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更换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某学校初一年级2班一学期内调换了8位任课老师,家长提出疑问,如此高频率的更换教师,孩子的学习成绩如何提高?校长也直摇头,说自己太难了。在这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频繁的教师更换呢?
“事发”学校概况
这所学校是一所寄宿制初级中学,在校学生1300多名,在编在岗老师63人,聘用代课老师12人,其中男教18人,女教师57人。学校22个教学班,除校长没有任课以外,学校的副校长及其他领导和全体老师一样,都担有一线教学任务。
学校“课程分担”原则
每一年的暑假,都有老师因各种原因调出,学校教师流动量很大,学校的“课程分担”原则是优先保证初三年级,于是有经验的老师大多被分到初三年级。
由于教师空缺较多,特岗教师和县里新招聘的老师分派到各个学校的时间较晚,在新老师未到之前,只能把初一、二年级的课程大致安排,新老师到岗后,再进行“填空”。
学校在“课程安排”的时候,由于个别科目的老师严重缺乏,只能把一些英语专业的老师改教化学、物理等科目,这也是学校非常无奈的选择。学校只能先保证初一、二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和物理学科的教师安排,至于生物、地理、历史、道德与法治学科,因专业教师非常少,这些学科只能让其它科目的老师暂代。
初一年级2班学生这学期换了8位老师
在这学期的中途,先是初一年级2班的语文老师在10月份被隔壁县特岗教师招聘补录,中途离开后,更换了一位语文老师,11月份英语老师考到了省城的银行系统,又对英语老师进行了调整。中途又因学校两位女老师请“产假”和一位女老师“产假”到期回校上班,又对该班的生物、地理、道德与法治科目进行老师调整,先后又调整了6位老师,其中调整最多的是道德与法治课,一学期该科共调整了4位教师。
教师频繁调整的背后
教师频繁调整的背后,折射出基层学校的无奈,大多数学校都面临这些问题:
1、教师结构性缺编严重
农村地区存在大量“袖珍学校”,全校学生只有几十人,为了开足开齐课程,占有相对较多的教师编制,但是“好像”还缺教师。近年来,大量农村学生进城就读,也造成城市学校大班额现象突出,在城市学校和规模较大的乡村学校,教师缺编情况也很明显。
2、中小学教师“阴盛阳衰”的现实
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中小学校教师“阴盛阳衰”现象越来越突出,个别学校甚至出现没有一名男教师的情况。中途女教师因请“产假”造成学校中途课程调整在所难免。
教师频繁调整,校长也确实无奈,但是如此频繁调整学科教师,势必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影响,希望相关教育部门重视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制定政策时考虑如何杜绝此现象的发生。对于家长来说,也请希望理解学校的“难处”,家校配合才能办更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