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尿床?
尿床,对于儿童来说,医学上称为“儿童夜遗尿症”。在2014年《中国儿童单症状性夜遗尿疾病专家共识》中定义:指年龄≥5岁儿童平均每周至少2次夜间不自主排尿,并持续3个月以上。尿床分两种类型:一种是仅发生夜间尿床而白天不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尿失禁等症状;另一种是除夜间尿床外,在白天还伴有上述症状。
二、什么原因导致夜间尿床?
我们都知道,尿液由肾脏产生经过输尿管流入膀胱,膀胱就像一个有弹性的口袋,不断扩张,当达到最大容量时,膀胱开始收缩并向大脑发出“需要排空”的信号,在排空过程中,膀胱收缩并挤压出尿液。大约2-3岁时,儿童开始有排尿意识并逐渐学习控制排尿冲动直至抵达厕所,3-4时,大多数儿童能良好地控制白天排尿。
机体在正常情况下会分泌一种化学物质---血管加压素,它在夜间分泌较多,告诉肾脏少产生些尿液。如果血管加压素分泌不足,即便孩子的膀胱容量是正常的,夜间膀胱也不能储存多余的尿液,从而发生尿床。另一种情况,就是,孩子的膀胱容量不够大,储存不了他整晚的尿液,从而出现夜间尿床,最后一种情况是,虽然孩子的膀胱足够大,但它在充满之前发生了痉挛,导致它排出了尿液。
三、还有哪些原因会引起尿床?
(1)便秘:如果不经常排便,粪便积压,压迫膀胱,这样会导致膀胱“憋”不住尿。
(2)饮料:有时候,孩子在睡前喝了大量的果汁或饮料,导致渗透性利尿。
(3)家族史:如果爸爸妈妈曾经有过尿床的情况,那孩子就有遗传的可能性。
(4)不能从睡眠中醒来:如果充盈的膀胱没有向大脑发送信息,把孩子叫醒起来上厕所,那膀胱就会自己排尿,这样就发生了尿床。
四、尿床的孩子家长怎么做?
1、饮食习惯:避免辛辣刺激、含咖啡因或茶碱类食物和饮料,晚餐宜早、清淡,睡前不宜剧烈运动或过度兴奋,睡前2-3小时不再进食。
2、饮水习惯:保证日间水量摄入,尽量将全天饮水移至日间,睡前2-3小时限制饮水及水果。
3、睡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晚上尽早睡觉,学龄期孩子保证夜间10:00之前入睡。
4、排便习惯:每日定时排便,有便秘,积极治疗。
五、尿床---请家长不要忽视它
尿床可能会影响患儿自尊心与自信心,引起孩子自卑、注意力不集中、焦躁、多动、孤僻等心理行为问题。所以,无论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尿床,无论是否伴有日间症状,别让您或您的孩子默默承受痛苦。5岁以上儿童的尿床,都应该找专业的医生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