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期望。尤其是当外人夸赞自己的孩子时,相信每个家长心里乐开了花,心甜如蜜,兴奋加激动。哈哈,这时候可爱的家长们,依旧要表现出面不改色的亚子,并且客客气气的输出一大波客套话,来显示孩子们都是一样,孩子未来长大的事情谁知道呢?
在魔都,家长心态是这样变化的:
上幼儿园之前,哈耶普麻斯,必须的。
上了幼儿园,差不多也行,不比爹妈差。
上了小学,复旦交大也挺好的,离家近,浙大南大也不错嘛。
上了初中,同济、华师大也很棒呀。
最后,考上了上海大学。
而现实情况就是,那些早已毕业的家长们,始终已经忘记了,甚至是不曾意识到上海大学已经超出他们孩子的中位数水平。
从教育程度看,今年高中毕业的孩子大部分出生在2001年,那一年出生人口为1700万人,绝大部分都能上初中,1300万人左右能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其中包括普高与职高,近800万人可以获得高等教育,约422万人考上了普通本科,近50万人考上了985/211大学,到了C9高校,就剩下3万多人了。
从教育程度的角度看,2001年出生人口1700万人,绝大多数人都能上初中,1300万到1400万人能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近800万人可以获得高等教育,422万人能考上普通本科,近50万人能考上985/211大学,其中考上985大学的大约有16万人,到了C9高校,就只剩下3万多人。
如果将这个组合画成金字塔图,大概是这么一个结构:
有17.6%的人口仅完成了义务教育。35.8%的人口会停留在高中/中专/职校的教育水平。能获得高等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一半左右,但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可以获得本科教育,其中21.9%是非985、211本科。
在普通本科之上,是211、985高校,甚至是C9高校,他们占每年出生人口的3%,985高校的本科教育,只有1%的人口能够获得。
如此低的比例,再加上各种公众号文章也在不断渲染「阶级滑落」的可怕,让许多高学历的父母非常担心:我的孩子会不会考得还没有我好?两个985的家长带出来了一个大学都考不上的孩子该怎么办?
比如前阵子在微博上有一篇文章《智商也要交遗产税:为什么聪明人的孩子大多没那么聪明?》 就讲了这个故事。
因此,使用2014年CHIPs数据,我们做了这样一个研究,观察父母的教育程度和子女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
首先来看全国情况,下图的纵轴是父亲教育情况,横轴是母亲教育情况,分母是属于这种情况的在1980到2019被调查者总数,分子是在这种家庭教育背景下考上大学的人数。
父母教育与子女考上大学的比例:
(父母教育与子女考上大学的比例)
总之,保持原有的父母教育水平,真是太难了。从概率上说,子女和父母的教育水平之间的关系还是存在一个均值回归,父母教育水平更高的,子女教育水平平均来说肯定也会比较高,但要赶上父母,还是得看前世积德。
每个人都知道学校的生源有多么重要,所以每当中、高考结束后,就到了学校抢生源大战,清华北大每年为了几个状元就差打起来了。本地中考学生考到市重点,家长就在眺望清北交复。然而实际上市重点学校也分很多层次的,市重点学校中又分了很多层。
家长对子女的期待一般是高2-3个层次,子女天天打架抽烟的,一般期待上个本科,最后可能中途就辍学了;子女但凡愿意写作业的,一般期待上个一本,最后可能上个大专、职校;子女能表现出愿意学去努力的,一般期待上个211以上,最后可能上个普通高校;子女从小成绩优秀又积极主动学的,一般期待上个复旦交大,最后可能上个不错的211或985。有些老师为了维护家校关系是不愿意和家长讲孩子实际情况的。所以经常有的家长稀里糊涂三年,然后发现原来自己的子女是垫底的。
说了这么多成绩方面的数据和案例,对于这个问题来讲都是比较片面的。这个问题与其说难以接受自家小孩平庸,不如说是难以接受自己教育子女能力的低下。孩子是否平庸不能只单纯看成绩,更需要看的是孩子人生观的形成,自我定位的等家庭教育因素。孩子平不平庸,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家境、先天遗传都很重要,绝非某一方面可以绝对主导。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明确一件事情:接受小孩平庸和不接受小孩平庸哪个更有益处。你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见明天,但可以珍惜今天。
可以说,100%的家长绝不会对自己孩子说:你就当个平庸的人吧,我只要你碌碌无为就好。是不可能这么说的。
父母通常对孩子这样讲:别人能做到的你一定也能做到,别人能成功的你努力了一定也可以成功。
因为父母不是怕孩子不行,是怕孩子真信了自己不行。
但如果孩子真信了:我只是一个平庸的人。遇到挑战和挫折孩子大脑第一反应是:我是个平庸的人,这事儿我干不了。眼前的困难就被放大了一千倍,信心就低到尘埃里,啥都没干呢,吓都能把自己吓死。
努力了没成功和不努力也没成功的区别就是平凡和平庸的区别,平凡不是平庸。
以前看过某个说法,二线往一线跑,一线往国外跑。其实现在想想里面也有一定逻辑。父母在一二线城市是过的不错,会尽全力给孩子一个尽量高的起点,从而弥补某些方面的不足,就算没有不足那就让孩子锦上添花。
这就是中产了以后孩子就需要去上各种补习班的原因,其实这些补习班就是用来弥补天生的各种“缺陷”,数学不好,弹弹钢琴吧,一开始肯定都是数学也报班,钢琴也报班,最后钢琴学得好,就慢慢减少在数学方面的投入而专攻钢琴,多数家庭其实都是这种情况。
但是大家都这样操作,就会出现一种“踮脚效应”,拼命报班学钢琴以后,比以前强了一点,但是横向比较,可能依然没有优势。
大家都踮脚而你却不踮脚,那你就成矮子了。
那么这些孩子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样呢?
他们会异乎寻常地坚持横向比较机制,异乎寻常地在乎自己在别人眼里的表现,这里的别人早已经不仅仅是父母,而是更多社会角色,包括老师,老板,长辈,妻子,同事,甚至陌生人,只为了汲取这些人的评价带给他们的成就感。一旦他们的表现无法符合当前时间节点里的横向评价机制标准,他们就会产生莫大的成就感焦虑——进而导致自尊心焦虑。
而更可怕的是,他们会变成下一个只依靠横向比较机制来激励自己后代的,不接受所谓的“平庸”的父母。某种意义上,他们把孩子当做是一个汲取自己成就感的工具,他们是在通过从他们孩子的表现上,维系自己的自尊心。他们完完全全没有意识到,真正有严重心理缺陷,甚至可以说是心理残疾的人是他们自己。
这就如同是一个荒诞的寓言故事:
从前有个村子,里面一群残疾人因为从小没了右手臂,便开始依靠各种木棍来行动。但这样很不方便,因为他们需要经常随着环境变化替换自己的木棍。而那些找不到替换木棍的人就会饿死。
后来这样的这样依靠木棍的残疾人越来越多,有了很多孩子,作为父母的他们便产生了一个荒谬的集体意识——使用木棍的技能太重要了,因此所有孩子必须从小开始学习!。于是,父母将每一个身体健全的孩子的右手臂砍断,强迫他们学习如何依靠木棍行动。
当孩子们求饶,躲避,反抗,质疑时,父母会语重心长地说:“你们长大后就知道我们是为你好了,只有从小就学习使用木棍,长大后才不会饿死!”
有的孩子挣扎地问:“那现在学习使用一种木棍那将来替换了不会使新的木棍怎么办?如果注定要替换那现在学习这个木棍的意义是什么?”
父母砍断了孩子的右手臂,恶狠狠地说:“学习的意义就是现在能好好活着,将来的事将来再说!”
更有的孩子大声叫道:“为什么不能用右手臂代替木棍?这样我们一辈子都不用替换木棍还能活的更加轻松自在!”父母砍断了孩子的右手臂,恶狠狠地说:“你不会用木棍就是没用的废物!再说我积累了这么多年使用木棍的经验,为你准备了这么多材质精良的木棍,你要是用右手臂怎么继承我的经验和财富?你太不懂事了,我是爱你才这么逼你啊!”
孩子捂着流血不止的右手臂哭着哭着喊:“那也许你们一开始就错了呢?”
拿着滴血的刀,父母指着四周大声说:“孩子你傻啊!你看看这里所有人哪个是用右手臂的?总不能所有人都错了吧?”
于是,在这样一个村子里,再没有一个有右手臂的人。
这个故事里,这孩子们的右手臂,就是每个人生来就有,且能够使用一辈子的主动汲取成就感,维系自尊心的纵向比较机制。而父母们的木棍,就是需要不断更迭和痛苦适应的,被动汲取成就感,维系自尊心的横向比较机制。
期待自己孩子们不平庸的心理残疾父母们,正在亲手终结了每一个孩子健全的人生,并将这种可怕的心理残疾,以爱的名义一代代传承下去。
点亮【赞】+【在看】,为生命的顽强点赞
也请多多转发,一起为每一个平庸的人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