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再次发布:推动编程教育等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
关注教育部信息的家长应该知道,教育部高度重视青少年信息教育,在2018年与2019年这两年间,先后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大力推动和规范编程教育的发展。
就在前不久,教育部发布的公函中再次提到了对信息教育的建设规划。2020年12月9日教育部官网公布了《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3172号(教育类297号)提案答复的函》(以下简称《答复函》),针对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稳步推动编程教育纳入我国基础教学体系,着力培养数字化人才的提案》予以回应,提出将把包括编程教育在内信息技术内容纳入到中小学相关课程。
图片来源于网络
《答复函》称,教育部高度重视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已制定相关专门文件推动和规范编程教育发展,培养培训能够实施编程教育相关师资,将包括编程教育在内信息技术内容纳入到中小学相关课程,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
其中,《答复函》分别从“制定相关专门文件推动和规范编程教育发展”、“将编程教育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以及“培养培训能够实施编程教育相关师资”三个方面介绍了教育部在相关领域已开展的工作。
这次《答复函》一出就引起了热议,并且登上了热搜。目前大家对中小学生是否应该学习编程还意见不一,但其实全国许多信息教育发达的地区早已将编程教育纳入课程了。
在2014年,《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把信息技术(含编程)正式纳入高考的考查科目之一。
在2017年,国务院发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就明确指出应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
紧跟着,北京、南京、广州等教育发展先进城市陆续将拥有计算机特长和浓厚兴趣列入中考特长项目。
对于编程大热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是意料之中,放眼世界,各国对少儿编程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尽相同。在未来,科技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力量,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和科技人才培养必然是教育的重点。
学习编程是大势所趋,但现在市面上真正有意义的教学课程并不多,有不少培训机构采用的编程软件,只是完成一些简单动画且并没有教学深层次的逻辑意义,家长不懂也难以分辨。其实,真正优秀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立学习思考的方法,抓住一个知识点懂得去做深入的探究,拆分问题后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独立探索解决问题能使孩子逐渐形成逻辑思维,这样的思考方式也能运用到深入学习知识的过程当中,对于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会有很大的提升。
HIHAKID编程课程作为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委员会开设的青少年编程教育等级评测的推荐课程,由编程等级评测命题专家组认证,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依据国家团体标准《青少年编程技术等级教育规范》编写。
专业独立的师资团队,依据青少年的认知规律、兴趣特点等编制学习大纲,确定学习内容,编写脚本,制作课程,按照各年级孩子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设计由易到难的平缓过渡的教学体系。课程内容的编排由点及面、由浅入深、将琐碎的编程基础知识体系化和框架化,并将知识点讲解、动手实践、巩固练习等各个学习环节进行有机的融合。
课程内容覆盖知识点讲解、综合应用、课后练习等多个方面,使学习过程更加系统化。并且严格按照《全国青少年编程技术等级教育规范》团体标准(国家标委会信息发布平台已发布)的等级划分和大纲要求开发,并得到了“全国青少年编程教育等级评测”认证中心的强力推荐,获得了数万编程考生和家长的好评,成为广大青少年学习编程的首选。
P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