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亲子快乐,交流教育知识,欢迎关注“陪宝宝写日记” “陪宝宝读童书”。
一天晚上儿子放学回家,像小鸟一样兴奋地对我说:“妈妈,我太自豪了,我们语文老师说我写的作文有深度,有思想,说现阶段我的作文对我同学来说只能欣赏不能模仿……”,看着他神采飞扬的小脸我感觉特别可爱。儿子虽然十三岁了,身高近一米八,但心性还是如此天真,老师随便夸几句就兴奋异常。在随后的几周,这种现象又接连发生,我开始好奇到底儿子写的作文有多出色,才会接二连三地被表扬?
一天,儿子把发下来的作文带回了家,我迫不及待地“拜读”了它的大作。不读不知道,一读才知道孩子所言不虚。他的作文的确比以往有了长足的进步,命题、格局、思想都展现出和他稚嫩的小脸不相符的深邃。
他可以把一篇落叶写两千字,从秋景联想到人生,谈古论今。有引用、有排比、一气呵成。会把叶子的脉络比喻成生命的河道;会说'抚摸着宁静的河水,就像抚摸着一段被无限拉长了的岁月',满满的文学气息。
读完孩子的作文后我充分认识到他现在的写作水平,已不是我可以比拟的了。我一直自诩是孩子写作的启蒙导师,虽然我不是写作高手,但大部分体裁还是可以写到合格的。不知从何时起,我这个“导师”已经被徒弟甩开了一大截。
由于孩子的出色表现,好几个被语文成绩困扰的学霸的妈妈开始来向我取经。这有点难住我了,我家小猪喜欢读书不假,但是却很懒惰,尤其是写字。那些写作高手常用的练习写作的途径,譬如写日记做摘抄等这些公认的好方法都与他不沾边。
会写作首先应该是多读多记,这个是毋庸置疑的,腹中空空就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是这种经验我不能和学霸的家长分享,因为人家的孩子也读过好多书,有的甚至比我们还多。该从哪个角度讲起呢?我开始回忆孩子的写作史。
记得儿子第一次写作文是在小学三年级,当时老师让介绍一种自己熟悉的植物,儿子写的是我家阳台上的碰碰香,平日侃侃而谈的儿子很快就写完了,但是结构非常不合理。
开头就说碰碰香长的咋样,什么特点,读了以后旁人能够明白了解这种植物,很像是一个科普小篇。当时我读后就给他否了,要求他重写。儿子当时很抗拒,他认为自己写的合格,平心而论,他写得还是很符合当时的水平的。
面对儿子的不合作,我没有屈服,而是自己也写一篇。写完以后我读给他听,读完后让他自己评判谁写的更好,很明显我比他写的好得多,儿子很信服地承认了这种差距。
其实我就是在结构上稍微完整了点,开头我给它加了这么一句,“在我家阳台上,有一盘绿油油的植物,它非常神奇,如果你碰它一下,它就会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碰碰香”,结尾则是抒发了对碰碰香的喜爱。这样结构上就完整了。
我建议儿子抄写我写的这篇,但是这个决定遭到了老公的强烈反对。他认为这不是儿子的真实水平,是造假。但我有我的理由,我认为孩子每个开端很重要,第一个成品必须有模有样,而且孩子已经自己写过了,只是不合格,我这不是帮他作假,而是帮他提高,最终他爷俩服从了我。
孩子的第一篇作文也因此获得了一下大大的'好'字,并当成范文被老师分享在班级群里。这种鼓励对一个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当时的评语是“你是一个很会写作的孩子”。就因为这句话,儿子每次写作文时都会事先和我商讨一番,得到我的认可再写。
每次学写新的体裁时,第一次我都会陪他写一篇。毫无疑问我肯定是比一个刚入门的小学生写得好,最终上交的那篇都是我指导过的版本。
看着孩子一次次被表扬,老公还是经常持质疑态度,他总是说:“你现在这样帮他,又不是他的真实水平,到考试时怎么办?”。他一这样说我就嘲笑他不懂儿童教育。
孩子一出生就像一块白纸,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我们认真涂抹。孩子在认识一个新事物习一个新知识时,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对孩子来讲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懵懂无知,脑子里没有任何经验概念可循,第一次行动都是通过模仿完成的。模仿对象的水平正是孩子的起点高度,起点的高度最终决定孩子的发展高度。作为家长我们有责任有必要告诉他最美的风景在哪里,认真地领他入门,让他全力去寻找就可以了。
就这样儿子逐渐变成了一个写作小能手,逐渐我这个导师就跟不上孩子前进的步伐了。我写的人家看不上,人家读的书我欣赏不了。人家喜欢史铁生,崇拜余秋雨,而我的爱好却始终就是霸道总裁文。到五年级时写作文几乎就不用我操心了。
因为会读书会写作,儿子语文学起来也得心应手,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最牛的是上初中后语文曾四次蝉联第一,这对一个初中生来说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初中以后作文就再也不需要我指导了,其实就我的水平也指导不出新意了。
但我仍坚持当他的读者,我想最起码我的鉴赏能力还是有的,每次读后我都会对他的作文“吹毛求疵”一番,尽管他不是很情愿,但我说的对的地方他都能接受并改正。就这样不知不觉我儿子就练成了写作高手。
我把这些说给家长,家长听后夸我有责任心、会教育孩子。会教育孩子这还真不敢当,记得我初为人母时,面对那团粉红色皱巴巴的小东西束手无策,一片茫然,因此患上了产后抑郁。
为了排解那种彷徨与无助,我天天往儿保中心跑,找各种育儿的书籍看。不知不觉中就明白起来,知道孩子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不论是体格发育还是智力发育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常说“抓住敏感期,培养好性格”的原因。如果家长能充分关注孩子了解孩子的发展特点,每个阶段都能陪他一起成长共同进步,选择合适的方法去教育去引导,孩子各方面都会发展不错,不止是能成为写作高手。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