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来大家一直在批评中学语文教育,却很难拿出一个真正有效的办法。”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在日前举办的“经典语文会客厅:新世纪语文教育省思高端论坛”上,对于经典名著如何进入到实际课堂教学中发表了看法。
他指出中学语文教育中有两个矛盾的东西,互相冲突,家长关注的是考分,但语文教育与孩子思想、情趣、个性的成长有最直接的关系,它的使命又不能是唯考试唯分数是论。
他认为对中学考试作为社会甄选人材的手段,它有自身的理由,并且有它实用的手段。古代考八股文,绝不是一无是处。问题在于,我们有没有能力把实用的语文教育融合在理想化的语文教育之中。
当整本书阅读纳入到语文教学体系与考试范围中,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经典,热爱经典,如何通过具体而有限的教学让学生具备阅读更多经典的能力?
围绕这一话题,来自上海高校和中学语文界的名师在这场论坛上展开了热烈讨论。论坛由复旦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虹口区档案局和上海学悦教育联合举办。
复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常务副主任陈引驰教授表示,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成人,成人的教育当中,语文最重要。
中学语文名师步根海老师将语文之道与教学之术结合起来考虑,他表示在实际的语文教学当中,更多时候限定在概念的掌握上,这些概念是描述性或结论性的东西,不能转化为学生的思想,更不能转化为学生的行为。
“在越来越多经典进入中小学课堂和教材的今天,不能再简单地把过去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延伸到经典教学上来,这样不是读经典,不能够真正传承。语文教师要考虑的不是把自己对经典的理解认知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而是要转化为学生对道的探索的过程。”
王启元老师则从更加具体的“空间”角度切入当下的语文教育。他觉得一直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都是停留在课堂中,大多是教师一个人的讲授,但是这会将孩子与经典之间的距离拉远。
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对经典阅读已形成共识,但也存在着一些乱象。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王林指出,人们往往追求形式,不能走入经典阅读的本质。如何开展经典阅读?经典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价值?在经典阅读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怎么样的教学范围?教师具有多大的阅读边界?怎样开展经典阅读等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地思考。
作为一线教师,上海市特级教师李蔚表示,要让学生真正爱上读经典,进而深入的去理解,我们不能替代他们去思考,而是让他们自己去理解,让他们先爱上经典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