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通人的印象中,国内排名前十的高校毕业生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天之骄子”。大家都觉得,这些名校毕业生必定是一毕业就能被全国各大知名公司高薪录取,比如今年华为公司就在清华大学招聘了近两百人。
当然,除了进入大型企业外,出国留学或者继续攻读研究生,进行专业深造,也是很多名校毕业生的不二之举。
同时在大家看来,对于一些相对比较普通的职业,比如基层公务员、教师等一些具有稳定性的职业,名校生多会不屑一顾。
但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然。从这次国内一流高校给出的就业质量报告的具体数据来看,就可以发现不少与大众看法相左的内容。
接下来,让我们具体来看看究竟有哪些方面与大家的看法不同,而哪些方面延续了大家的一贯认知。
1. 学校类别对平均薪资影响小,学校的知名度和学历层次对平均薪资影响大
从平均薪资来看,排名前三位的是上海交大,北大和清华三所院校。之后,对外经贸大学、北语紧跟在第四位和第五位。
从前五所院校的类别来看,还是比较综合的,有理工类院校,有综合性院校,也有财经和语言类院校。而前面这几所院校的平均薪资差距是很小的,所以平均薪资的高低与学校的类别关系其实并不大,大家经常认为学理科出来挣得多也是有失偏颇。
同时从四川大学的数据显示,我们还可以发现,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三类群体的薪资水平与学历成正比,而且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还是挺大的。
另外,清北这两所高校毕业生的薪资要远高于普通大学的毕业生就业薪资。因此,学校的知名度和学历层次对于学生的就业平均薪资来说,影响还是很大的。
2.在择业城市上,国内主要经济带仍是毕业生的就业首选
再来看看毕业生的择业城市。
从排名靠前的几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分析,北京市的两所高校,北大和清华,这些年留在北京就业的毕业生占比较大。但伴随近年来上海对北大、清华等名校实行的落户优惠,这两所高校选择在上海择业的毕业生也越来越多。
剩下的几所高校,像上海交大、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在我国中东部或者东南部地区的院校,毕业生选择在长三角地区就业的人数占比在一半以上。近年来,南京大学就业质量报告曾经具体统计过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也证实了这一点。
再加上长三角地区本身的发展前景比较广阔,一线城市对人才的扶持资源比较多,所以TOP级高校的毕业生,总体上还是在北上广深这类一线大城市呈现“抱团”状态。
那么,除了一线城市,毕业生还会选择去哪里呢?数据显示,他们中有大部分人会选择一些二线城市,比如郑州、重庆、武汉等。这些城市对人才也有很大的包容度,资源虽不及一线城市,但工资、待遇、生活环境等多方面,都还是很适合择业落户的。
3.名校毕业生越来越倾向于选择稳定性高的职业
最后,再来看看毕业生的就业方向。
在多数人看来,这些TOP级院校的毕业生多会选择一些私企或者创业,来发挥自己极高的专业能力。
但这次的就业质量报告显示,与去年相比,这些一流高校的毕业生越来越倾向于选择从事稳定性比较高的职业。本科生、硕士毕业生会选择从事中小学教师、公务员等,博士毕业生有不少也会选择从事高等教育的工作或者去国企谋职。
而且据统计,在北大每年本科毕业生中,选择直接就业的还占不到全部应届毕业生的一成。所以说,在就业方向上,追求稳定已经成为国内学生们的主要目标,具体表现为国内升学、考公人数增多,基层公务员、国企等成为了热门行业。
总之,从今年高校公布的就业质量报告来看,可以预测在未来的几年内,会有越来越多的名校生选择进入体制内。也就是说,名校生会选择相对比较稳定的工作,这将成为大趋势。
这种趋势对于普通高校的毕业生来说,算是一件不乐观的事。所以,普通高校毕业生更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1.普通高校毕业生更要提升个人能力
原来名校毕业生是看不上这些稳定的行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的机会就比较多。但现在,名校生主动和普通高校的学生去竞争,普通高校的毕业生自然就会少了很多机会。
更何况,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名校毕业生在学历上占据了足够的竞争优势。所以为了自己的就业前景,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在校期间一定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
2.毕业生也可以考虑去热度不高的三四线城市就业
当然,对于普通学生来说,除了不断提升个人竞争力之外,还可以考虑去一些热度不高的三四线城市就业。
毕竟,一二线城市是名校毕业生的首选择业之地。而且虽然现在已经不允许在就业市场上设限,但一二线城市的多数企业还是会更青睐名校毕业生。所以哪怕一二线城市对人才的需求比较大,但录用了名校生后,实际上就业市场基本上就饱和了。
而三四线城市却不同,这些城市对于高校人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当地可能还会对高校人才落户有相应的优惠。在那些TOP级高校毕业生不考虑小城市的前提下,这些城市的就业竞争就不算激烈。
总而言之,本次就业质量报告体现出的一些趋势,也是为普通高校毕业生敲响了警钟。为了自身毕业后的就业前景,普通高校毕业生还是需要早谋划,早准备,提升个人能力,选择好就业的方向和就业城市。要知道,只有学会弥补学历的短板,在就业市场上才有就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