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男对垃圾桶改造,探索智能分类,厉害了。
南昌大学2015级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一位理工男生,做了一个超前项目——智能垃圾桶。
在2020年9月,南昌大学主校区的垃圾桶发生了改变,学生公寓楼设置了四分类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而且该项目的环境信用体系关联了学校管理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要求学生实名分类投放,而且该项目由创业团队研发设计以及运营。这个项目能够解决“你是谁”、“你扔的是什么垃圾”等多个问题。
可以说,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厉害,而该项的团队创始人是南昌大学的学生尚一,其他成员也是该校学生。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垃圾分类困扰着很多人,而且因为垃圾分类的各种知识,也是让许多人感到头疼,无疑这个大学团队的产品,可以在垃圾分类方面能够起到不错的作用。身为大学生,他们也展现出了对社会环境的一种担当,而社会治理也需要“实用性”人才的加入。
不过,笔者觉得对于垃圾分类的问题。或许我们需要依赖科技的转变,但是我们如果能够转化思维,打破固有的旧观念,可能很多问题会更容易地处理。或许,对于这个团队来说,还有更好的办法,让垃圾分类知识被老人与小孩都能够轻松掌握。
笔者认为垃圾分类应该从源头分类,应该改变当前从产品末端进行垃圾分类。
可能有人疑惑这是什么意思?末端分类不是最科学的么?
其实,假如我们能够制定一个较为完善的垃圾编号,让商品产生的那一刻,就有一个身份识别码,比如是1-10个数字,将这些识别码分别标记在不同的商品上。那么,当许多人投递这些商品垃圾的时候,就不用思考这些垃圾到底是哪一类,他们只需要将对应的识别码投入到对应的垃圾桶,就可以轻松地完成了分类,而无须思考这类垃圾到底属于哪一类垃圾,使得垃圾分类变得简单,老少皆易操作。
可能有人会说,商品种类繁多,难道我们要分出很多垃圾桶么?当然,并没有那么麻烦,我们可以设置垃圾的大类,在大类下有着对应的垃圾识别码,这样也可以用现有的4个垃圾桶完成。
相比较而言,改变垃圾桶,倒不如改变我们的行为习惯。
当然,这些大学生能够在环境上动脑筋,值得我们称赞,但是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并非只有一种,比起“智能”,其实更为重要的是改变人们的思维和习惯。笔者期待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仅仅能够锁定基础科研,也能够关注社会的各个方面,推动社会的进步。
无疑,南昌大学这些学生的研究成果,给其他大学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另外一条思路。而中国的强大,不仅仅需要基础科学的崛起,不仅仅需要“无用之学”的异军突起,也需要“有用之学”的崛起,也只有从内到外的改变,从多维度的升级,中国的未来才会更加强大。
以此类推,我们在鼓励许多少年投身基础学科,但是也莫忘了其他学科。那些“无用之学”重要,而那些“有用之学”也同样重要!可以说,“有用之学”是“无用之学”的基础,因为前者关乎民生,而且只有“有用之学”的兴盛,才有“无用之学”的兴盛,实际上二者相辅相成。
诸君,加油!做中国有为少年!期待,你们毕业,期待你们为中华崛起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