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这样一句话:“高考,考查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孩子的心态。”
的确,拥有自信、积极的心态,孩子不会因为备考阶段暂时的成绩落后自责、烦恼,而是能够自觉弥补不足、减少失误,从中获得进步的动力。
拥有平和、稳定的心态,孩子在考前不会过分焦虑、恐慌,能够发挥出应有的实力,甚至还能超常发挥,考出理想的成绩。
有个优秀的女孩就因为“好心态”受到了老师、家长的赞扬。
面对高考,她不慌不忙,该玩就玩,该学就学。
考前她一点都不觉得紧张,把高考当成普通考试应对,最终发挥良好,考出了677分的好成绩,成为省文科状元,还被北大录取,就读于光华管理学院。
更牛的是,她的数学考了150分满分,英语考了149分,差一分满分,着实让人佩服。
那么,女孩平时是怎么学习的呢?她又是如何培养出这种良好应考心态的呢?
姐妹俩互相监督,做彼此最好的同伴
女孩名叫张姝雅,来自黑龙江大庆。
她还有一个双胞胎姐姐张姝雯,两姐妹相亲相爱,在生活上互相关怀,在学习上则是互相鼓励、互相比拼,进步都特别快。
她们的爸爸妈妈工作很忙,没办法陪着她们写作业,督促她们学习。
姐妹俩就互相监督,每天都给自己定下学习小目标,再让对方帮忙盯着,督促自己“今日事今日毕”。
这样的好习惯她们从小学一直坚持到了高中,哪怕是在假期都不会有丝毫的放松。
在心理学上有一条“同伴效应”,说的是孩子在学习上会受到身边同伴的影响,表现出“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的效果。
而张姝雅姐妹俩就结成了最好的学习同伴,互相施加良好影响,难怪她们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高效学习的同时,注意劳逸结合
除了互相监督学习外,姐妹俩还总结出了高效的学习方法。
比如她们俩在做题时从来不会单纯地追求速度快,或是数量多,而是要求做题有质量,不做无用功。
如果出现了错题,就一定要弄清楚“为什么”,总结好经验教训,避免下次在同样的题目上“跌倒”。
另外,她们还很重视对知识的系统梳理和总结,每隔一段时间会将所学的知识梳理一遍,并会和之前的知识联系在一起,避免前学后忘。
当然,她们也很重视劳逸结合,不会一刻不停地坐在书桌前学习,而是会用有趣的娱乐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同时也能减轻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张姝雅就常常用唱歌、弹琵琶、阅读等方式来减压,也从中获得了不少乐趣。
学会自我放松,带着平常心应考
孩子能够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的节奏,父母感到非常欣慰,他们没有去干涉孩子,更没有像很多父母所做的那样——因为担心影响孩子学习,就没收孩子的手机。
姐妹俩在临近高考时,每天还会刷40分钟手机,除了看一些有趣的小视频、趣闻乐事之外,也会看一些要闻,增长自己的见识。
不过她俩都有很强的自控力,到了该学习的时候就会把手机放下,不会有丝毫留恋。
姐妹俩一直都很清楚什么时间该做什么样的事情,善于自我放松,却又不会放纵自己沉迷于玩乐之中。
“张弛有度”的学习习惯让她们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张姝雅,平时表现得十分开朗活泼,不会因为学习任务重、学习节奏紧张就愁眉苦脸、烦躁不安。
高考前夕,她没有像有的同学那样因为紧张、焦虑影响了正常的饮食、睡眠,相反,她吃得香、睡得好,从不熬夜。
高考前的那天晚上,她10点半就上床睡觉,睡眠质量良好,好像没有感受到一点压力。
带着“平常心”去考试,她一口气考到了省文科状元,而她的姐姐张姝雯学的是理科,也考到了700分的好成绩,被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录取。
双胞胎姐妹双双考入北大,也成为了当地的一段佳话。
而这对于姐妹俩来说,不过是开启了一段新的征程。虽然她们不在同一个学院,但仍然会相互扶持和鼓励,一起攀登人生新的高峰。
我们在羡慕这对姐妹俩取得的出色成绩的同时,也可以获得不少有益的启发。
在高考复习阶段,我们除了要鼓励孩子改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之外,也不可忽略了心态的调整。
要引导孩子进行“心理减负”,纾解在紧张的学习中累积的压力,学会从积极的角度看待成绩起伏问题,使他们能够轻松地走上考场,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我是【亲子育儿堂】,一个热爱读书、学习的老爸,长期关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问题,愿与爸爸妈妈分享育儿、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