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段时间,微博有一则视频走红。
四川成都某条街上,一位小朋友趴在地上哭得撕心裂肺。
一旁的爸妈站在不远处抱着膀子淡定地看着他哭闹,既不上前把孩子扶起来,也不着急哄:
你哭你的,我们就看看。
底下评论区一堆看热闹的网友叫好:
“孩子好可怜,我笑得好开心哈哈哈哈哈”
“三观正的90后爸妈,我只想说‘干得漂亮’”
“极度舒适,这大概是育儿观一致的人才能体会到的快乐吧”
“奶奶还有10秒钟到达战场”
面对在大街上发脾气的孩子,夫妻俩都采用典型的“冷处理”法:
等他哭累了,自然就不哭了,要让他明白,哭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殊不知,这样的方法对制止孩子哭闹或许管用,但用多了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被重视、不被理解、不被爱。
下一次他不发脾气了并不是他懂事了或者改掉了这个小毛病,而是不再愿意对父母敞开心扉了。
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处理方法则是另一种极端:
立马上前制止,“不许再哭了”,呵斥、责备甚至威胁吓唬......
用粗暴的方式制止孩子哭闹,通常结果也并不好,非但没安抚好孩子的情绪,反倒自己也跟着炸毛了。
孩子情绪失控这个问题,真的让太多爸爸妈妈头疼了。
02
孩子爱发脾气的背后,很多时候是他的需求没有被看见。
当他开始有自主意识,又表达不出来时,只能通过哭闹、发脾气,甚至自我攻击的方式引起大人的关注。
知乎有一位网友曾分享过她家孩子的案例。
有一次,正在隔壁备课的她发现一岁半的女儿在餐厅边哭边用头撞墙,无论奶奶怎么把她的头拖起来,她都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
等到她把女儿安抚平静后,才询问奶奶具体情况。
原来,在她吃完饭离开后,女儿拿起妈妈的筷子兴致勃勃地想要夹菜时,被奶奶粗暴地拽住了。
女儿一边“我不、我不”地哭喊拒绝,一边拉着筷子不愿放手,但哪里是奶奶的对手。
筷子一把被奶奶夺去后,回过神的孩子便开始撞起了墙......
她后来又回忆,在此之前,奶奶的确有时会硬来,虽然孩子当时哭一会就过去,但情绪却并没有得到疏导。
次数多了,才让孩子的反抗和愤怒情绪愈发严重。
后来,她跟奶奶商量再遇到类似情况要先征得孩子同意,或者尝试转移她的注意力。
自此之后,她家孩子基本上没有再出现这种过激行为了。
这其实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常见的一个现象。
很多父母对这事犯愁的原因在于用错了方法。
就像上面的奶奶,她会哄孩子,但耐心有限,最后往往是以暴力制止的方式结尾。
孩子的情绪没有发泄口,造成孩子过激的行为越来越严重。
后来奶奶采用她的建议后,“接纳”和“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双管齐下,孩子的情况才有所好转。
孩子爱发脾气,大人的处理方式尤为关键。
03
那么,家长该如何正确接住孩子的负面情绪呢?
首先,是看见和接纳孩子的情绪,与孩子共情。
在《不可思议的妈妈》里,有一次,妈妈们正带着孩子吃大餐。
胡可的儿子小鱼儿面对大餐,想的却是自己心心念念的玩具,他要求妈妈现在立刻马上将新玩具组装成机器人。
在遭到妈妈拒绝后,小鱼儿情绪崩溃了。
在一旁的胡可却没有半点责备,温柔坚定地说:“我知道......”,然后送上一个拥抱。
另外一次也是,小鱼儿逛完玩具店,因为胡可没给他买玩具越想越气,直至情绪失控,大声斥责胡可“臭妈妈”。
胡可依然还是第一时间用“我知道”和拥抱安抚。
小鱼儿立马就自己平静下来了。
对于孩子来说,“我知道”这三个字无异于就是对他情绪的接纳和理解。
这其实就是一个和孩子共情的过程。
我理解你为什么哭、为什么难过,明白你内心正在发生什么,所以允许你有情绪。
当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关注和重视,第一时间得到妈妈接纳和理解,便也更容易接受拒绝。
其次,是引导孩子的情绪。
举个例子。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哭闹,一上来就问“你怎么又哭了?”、“你为什么哭啊?”
这种夹杂着责备,而且需要孩子表达很多东西的提问方式,很容易让正在气头上的孩子拒绝开口。
不妨用“是不是”代替“为什么”,引导孩子表达情绪。
“是不是哥哥抢了遥控器不给你看动画片啊?”
“是不是不想在这玩了,想回家了?”
“你是不是也想吃冰激凌呀?”
最后,再一起想解决办法并给孩子建立规则意识。
当得知了孩子的需求后,便可以开始想解决办法了。
比如,孩子在商场哭着闹着要买玩具,而你又并不想给他买。
小一点的孩子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
“哇,宝贝你看那里有冰激凌买诶,你想吃吗?”
或者用延迟满足,跟孩子讲好规则,建立孩子的规则意识。
就像胡可,先是安抚完不能买玩具的小鱼儿,再是跟他讲好你的玩具是寄存在这里,下次再来买。
《正面管教》中有这样一句话:
孩子做出的只是“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而不是不良行为。”
爱发脾气的孩子也一样,他并不是不乖,不过只是将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展现在了父母眼前。
大人都经常情绪失控呢,况且是孩子。
父母要做的不是斥责、无视、取悦,而是好好接纳和引导他的负面情绪。
点个在看,请对那个爱发脾气的孩子多点耐心、多点理解。
*本文部分图片、资源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