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中科院研究生被杀案”,让寒门生出真正的贵子!

2021年1月13日,“中科院研究生谢雕被杀案”,凶手周凯旋被执行死刑!

三年前,一个才华横溢的青年死于非命,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夺人性命!曾经的学霸同窗,为何最后一个成为了受害人,一个成为了加害者?反思这起悲剧,我们不禁思考,寒门真的难出贵子吗?

周、谢两个人的家庭都不算富裕,可以称之为寒门,而两人都是“学霸”,也都是父母寄予厚望的“贵子”苗子。但最终这两个家庭不同的教育方式,造就了他们不同的性格,导致了不同的人生。

先看谢雕,父亲是一名长途货车司机,母亲是跟车的押运员,在谢雕的家庭中,父母会给儿子拍摄路途的风景,儿子也会和爸妈分享自己的生活。有的时候,家人间还会开开玩笑,温馨而祥和。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他顺利考入了大学,本科四年,谢雕一直勤工俭学,并且有着明确的人生规划,大学毕业,考入中科院。如果悲剧没有发生,他也许能够成为“寒门贵子”。

反观周凯旋,父亲是物理老师,母亲是会计,家境是强于谢雕的。而周凯旋从小学习成绩就很好,考试分数和排名总是名列前茅,周父还会经常的向他人夸奖周凯旋的成绩,在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

也许正是周父给周凯旋从小灌输的观点就是“争第一”,所以周凯旋争强好胜的心理极重,近乎偏执。这种心理,也从学习成绩蔓延到生活的其他各方面。

而在生活中,父母对他很是溺爱。比如小时候周凯旋打架打输,周父会把另一个小孩抱着让周打。虽然是教师家庭,但他们没有重视周凯旋的心理教育,没有教会他该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处理嫉妒。

因此,周凯旋从小就是孤僻的、敏感的。当他没有如愿考上清华之后,他开始自暴自弃,终日沉迷游戏,连续挂科,继而找工作、考公务员也相继失败。连续的失败彻底击垮了周凯旋,当看到当初“不如”自己的谢雕却发展得很好时,心生嫉妒,七刀取人性命。

悲剧已然发生,凶手也已经被执行死刑,但是它带给我们的反思远远没有结束。从马加爵、药家鑫、到吴谢宇、周凯旋,他们从小都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家长心中的好孩子。但为何最终都走上了偏执的犯罪道路?他们与死者之间真的存在什么血海深仇吗?

并不是。从犯罪心理角度分析,这类人是典型的“偏执型人格”,他们敏感而多疑,往往是会因为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而耿耿于怀,会把别人的玩笑当作是对自己的侮辱,怀恨在心,以自我为中心,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他们的犯罪动机是嫉妒、报复或者是某种的情绪宣泄,而这种“人格缺陷”的心理往往与他们小时候的家庭教育有关。

试想一下,假如在周凯旋小的时候,当他打架打输了,他的父亲不是帮他欺负别人,而是告诉他“打架是不对的,你要自己解决”,或者是当他没有考上清华的时候,父亲告诉他“没关系儿子,你已经很不错了”,母亲也常常打电话关心他的生活。这样的话,悲剧是不是也许就不会发生?

血的教训再一次警醒世人,“寒门贵子”,不仅是学习成绩好,心理素质、道德品质也不容忽视。所谓“育人先育德”,德才兼备,才能让寒门生出真正的贵子。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