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来到清华,不仅仅是因为你努力,更是因为你的父母。”
这是清华大学新生入学第一节社会学概论课上,老师对新生说的话。
上图是清华大学和一所西部211大学,对大学生“入学前活动半径”的统计比较。
有人做过统计,长时间以来,进入清华的学生,“入学前活动半径”境外这一项,稳定保持在百分之四十左右,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换句话说,清华大学里家境中等/偏上的学生,相对于全国更多,并且这一现象多年来一直持续。
“努力就可以上清华北大吗?”
这些清华学霸的用切身成长经验告诉你,一个人能不能上清华,不仅取决于自身的努力程度,可能还取决于自己的父母。
1
见过世面的父母,他们通常非常努力勤奋,对自己要求严格。
这种特质,一方面给他们带来优厚的物质基础,在指引孩子完成梦想的时候,提供全力的支持。
另一方面,身教大于言传,父母的这种特质,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对自己严苛。
著名翻译家,艺术家傅雷先生,在儿女小的时候,很少和他们嬉戏,也不喜欢他们淘气的行为。
说话,吃饭,做事,都要得体大方,不能有所逾越:同桌进餐,必须坐得端正,手肘靠在桌边,不许妨碍别人,咀嚼饭菜,绝不许发出有失礼貌的声响。
就是这样一位看似有些传统古板的父亲,在发现儿子对音乐的兴趣后,给予了全力支持。
要知道,他本来是想要让傅聪学习的,是丹青。
因为父亲对自身要求严格,儿子傅聪耳濡目染,17岁时,他已能自觉刻苦,每天练琴七八个小时。就算酷暑天,衣裤湿透,也不会懈怠。
1953年,傅聪在一次比赛中独奏获得三等奖,气得把铜牌摔在地上。
父亲没有指责他一句,因为傅聪已经对自己有极为严格的要求和标准。
两年后,“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傅聪荣获唯一的“玛祖卡”最佳奖,从此名震乐坛。
《傅雷家书》闻名于世,金庸曾评价说:“傅雷先生的家书,是一位中国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中国君子。”
傅聪身上有着温润如玉的书卷气,并不是他的外貌有多么出众,而是源自于他良好的教养。
良好的教养,与良好的家庭教育息息相关。
有见识的父母,会让孩子相信,一个人非常努力,可以获得成功,但他也不必囿于世俗的成功。
他们不仅让孩子明白努力的意义,更难得的是,能让孩子知道,人生不是一成不变的模板,还有另外的可能。
一直攀爬高峰是可敬的,但攀爬的意义,不仅在于见到山顶的广袤,还在于欣赏沿途的美丽风景。
孜孜不倦,忙于奔波是一种人生,读万卷书,走万里路,是另一番滋味。
2
有人或许会说,见识和品味,大多用金钱和地位堆砌出来的。
普通人能维持温饱就很不易了,又怎么带孩子见世面?
这话乍一听有道理,却误解了“见世面”不是一件奢侈品。
有见识的父母,也并不完全等同于有钱的父母。
他们往往具备的是:勤奋努力,百折不挠,有后天养成的良好教养,最重要的,是拥有对万事万物的平和,开放包容的心态。
泰国短片《豆芽》,就讲了一个家境贫寒的文盲妈妈如何教育孩子的故事。
有一天,小女孩Ju和妈妈一起逛菜市场。看到豆芽摊位很热闹,小女孩忍不住一直盯着看。
妈妈过来询问,小女孩Ju懵懂地问妈妈:“我们可以种来卖吗?”
一般家长的反应或许会是:家里都这么穷了,哪儿来的闲钱种豆芽!这也不过是小孩子的新鲜劲。
但片中的妈妈睁大眼睛,坚定地点点头:“嗯,我们试试!”
于是母女二人在阳台上种起了豆芽。
然而第一次尝试失败了,她们望着枯死的豆芽不免有些沮丧。
可妈妈并没打击女儿的积极性,而是对女儿说:“没关系,我们再试一次!”
妈妈找来了一本种豆芽的书。
四年级离开学校的妈妈几乎不认字,小女孩把种豆芽的方法念给妈妈听。
她们按照书上的方法重振旗鼓,又种下一批豆芽。小女孩问妈妈:“这次会成功吗?”
妈妈一如既往地笑着鼓励女孩:“我们试试。”
第二次尝试也失败了。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母女二人没有气馁,从书中找到了问题,原来是没有按时浇水。
她们想到了一个办法:利用工具。两人收集了很多废弃的塑料瓶,灌满水,再给瓶子戳上洞,系在木棍上,架在豆芽上面。
女儿又问妈妈:“它会成功吗?”
妈妈再一次鼓励孩子:“我们试试!”
这次,豆芽破土而出了。
看到豆芽的女儿兴奋不已,这时妈妈问:“我们要不要试试种点别的?”
这次,换女儿坚定地对妈妈说:“我们试试!”
这个故事取材于现实,现实里的小女孩名叫 Netnapa Saelee,她是一名博士,获得了项目奖学金,现在正在瑞典做研究。
家庭物质上并不富裕,但她拥有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妈妈不怎么认识字,却无比尊重知识;妈妈不懂怎么种豆芽,却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和她一起探索未知的世界。
这样的妈妈,正是对“见过世面”最棒的诠释。
韩剧《请回答1988》里,德善一家因为贫穷到只能住在地下室。但是德善的爸爸依旧会帮助路边的老奶奶,多买点她的菜,让她吃一顿饱饭。
在爸爸的影响下,即使是贫穷,德善也依旧乐观,善良,开朗,努力,成为一个精神富足的人。
即使在腰缠万贯的富贵之家,狭隘、自私的父母,依然会因见识不够宽广,过早折断孩子的翅膀。孩子轻则坐吃山空,重则违法乱纪。
3
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长久而深远,不仅在往外看世界的视野,更影响下自我人格和修养。
今年高考成绩放榜后,上海许多家长群都炸开了锅,被称为“淡定哥”的盲童王蕴高考成绩只比状元少了三分。
相比于其他人的惊叹,王蕴家一如既往地平静,似乎对高考成绩丝毫不在意,父母等到第二天早上才告知孩子这个消息。
王蕴出生时因为早产损伤视网膜,到4岁完全失明。
父母是东华大学教授和副教授,在教育方面,他们从来不把孩子当作特殊孩子来对待。
从小,他就学会自己吃饭、穿衣、洗衣服。
8岁开始,他学习游泳,后来又在父亲的铃铛声引导下学会骑自行车。
2016年父子俩参加了“半马”,今年还打算挑战“全马”。
王蕴借助盲杖爬长城
班主任对王蕴的家教印象很深刻:父母教育以德为先,将孩子培养得非常独立自主,拥有很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在父母的影响下,王蕴从小还培养了很多爱好,小学考了竹笛10级,钢琴8级,参加过残疾人乐团,在英语演讲比赛中得奖。
考试结束后,王蕴担心发挥不好考不上大学。
他的妈妈这样跟他说:“只要有大学上就很好了,实在没大学上,现在学习途径很多,就在家里学也可以!而且,学习是一生的事情,大学只是一个阶段。”
王蕴接受采访时说:“人们认为这是结束,其实错了,这才刚刚开始。”
在成绩决定一切的风气下,王蕴父母有这样开明的教育方式,得益于他们的眼界和远见。
他们不仅懂得为孩子引路,还懂得放手让他们自己走。
在引路的过程中,他们已经把最可贵的精神,悄悄地传递给了子女。
Julie Lythcott Haims曾为斯坦福大学新生学院的院长,她观察很多孩子的教育,总结十几年的工作经验,出版了书籍《how to raise an adult》。
在一次TED演讲中,她谈到了自己对两个孩子教育的转变。
“我的培养方式也是把他们看做盆景一样,我细心地呵护,培养,修枝剪叶,希望他们将来能进入那些竞争激烈的大学。”
像很多中国家长一样,Julie曾经也认为,父母都是斯坦福大学毕业的,孩子总不能太差吧。
后来她转变了想法:“作为大一新生院长的经历让我突然意识到,我的孩子们不是温室里的花朵,他们是野花,是独一无二的巨大潜力的野花。”
她建议家长们要避免走入过度养育(Overparenting)的陷阱,应该放手时,千万不要插手孩子的人生。
“为孩子引路是一回事,放手让他们自己走,是一件更困难的事。见过世面的家长在某种程度上能给下一代更好的资源,但是人生长路漫漫,孩子们还得靠自己去开拓。”
真正见过世面的家长,能给孩子带来的不止是眼界视野上与别人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让下一代在自己的行为里完成自我完善,并不断加以正确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