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云译
重看《安家》,没想到却是这个细节最打动我。
宫蓓蓓怀着二胎,眼看着要生了,一家五口还挤在一居室,连加班都只能挺着大肚子待在厕所。
看了大半年,终于找到了一套堪称完美的房子。
厨房是开放式,正对面便是书桌,家务、带娃两不误。
主卧是两张床,二宝出生后,奶奶还能搭把手。
次卧就在客厅旁,爷爷带着大宝住,还方便大宝在客厅玩耍。
老人、孩子,都能在这个家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
但看到这,或许你也发现了,那爸爸呢?
孙俪不慌不忙:“跟我来。”
穿过一条狭长的过道,宛如打开了另一个空间,这个次卧甚至还有个小阁楼,看看书,看看上海的星空,多爽!
孙俪说:“这里就是你老公的工作间和休息间,可以远离孩子的喧嚣。”
等等,是不是有哪里不对劲?
“远离孩子的喧嚣?”
虽说只是房间的安排,却也巧妙地展现着大部分人的育儿观:带娃是妈妈和老人的事儿。
生活中,生娃后,分房睡,也并不少见。
前几天,一位40多岁的朋友决定离婚,她说:
“这十多年,我们看起来是相敬如宾,其实早已无话可说。”
为什么?
孩子刚出生时,常常哭闹,正值老公在事业上升期,加班出差,疲惫不堪。
所以老公提出分房睡时,她也觉得可以理解。
没想到这一分房,便是十年,共同话题越来越少,只在晚饭时见到彼此。
老公不理解她带娃的疲惫,她不理解老公工作的压力,一开口,都是怨气。
原来,生娃后,老公睡哪,他的心就在哪。
总结起来,分房,有两个方面的负面影响。
第一,不承担育儿责任,也就无法和孩子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
包贝尔说:“当真的看到自己的孩子出生时,其实还是很懵、很陌生的,直到孩子开始叫爸爸,这种状态才有所改善。”
日本导演是枝裕和曾为电影忙碌,
仅仅一个半月没回家。
到家再见女儿时,发现女儿十分客气,甚至在他出门时,说:
“下次再来啊。”
感情,其实都是“陪”出来的。
就像在中日韩美高中生的调查,他们选择的倾诉对象排名是:同性朋友、妈妈、异性朋友和兄弟姐妹。
在日韩美中,父亲排在第五位。
而中国,父亲在第六位,甚至排在陌生的网友后面。
在孩子的人生路上,总是缺席,难免形同陌路。
实际上,研究发现:
孩子出生后,不论是妈妈,还是爸爸,催产素的水平都会提高,并且这种增长是同步的。
催产素常被称作“拥抱激素”,能够帮我们减少焦虑,增加信任和安全感,对他人产生更多的爱意。
而分房,近似于人为地阻断了这个男人成为父亲的过程。
第二,睡得远了,心的距离也就远了。
英国赫德福德郡大学研究表示:
睡觉时相互依偎的夫妻中,感觉婚姻幸福美满的占94%;
而睡觉时距离较远的夫妻中,对婚姻满意的比例为68%。
差距源于哪呢?
是越来越多的不理解。
综艺《我们离婚了》中,直到离婚后,烤肉自己带着孩子,7个月后,才有迟来的道歉:
“那时你带孩子,该有多累啊。我现在能共感你当时有多累。”
可理解来得太晚了,当朋友问紫苏:“有再婚的想法吗?”
她斩钉截铁:“那岂不是我的记忆力不好吗?”
晚上昏昏沉沉哄孩子入睡,两小时过去,一看,孩子还睁着眼。
好不容易能睡会,旁边又有了哭声,也得爬起来。
隔着一间房,叫老公,没有半点回应,只有孤独和无助席卷而来。
第二天,心急火燎地起床上班,向对方抱怨几句,只有老公轻飘飘一句:
“怎么哄个孩子都哄不好,要不你不管他,一会就睡了啊。”
不理解的彼此,像生活在两个世界,仅是这样一句话,都像是一把刀子,刺痛对方。
婚姻教皇戈特曼在新婚夫妇中的调查显示,67%的夫妻在孩子出生为人父母时,对婚姻的满意度都大大降低。
剩下33%的夫妻,是如何度过这个难关的,有什么秘诀吗?
很简单,是对彼此的理解程度。
孩子出生,人生就像是在一瞬间翻篇了,从此进入了另一个截然不同的平行空间。
这时,夫妻一方或者双方,都在迅速改变。
幸福的夫妻本就对彼此足够理解,孩子出生后,也总能理解对方的感受和想法,不断更新对彼此的认知。
而那些本就不够了解彼此的夫妻,在孩子出生,对彼此所知甚少,不仅无从下手去打开突破口,还会在遇到问题时下意识保护自己,攻击对方。
分房,无疑会加深这种不理解。
大量的研究发现,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陪伴,不可或缺。
“父亲在场”,往往会对孩子产生三个方面的正面影响。
第一,认知发展。
那些与父亲有更多交流的孩子,往往有更高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乔治城大学语言学Deborah Tannen教授认为:男性的沟通主要是“报告式”,以陈述事实为主;而女性的沟通主要是“关系式”,以表达情感为主。
而在父母和孩子的交流中发现,父亲会对孩子提出更多“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的报告式问题。
这有助于孩子表达能力和逻辑能力的提升。
第二,促进冒险。
有人调侃:爸爸带娃,都是大型翻车现场。
把行李箱扔给孩子。
带娃滑沙,一通操作,变成吃沙。
吵起架来,谁还不是个宝宝?
虽说是调侃,但看到爸爸带娃,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有人担心孩子磕着摔着,其实放轻松一点,或许你也能从中有所收获。
研究发现,父亲和孩子的相处,常常有更多的身体游戏,这能帮助孩子更勇敢地面对不熟悉的环境,并在面对困难时,更独立地去探索世界。
第三,父亲是孩子生命中的第一个男性形象。
有一则短片至今让我印象深刻。
一位父亲去女儿家做客,女儿一刻没能休息,煮咖啡、洗衣服、洗菜做饭、收拾孩子的玩具、接工作电话,而家中的那个男人心安理得,一直窝在沙发中看电视。
他忍着眼泪,向女儿道歉。
这么多年,他自己也是如此心安理得享受着,没想到让女儿走了她母亲的老路,他为没能给女儿做一个好榜样而后悔不已。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65%的女性会按照父亲的模式选择另一半,而15%的女性会选择和父亲截然相反的另一半,因为父亲令她们太失望。
或许,每一个父亲都可以问问自己:
如果你有一个儿子,你希望他成为一个和你相似的人吗?
如果你有一个女儿,你希望她有一个和你相似的另一半吗?
而每一个母亲也可以问问自己:
想象一下,你希望孩子有什么样的婚姻呢?
当你有了答案,记得你也有资格如此爱自己。
希望孩子成为的那个人,你也可以从现在开始成为那样的人。
希望孩子拥有的生活,你也可以从现在开始拥有。
妈妈学会放手,让爸爸领航。
毕竟,父亲也是无人能取代的工作呀。
- End -
作者:云译,三级心理咨询师,写观点写故事也写情话,我想看见你。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