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传小纸条被没收,杭州这位小学生“叫板”班主任,结局出人意料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沈蒙和

杭州市长青小学张敏姣老师领衔的班主任工作室,刚被评为杭州下城区首届专业化班主任工作室。最近,在区班主任工作室发展联盟成立的筹备会上,她讲起了一张小纸条的故事,引发不少老师的共鸣。

学生在课堂上传小纸条,向来被认为是上课开小差,几乎每个老师都遇到过。张敏姣老师教书20多年,课堂上逮到传纸条的学生不计其数。她通常会提醒一下,有时也会当场没收小纸条,直到遇上那个五年级小姑娘用小纸条向她“叫板”——

事情发生在上学期,某天,张老师下课回到办公室,看到一张纸条躺在桌上,封面写着“给亲爱的张老师”,展开纸片,一行娟秀的字迹映入眼帘:

张老师,为什么不能传纸条?我没有影响其他人,而且有想说的话,就不用憋到下课了。在本子上写上满满的回忆,以后长大翻翻会很有意思的。是我传纸条影响到您了吗?希望您能答复我。(希望请别在班上公开讲)

祝您工作顺利!(注:可以用书信的方式回信哦)

“看完第一反应,觉得这张纸条好有意思。”张老师说,“一是小主人希望我不要公开讲,二是还要我写信回复她。教书20年,我头回遇到学生向老师提出保护自己的隐私,并且能够得到老师的答复。”

折好纸条的同时,张老师快速回想刚刚在教室的举动——我有收小本子吗?我有看到同学传纸条吗?似乎印象不深,也许是看到后提醒了一句“以后不准传纸条,下次看到就要没收了。”

“没想到,孩子的认知里,‘传纸条’是非常有意义的,写满的是对童年生活的回忆。”纸条中的女生平时爱笑,看着大大咧咧的,没想到这次用隐秘的小纸条来沟通。这也说明其实她是一个心思细腻的女孩。

虽然在老师看来,上课传纸条就是不被允许的,但从孩子的表现看,她很期待老师给她答复,解答疑惑。

“学生可能正担心老师没收小本本,快我一步,质疑于我。当然我也很高兴,学生是信任我的,她需要得到我的帮助。”午间休息时,张老师展开那张小纸条,郑重写下了回复——

上课,当然不能传纸条。你认为不影响自己,但实际上影响了很多人。互传的人,上课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总想着这件事情;周边的同学也会受影响。你们自认为悄悄传本子,但实际上大家都看到。美术课上是否也传过?影响张老师吗?这个问题很有趣。课堂纪律是要遵守的,哪怕是自修时间也不可以。请遵守课堂纪律,上课认真学习。自修时间可以阅读、画画,属于自己个体的学习都可以。”

再次碰到传纸条的女孩,张老师告诉她,纸条在办公桌上压着,已经写好了,小姑娘立马乐呵呵地朝办公室跑去。

这次的小纸条事件,也带给张老师许多思考。

“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种,直接交流,间接沟通。孩子随着年龄增长,也在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与老师、同学交流,这是成长的表现。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给予肯定或否定。相信经历这一次纸条沟通,以后孩子遇到问题也会以不同的方式向父母、老师请教。”

无独有偶,几天后邻班一名女生也递给了老师一张纸条,洋洋洒洒好几百字,原因是这位老师下课时跟女生提到,想给她调个位置。女生写了整张纸,陈述自己拒绝换座位的理由。

后来因为临近期末,这位老师没有给女生调座位,纸条也略过不再说起,但这张纸条一直在她心中无法抹去。

其一,从纸条内容看,这位女生心思缜密,条理清晰。小纸条传递出的想法有理有据,语言真诚。很明显,这个女生大概猜测老师换位置的用意,是想让她去影响约束一个调皮男生。她觉得自己能力有限,果断拒绝。此时,老师如果一味要求调换座位,也是很难达成目的。

其二,纸条传达出的老师用意,是否如女孩分析的一样,让这个女生成为老师管理班级、教育同伴的协助者。如果是这样,在女孩已经拒绝的前提下,这次教育应该已经失败了。老师也只能束手无策了。

面对学生这样一张有分量的纸条,老师应该怎样面对呢?怎样的沟通才能起到有效的教育力量呢?张老师分析——

首先,师生之间应该建立起一种联系,从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彼此建立信任。

这张小纸条就是建立联系的载体,真诚的语言,有理有据的话语,从小纸条传递出孩子心底最真实的想法。老师应该用积极的态度和足够的耐心来解读孩子的内心,一封回信应该是最好的回应。

在回应中,让孩子明白老师的用意并不局限于她的猜测,最终座位换与不换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与孩子有一个心与心的交流,打造出立刻、持久的信任。

其次,老师应该相信教育是有用的,可以通过交流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美好的用意。

老师要坦诚告诉孩子,这次调换座位不仅是换座位,不仅是为了约束那个男生,老师更是希望她能在各种环境中自立、自信、自律,成为能控制住自己的人,而不是自己写的那样“我不是能控制住自己的人”。

随着年级的增高,小纸条这种沟通的方式可能会越来越多。也许第一个女孩有了明确的要求,要求老师给予回复,所以老师想到了答复。而第二个女孩只是悄悄呈上了纸条,摆明了自己的态度,所以老师意会了学生的想法,就采取了不换座位的举措。

但无论如何,对于学生隐秘的小纸条,回应是一种态度,要相信教育是有用的,是坚定的信仰,是教育前行的力量。

作为家长

你对孩子的这些小纸条怎么看?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标签: 杭州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