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由于孩子的千差万别,父母对孩子的重视程度也有所差别,有些父母喜欢学习好的孩子,有些父母喜欢聪明机灵的孩子,有些喜欢乖巧安静的孩子。
这些喜好会让父母对于孩子有不同态度,甚至是偏心,尤其是在家中有多个孩子的情况下,这种“区别对待”会在孩子眼中变得极其刺眼,并深深扎根于孩子幼小的心灵中。
在父母眼中,这或许只是对多个孩子的不同期许,只是养育下一代过程中的小插曲,但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是他们童年生活中的主色调,而父母的偏心会直接让不被重视的孩子,在心理上蒙上了一层阴影,要用一辈子去自愈。
请各位父母想一想,当你想起孩子时,是否已经不自觉地对比出了高低上下。此刻,那个被比下去的孩子,想必正在经受着成长的阴霾和深深的自我怀疑
父母偏心酿祸根?央视名嘴朱迅亲身经历,警示家长:一碗水要端平
每次提到母亲,朱迅都会想起自己独自走过的艰辛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母亲并没有像其他的母亲一般,给予她太多的温暖和慰藉,上面有两个姐姐的朱迅本应是最受关注的幺儿,但是却成了家中最不受宠的那个小“灰姑娘”。
●手术生死场,半颗西瓜,半小时陪伴
出生于高知家庭的朱迅,从小有自己独立的个性,做事情努力而又要强,父亲离家万里,在日本一家媒体工作,思念父亲的朱迅为了能够离父亲更近一些,17岁时只身一人远赴日本,靠着自己的打零工的钱赚足了学费,支撑自己留学的开销。
长期的巨大压力让朱迅患上了血管瘤,不满20岁的她已经两次在手术台上,跟死神搏斗,但是在这期间,母亲只去过一次,买了半个西瓜、坐了半个小时,便匆匆离开。
即便是长大后接受采访时,明知需要控制情绪,朱迅仍然没忍住,几度哽咽。
母亲不知道的是,那时的朱迅并不适合吃西瓜,术后的疼痛让她没有办法吐出西瓜子,而没有亲人在旁照料的她,只能靠西瓜充饥,将西瓜子咽进肚子里。
●辞职照顾母亲,母亲却在痊愈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纵使是再绝情的母亲,在生病的时候也不忘向朱迅求助,朱迅为了回国照顾母亲,辞去了日本的工作,母亲却在痊愈后就马不停蹄地去了加拿大,陪伴大女儿,甚至在登机时都没有再回头看一眼小女儿。
本就在亲情上伤痕累累的朱迅,心头又狠狠地疼了一下。
“都是女儿,为什么你这么不在意我?”成了朱迅需要用一生去解开的结
这一直是朱迅心底的疑问,她拼劲力气想找到母亲爱她的蛛丝马迹,但是始终没有说服自己,因此朱迅经常问母亲:“妈,你爱我吗?”
母亲的回答显得无奈,那是在孩子之间的权衡利弊,是在三个女儿之间,去选择更关注那个她认为更应该被关注的,而谁又活该不被关注呢?
朱迅做手术时,母亲说当时的公司不允许员工离开,西瓜也是花了自己一个半月的津贴买的;机场分别,她说怕不舍才会头也不回;大女儿孤身一人,所以要马不停蹄去陪伴。
但是在人生的道路上,父母的偏心造成的伤害,是任何事情都没有办法补偿的,缺了就是缺了,受伤了也会留下痛苦的疤痕。
再多的理由,都治愈不了一个被偏心伤害的孩子,这种痛会伴随孩子一生,成为他午夜痛哭的泪点。
手心手背都是肉,父母权衡之下不得已的选择,会伤了不被偏爱的孩子
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而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愈。
在不同的家庭里,偏心已经成为惯例。
“老大就是应该让着弟弟妹妹”
“姐姐结婚就是该多要彩礼帮弟弟娶媳妇”
“学习差的孩子就是应该将好的资源让给学习好的孩子”
“生活好的孩子就应该接济生活差一些的孩子”
……
这些原因让原本应该靠亲情维系的关系变成了索取,变成了道德的绑架,被索取的孩子没有得到就被教育应该付出、应该理解,他们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怀着满腔的委屈和怨恨,希望通过一点点的付出换取父母多一点的关注和关爱,在父母面前,他们卑微而又无助。
偏颇的爱,会让孩子失去爱的能力。
笔者是家中的老二,在能说会道上不如长姐,在撒娇卖萌上不如幺妹,因此从小被母亲责怪是个榆木疙瘩。小时为了获得多一点的关注,开始学习做饭、洗衣服,直到能为家里做出一顿可口饭菜,洗一堆干净衣服,仍然会被责怪做得不好,时常挨骂。
而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姐姐妹妹,总是做些家务就会被夸赞,长大后那些被责骂的场景仍然挥之不去,在每个和母亲畅谈的夜晚,提起也不由得眼圈泛红、心生怨气,无法用温柔的方式给身边人关爱。
在那些父母就是全世界的日子里,谁又希望被遗忘在角落里呢?
虽然父母的爱都是相同的,但是不能换位思考的忽视,也让孩子期待的眼神一次次暗淡,最终积少成多,酿下“爱的缺失”的祸根。
父母请回头看看你的孩子,是不是你已经在无意间忽略了其中一个,给他一个拥抱,告诉孩子你的爱,听听孩子的声音,做个懂孩子的父母吧。
留言板话题:你会对孩子偏心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