的白大褂在干净整洁而又先进的实验室里追求着这个国家最高端、最科技的学术前沿。
但现实就是这样,很多时候你越认为对你来说是重要的东西,就越不让你得到。
一个历经两年努力,千辛万苦拿到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名额的同学阿文跟笔者分享:
考上研究生的一个月内,已经被导师劝退两次,院长和辅导员也屡次找她谈话,说自己英语水平太差,要努力追赶……
英语六级500+、考研英语70+的成绩根本不足以支撑她在这所学校申请外语免修,身边动辄就是用日语、德语专业级别免修外语的同学。
导师跟她说过最过分的话是:你家有五个孩子,你怎么能考研呢?你不是应该去工作吗?
更可笑的是,导师一边嘲笑她实力差,一边却又侵占她大量的时间让她给自己免费打工。
这一刻轮到她困惑了:努力了那么长时间顶着巨大的压力,小丑竟是自己?
另一边,考上了河南省唯一一所211郑州大学的小玲也好不到哪去:
对专业前沿、未来非常感兴趣的她,终日被困在学院要求必须参加的各项活动中以及导师安排的各种私活里,根本没有时间、精力和心情去追求他往日心心念念的学术,明明是研究生,却比本科生活得更心累。
明明是一个新闻人,却要终日陷在某些老师所宣扬的功德、佛学思想里,据她说,那位老师最过分的一件事是去年带着门下的研究生去寺庙刷墙,美其名曰积德。
到底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才会让我们的研究生活得这么累!
2020年11月25日,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陶崇明坠亡两年后,其导师王樊重新获得研究生招生资格。
这一消息竟引得本校200多名学生和教职工联合起来实名抵制,时间已经过去两年,当这件事即将被尘封的时候,总会有一部分人忘不了王樊的失德行为,忘不了陶崇园用自己的命换来的那一丝清明。
也是今年,天津大学2014级研究生吕翔用123页的举报信实名举报其导师张裕卿存在的学术造假行为,这一封举报信,足足迟到了好几年,是昔日的导师以同门的前途为要挟,直到曾经的同门今年都顺利毕业,2016年退学的吕翔才敢把这123页举报信公布。
而当微博上所有人都在呐喊恢复吕翔学籍时,又没有人说话了。
这是何等的凄凉与悲壮?
当然,这样的例子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我们的高等教育中还是有不少非常优秀的导师的,只是近几年这样的案例越来越多,让人不得不怀疑研究生到底还是不是一个好前途?
笔者想说的是,不管考研也好,工作也罢,大学生们都要好好考虑一下自己未来的规划,不要盲目,也不要从众,路终究都是自己走出来的,别人的成功再好、再辉煌都是难以复制的。
勇敢点走出去,才能不被困于当下或者未来。
注:为尊重隐私,文中研究生阿文、小玲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