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的持续影响,各校考试结束之后,学生们迎来了寒假假期。在这个超长假期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该如何开展?是送进五花八门的培训班?还是自己亲自上阵,确保有耐心、有规划陪伴孩子整个假期?
2021年开年第一次思贤讲坛于1月24日在长沙图书馆举行。此次思贤书院以“陪伴:家庭教育的不二法门”为主题来探讨家长与孩子之间共同成长的故事与智慧。由思贤书院陆院长主持,岳麓书院教授李兵主讲。
为什么要陪伴孩子?陪伴孩子意义在哪里? 首先,家庭成员有分工是非常重要的,李兵一直认为家庭成员之前有分工很正常,父亲或者母亲在外辛勤的工作,或者在家操持家务只是一个家庭成员应尽职责,并不能成为分担教育责任的资本,也更谈不上是陪伴。其次,真正认识到自己在教育子女中的重要性,并且要勇于承担起教育子女的重任,不推卸,不逃避,不抱怨,意识到教育好子女是回报最高的投资。既不能因为自己的事业,而完全挤压陪伴孩子的时间,更不能用金钱代替教育。再者,父母应该投入时间和精力来教育、陪伴子女,优质的陪伴对孩子而言,是比去任何地方欣赏美景,比到任何高级游乐园更有意义,杜绝假性陪伴。
李兵认为,成绩可能成为影响一个家庭和谐的重要内容。首先,家长需要认真、理性、审慎的对待孩子每一次考试的成绩,重视成绩要认识到成绩是比较真实的反映孩子学习状况的一个指标。他也提到,家长不能够因为孩子考18分,就随意对孩子说下次能够考100分,家长应该审慎的、认真的对待孩子的成绩。其次,家长对待孩子不能过分焦虑,考得好,要认识到孩子擅长的科目,或者正好是他复习到了的。考得不好,不能够全面用一个分数否定孩子全部的学习、努力和整个学习的过程。
除去成绩这一部分,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们安排各种各样的计划去上培训班。以艺术培训为例,李兵认为家长一定要有理性的、客观的判断,判断孩子是否有学习艺术的天赋,并且要跟孩子沟通,询问他们是否喜欢上艺术培训班。从家长方面来说,理性、客观的判断在哪里?第一,学艺术是为什么而学?是想把孩子培养成艺术家,还是想让孩子走这方面职业的道路?第二,孩子有学习艺术的天赋吗?第三,市场需要那么多艺术家吗?李兵认为,这些问题就是作为家长是否要把孩子送进培训班的判断。
曾国藩曾经讲过: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生,四分由于家教。”梁启超一直把曾国藩当偶像,梁启超在1927年给他两个孩子,一个梁思成,一个梁思永,至于将来能否大成,大成到什么程度,当然还是以天才为之分限。关键看大人有没有努力,有没有用心,有没有静心,他讲“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在李兵教授看来,陪伴是应当,而且是有回报的。
陪伴不仅仅就是玩,不仅仅就是陪孩子消耗时间,应该要指导孩子学习,利用假期拓展孩子的知识面,查漏补缺,增强亲自关系,这样陪伴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实现弯道超车的好机会,好时间,一定不要把假期就当作一个简单的玩,简单上辅导班的时间,而是要去指导他。指导孩子学习也是要有方法的,对此,李兵讲了一个自己在儿子5岁时让他去学习《论语》的小故事,刚开始两天儿子还是饶有兴趣的学习,到了第三天看见父亲手拿《论语》边跑。李兵教授说,《论语》是孔子和他弟子以及再传弟子的思想,明显是成年人的观点,凭什么要一个毫无知识、毫无阅历、毫无政治的人喜欢。那要怎么办?而后通过自己对王阳明研究,发现了,对待孩子的指导教育也是需要循序渐进的,也就是说,当孩子5岁的时候,可是适当让他学习简单的古诗,当他再大一些8岁的时候,再学习《论语》。
除了大人要讲究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外,还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养成自己带着孩子一起阅读的好习惯,并且选择多种阅读方式。
最后,李兵教授说总有很多朋友问他有没有一种方法你让我孩子一下变好,或者拿他的方式去教自己的孩子,他坦诚没有人能因为自己的一堂课而都成为优秀的家长和孩子,每一个家庭都是一种环境,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父母是这个家庭环境的创作者和经历者,因此只有父母用心陪伴,用心的教育,才能够培养出一个为人处事方面不让父母有后顾之忧的孩子。因为只有你才真正了解你的孩子,你要去陪伴,但是怎么去陪伴?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学习用心去陪伴就足以。
通讯员易彬 谭凯乐 潇湘晨报记者徐海瑞
【来源:潇湘晨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