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贝贝豆育儿课堂(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宝宝出生后,新手父母们除了内心感受到巨大的喜悦外,肩上还多出了不少“育儿”的压力。带过孩子的都知道,宝宝随时随地爆发的哭声就像是放在宝妈大脑里的定时炸弹,时不时地爆炸一次,分分钟震荡着宝妈脆弱的神经。
当然,也没有什么是能比宝宝的哭声更能够让疲惫的宝妈“满血复活”蓄势待发的,这大概就是母亲爱的本能。不过,如果说有一种育儿方法可以让婴儿的哭声被“训练”,那么,宝妈们是否会想要去尝试呢?
“娃哭不抱,不哭才抱”靠谱吗?哭声免疫法创始人坑了无数家庭
在上个世纪的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成了很多宝妈眼中的“男神”,他创造的“哭声免疫法”将无数的宝妈从“婴儿的哭声”中解脱出来。通过“娃哭不抱,不哭才抱”的训练方式,让爱哭的宝宝变得“安静乖巧”。
不过,慢慢地人们发现这样的哭声免疫法并非是完美的,它留下的“后遗症”甚至还酿成了人们意料之外的“家庭悲剧”。被哭声免疫法养大的孩子们有的受到睡眠障碍的困扰,有的出现了人格障碍、精神分裂。
而约翰·华生自己的家庭也是个活生生的悲剧,大儿子讨厌父亲的行为主义,为了自愈的他转而去学习了以意识为主的精神分析,但是遗憾的是,这最终也没能将他救赎。终于尝试了多次自杀后,他自杀成功了。他是这样评价父亲的:
“没有同情心,冷漠,一手破坏了我和弟弟的情感基础。”
华生的女儿暴躁易怒,长年酗酒,甚至也企图自杀结束生命,最后连带着他的外孙女也沾染了酗酒的恶习,多次自杀未遂。而他的小儿子则失去对生活的希望,浑浑噩噩地流浪度日。
显然,子女们的不幸是这位大心理学家的“杰作”,没有温度的养育,最终只会把孩子养成没有情感需求、厌弃自我的机器。
可惜的是,华生的这套在美国臭名昭著的理论,在经过半个世界的漂泊后,竟然在我国的某些地方扎下了根。在某些人的主张下,不少妈妈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堂而皇之地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偷起了懒”。
而这些妈妈对于这种理论的危害,大多都被蒙在了鼓里。
“娃哭不抱,不哭才抱”的哭声免疫法本身存在着哪些认知误区?
误区一:2岁以内婴幼儿的哭声并非是“要挟”,而是本能
哭声免疫法认为,孩子的哭声如果得到回应,他们就会对父母产生依赖,孩子会把哭声当成是“要挟”父母的资本。
而事实上,对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来说,哭是一种几近本能地表达。他们哭了会哭、饿了会哭,这是本能需求的信号释放。而那所谓的“要挟”不过是大人们的自以为之。
误区二:父母5分钟的延迟足以让孩子内心世界崩溃破碎
哭声免疫法强调延迟,从开始的5分钟延迟到更久,这看起来似乎是在培养孩子的忍耐力。但是事实上,这其实不过是一个父母更加冷漠的过程。孩子在这短短5分钟的时间内,经历了巨大的恐惧和无助,甚至经历了数次情感崩溃。
误区三:父母盲目要求孩子“自主”有可能是在揠苗助长
对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来说,父母要求他们做到“自主”,这本身就是强人所难,因为在这个年龄段,孩子们最需要的是父母的爱和反馈,这也是孩子与父母建立依恋关系的基础。
在此时盲目地要求孩子“独立自主”,这无疑是家长教育上的愚蠢和偷懒。
“娃哭不抱,不哭才抱”的背后是情感的冷漠,爱才是育儿的正解
1)别害怕怀抱会让孩子过度依赖,得到满足的孩子才不哭
对于婴幼儿时期的宝宝而言,父母的怀抱会让孩子感到温暖,会让他们对于安全感的诉求得到满足。父母的“抱抱”不会养成孩子的“过度依赖”,尤其是在孩子出生后的前3年。相反,反而会让孩子更多地感受到父母的爱。
2)顺应孩子正常的成长节奏,“过早”独立并不好
孩子每个阶段都有他们自己需要实现的成长目标,这是根据孩子自身的成长节奏来进行表达的。父母们过早地让孩子独立,这不是在教会孩子真正独立,而是在透支孩子对于父母的信任和爱。
3)别给爱设限,爱就要多表达
在孩子处于婴幼儿阶段时,父母的爱要“外露”一点,要让孩子清楚明确地感知到,充满笑意的脸,一个及时回应的拥抱,这对于孩子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情感建立基础。婴幼儿阶段的宝宝是不会被父母“宠坏了”的,他们只会被父母“宠得更好”。
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在育儿这件事上,爱和自由才是永恒的主题。孩子不是机器,他们需要情感的回应。
大家对于“冷漠式”的育儿方式有哪些看法分享呢?
ps:本文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