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还款,就是最好的抗争。”在学霸君一对一的维权群里,一家长恨恨地说。
或是为提高孩子成绩,或是为给自己“升值”,但囊中羞涩,在报名教育机构时,不少人选择了分期贷。
报名时消费者是“大爷”,教育机构承诺“可随时退费”,但想退费时却变成“孙子”,有的联系不到人,有的长时间退不了款,更别提遇到机构“暴雷”,课不能上,做了分期的还得继续还贷款。
在新浪旗下消费者投诉平台黑猫投诉,涉及教育类的投诉多达5万多条,其中不少是关于分期贷。
明明是消费者、教育机构、金融机构三方共同获益的分期贷,到最后却变成一地鸡毛,而消费者的维权之路,则变得漫漫无期。
3000元的月收入,2000元拿去还分期
家住湖北仙桃的周女士,是在学霸君一对一“暴雷”后,才知道自己的分期付款,是贷款。
2020年5月初,扫了一个关于学习方法的二维码后,周女士顺手填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很快,她接到学霸君的销售电话。“刚开始我没报,她就一直给我打电话。”周女士说,5月20日左右,耐不住对方软磨硬泡,她下载了学霸君一对一APP,让孩子试听了一节课。
试听后孩子觉得效果还不错,但120课时,17600元的价格,周女士觉得有些承受不住。于是对方极力建议她分期付款,“那个销售人员说,每个月往银行卡里存一些钱,学霸君就会每个月划走钱,不想上了,就不用存钱了。”此前,周女士没有报名过线上教育培训机构,并不十分信得过,分期这个办法,也正合她的意思。
周女士说,自己全程听从学霸君工作人员的指挥,拍下银行卡和身份证正反面的照片发给对方,做了分期。首付1760元,分期12期,每个月还1320元,扣款日是每月29日。
次月29日,发现学霸君没有划走银行卡里的钱,周女士猜测是系统出了问题。但两天后,她却收到了中银消费金融发来的催还款短信。
觉得奇怪的周女士急忙问学霸君工作人员,对方称学霸君在更新程序,需要她下载中银消费金融APP,以后往上面存钱就好了。“因为这个APP的登录密码也是她提供给我的,所以我还是没有怀疑我做的分期是贷款。”
直到12月31日,孩子想回看此前上课的视频,发现已经无法打开,周女士联系班主任,对方告知,“学霸君破产了”,并拉她加入了维权群。在维权群里,不少做了分期的家长在讨论不还分期可能会影响征信,她才知道,自己“被贷款”了。
山东青岛的刘女士表示,自己也是在学霸君“暴雷”后,才知道自己一直还款的“分付君”是第三方金融机构。“办理分期时,学霸君的人一直说是跟他们分期,我以为分付君和他们是一家。”刘女士说,自己每月3000元的工资,拿出2000交分期,没想到遇到这样的事。
“妈妈我不上辅导班了,我自己能学”
“如果骗子站在我面前,我能吃他的肉,喝他的血。”陕西咸阳的学霸君用户杨女士气愤道。她口中的“骗子”,是学霸君一对一。
前几日,咸阳气温骤降至零下10度以下,没有暖气的破旧出租屋里,杨女士不怕冷,她只觉得心冷。
杨女士说,每个月近1800元的分期贷,相当于老公小半个月工资。一家人的开支,都是他在工地打工或给人开车赚来的。而现在,她还有6期要还。
她是2020年6月初给上三年级的小儿子报名的学霸君一对一。“她们说孩子交给他们,我什么都不用管了。”杨女士说。已经做了两年家庭主妇的她寻思,那样可以把婆婆接过来帮带孩子,自己去打零工,还能减轻点丈夫的负担。
于是咬咬牙,在学霸君工作人员的催促下,她做了分期贷款,总费用24000元,首付2000多元,分12期还。
如此投入还源于对小儿子的亏欠。之前杨女士一直和丈夫在山西、河南做小生意,直到孩子上小学一年级,老师说学习跟不上。“不能再耽误孩子了”,于是杨女士两口子回到陕西,丈夫在西安打工,她则留在老家专心照顾孩子。考虑到市里教学质量好,她又带着小儿子从农村到了咸阳市里借读,成绩好的大儿子则留给母亲照料。
杨女士说,每个月老公都会把大部分工钱交给她,租房要钱,吃穿要钱,还要还分期,最后几乎没剩下,有时还要母亲和妹妹补贴。“不怕你笑话,我老公都是买点蒸馍,弄点咸菜,就个洋葱糊弄吃。”说到这,杨女士哭了,为了省钱,她自己好几年没买新衣服了,孩子的衣服都是在网上买最便宜的。
学霸君“暴雷”十多天来,她一直失眠,也不敢再相信陌生人,刚开始和粉笔观察对话时,她警告说:“你如果是骗子,我劝你离我远点。”
心情再不好,她也不敢告诉丈夫,怕他失望;她也不敢和朋友说,怕他们笑话自己。维权群成了她唯一的发泄口,几个群她来回看,时不时“怒吼”几句。
听说学霸君“暴雷”,杨女士的小儿子抱着她自责“都是因为我,都怪我”,“他说,妈妈你以后不要给我报辅导班了,我自己能学。”听儿子这么说,她更觉得愧疚了。
“上征信就上征信吧,我真没钱了,交不了了。”说罢,她又问粉笔观察,“那会不会影响孩子?”
03分期报了尚德机构,怎么也等不来老师上课
在杨女士和周女士还在苦苦维权,希望学霸君一对一能出面暂停分期贷还款时,在深圳的小李暗自庆幸,在磨蹭了半个多月后,尚德机构把大部分分期款给退回来了。
之所以要求退款,小李告诉粉笔观察,是因为在尚德机构报了课后,遭遇了让他哭笑不得的经历——没有人和他联系,且迟迟不开课。
小李介绍,自己是在2020年11月10日报的尚德机构教师招聘的课程。在报名时,他上网查了多家同类教育机构的风评,发现“大多数都是退费难的差评”。出于对上市公司的认可,他最终选择了尚德机构。
尚德机构的超值优惠,也是当时他选择的原因之一。“教师招聘的课程9000多元,双十一优惠下来,只要4000多元,另外还赠送考教师资格证的课。”本来想自学考教师资格证的他,认为自己捡了个便宜,一举双得,“毕竟单报考教师资格证的课程,也要2000多元。”
当时小李经济上有点压力,便主动提出分期贷款,首付500元,剩下的分了三期。
报名后第一次联系班主任,是在11月12日,小李咨询何时开课,得到的答复是“下周一”。到周一后,没有等到课时安排的小李又咨询,对方称再等等。小李三五天问一次,对方都是以“再等等”作为答复。直到11月底,对方又答复,可能得到12月中旬开课。
既然教师招聘的课不能开,那是否可以上教师资格证的课呢?此时,尚德机构此前承诺的直播课,变成了录播课。“我当时说,行,只要你给我看,录播直播都一样。”小李说,班主任又称去找老师给他排课,但此后又没了音讯。
“只要你不联系他,他绝对不会联系你。”小李无奈地说,两门课都等了近一个月没开,他下决心退课。“我和他们说,自打报名后,我是课没上,优惠没享,所以不能让我有一分钱损失。”
好在过程没有小李在网上看到的其他人的经历那样艰辛,在对方“墨迹”了半个月后,差400多块钱,尚德机构把款直接退给了分期平台。
在小李看来,剩下的400多元,可能还是场“拉锯战”。“我天天催,班主任今天拖到明天,明天拖到后天,最后说保证元旦前给我,也没给我。到了还款日1月4日,平台催我还款,我自己还了。”小李说,再找班主任,对方承诺会把这400多元转到他的支付宝上。
“你说遇到这种事能不气吗?太耽误时间了,我都想让他们赔偿我精神损失费。”和粉笔观察回想过去这一个多月的经历,小李不时被尚德机构的神操作气笑。“但是和那些退不了费的比,我还算幸运的。”他这样宽慰自己。
04小城市分期贷用户众多,维权举步维艰
粉笔观察注意到,与学霸君一对一合作的消费金融平台众多,有中银消费金融、幸福消费金融、有钱花、惠分期等十家左右。
为何消费金融机构如此青睐教育分期,柒财智库高级研究员毕研广表示,家长都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对孩子都是十分舍得投入。与此同时,对于大部分工薪家庭来说,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服务,收费又相对较高,一次性交几万块钱压力过大,所以会选择分期。那么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这些家长是有稳定收入的客户群,是一块巨大的市场。
确如毕研广所说,在一个3000人的学霸君一对一维权群,一份Excel表格引起了粉笔观察的注意,662人填写的缴费数据中,有126人使用了分期贷,占近五分之一。他们的分期金额集中在2万元到4万元。前述周女士告诉粉笔观察,有一名家长甚至表示,在学霸君的分期贷高达10万元。
此外,这126人分期贷用户中,不少家长来自经济并不发达中西部小城市。而元旦时张凯磊在公开信中说,学霸君一对一的学员有5万多人,分期学员中来自小城市的比例可想而知。
对于有些受害家长所说的在做分期贷时,教育机构百般诱惑,模糊话语,全权代办,让他们陷入“被贷款”的陷阱,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魏广林律师表示,家长要与第三方分期机构成立借贷关系,必须以明确的合同约定为前提。家长需要注意,自身在合同签署过程中,是因为疏忽未阅读合同条款,还是确实没有签署过贷款合同。如果确实没有签署过合同,则不成立借贷关系。
中银消费金融的客服人员告诉粉笔观察,学霸君一对一和受害家长具体怎么沟通的她们并不清楚,但可以明确的是家长是自愿提供了身份证和银行卡信息。另外,在确认贷款时,该机构都会进行人脸识别,如果贷款成功,那么代表家长是知情的。并且合作协议中也明确写着,中银消费金融先替受害者把需要缴纳的费用缴给学霸君,然后受害者再向机构分期还款。
面对教育机构暴雷,做了分期贷的家长,是否应该继续还款?魏广林律师说,家长与学霸君之间为服务合同关系,与第三方分期机构为借贷关系,二者为独立的法律关系。服务合同无法履行,并不影响借贷合同的继续履行。
中银消费金融的客服人员也表示,该机构已积极和学霸君一对一方面协商,但学霸君一对一方面并不是特别配合,所以在目前还没有解除借贷合同的前提下,受害家长仍需继续还款,否则会产生征信问题,而且逾期违约费也需要自己承担。不过一名在河北幸福消费金融公司做了分期的受害家长的录音显示,该机构表示家长暂时不还款不会影响征信,且不会收取违约金。
粉笔观察了解到,受害家长虽然多处投诉,但现下并没有得到有效回应,维权举步维艰。魏广林律师称,家长应该注意搜集买课、支付课程费用的凭证,采取法律手段向学霸君追偿课程费用。
他还表示,在实际生活中,大量的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并不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盲目签字,导致产生纠纷时陷入被动局面。他提醒消费者,要选择品牌信誉良好的教育机构,仔细阅读合同条款,谨慎超前购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