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道创办人梁勇:培养一名学生,指导一个家庭,成就一个家族

校长的思想决定学校的模样。梁勇校长20岁参加工作,26岁辞去校长职务进入民办教育领域,39岁创办新学道,4年时间,15所新学道学校屹立在祖国大地……他把新学道引入崇高的教育制高点上,播撒大爱与温度。这也许是新学道走得更高更远的理由。

西装革履,文质彬彬,智慧而热烈,昂扬但不张扬,每一个见到梁勇校长的人都会被他的幽默和真诚所打动,一口山西榆社方言,听起来让人感觉朴实而亲切。

“生性有北方豁达豪爽之气,做事仿南方之谨慎细微。与志同道合者共谋天下教育大计,安心做教育,全心为学生,聚精会神,废寝忘食,以创造良好教育之氛围,可谓心安理得,吾自乐此而不疲,工作、生活结合一体,两者之界限渐消,实属双赢!诚如高尔基所讲‘工作是一种乐趣时,生活是一种享受!工作是一种义务时,生活则是一种苦役’。”梁勇校长在自我素描中这样说。

梁勇从农村中学教师做起,到乡镇中学任教导主任,再到中学做副校长,毕业5年后任职中学校长,25岁成为最年轻的“省级教学能手”。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梁勇,北京新学道教育集团创始人,全国创新型优秀管理人才、中国十大创新校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理事、特约研究员,山西省教学能手。曾荣获国家、省、市教育管理杰出人物、优秀校长、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01、为了“真教育”之梦

1996年夏天,梁勇毕业被分配回老家山西一所偏远的乡村中学。从背上铺盖来到下赤峪村的那一刻起,梁勇就决定向自己发起挑战,要求直接教初三毕业班。学生时代身为优秀班长和优秀毕业生的他,有信心将毕业班带好,面对这次挑战,他在校长面前立下军令状,一个月之内见成效。校长在犹豫中勉强答应了。

接下来的挑战,叫做“梁勇时间”。他担任了毕业班的班主任,并教语文、政治两门课,这个班是典型的大班额,共81名学生,复课生很多,年龄最大的学生只比他小1岁。早上5点,梁勇与学生一起跑步、学习、吃饭。因师生年龄相差不大,梁勇又真诚帮助他们,学生格外喜欢他。平时不管梁勇要求多么严格,学生都愿意跟着他、效仿他。最终,不到半个学期,学生成绩出现了逆袭。

令人惊讶的是,1997年中考,梁勇所带班级的成绩从全县倒数第一进入了全县前三名。他的挑战成功了。

很快,梁勇被提升为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就在众人都看好时,2002年,梁勇突然提出辞职,加盟了私立学校,追求自己理想的教育。这一切都源于他对教育越来越清晰的认识。梁勇认为,办学只为高分数和升学率,这不叫教育,最多也只是“片面教育”。

其实,梁勇对教育的设想异常清晰。他对当年西南联大的育人标准非常推崇,因此立志将自己所在的学校办成一方“真教育”的乐园。这个愿望像巨大的磁场,吸引着他全部的思想和情志,为教育发力的心愿越发强烈。

在寻找“真教育”的路上,他遇到了志同道合的郝少林,两人一见如故。学习力教育和家庭教育专家郝少林精于课程设计与家庭教育,他第一个学生就是自己的女儿郝煜。在郝少林的指导下,郝煜因学业优异被英国剑桥大学录取,成为世界名校的优秀国际生。等到小女儿到了入学年龄,郝少林便想自己开办一个班级,按照自己独特而高效的方法实施教育。梁勇与郝少林合作,后来在北京创办了属于自己的一所学校。

“我所办的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是新学道洛阳国际书院。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教育局时任局长梁绍军非常认可新学道的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为把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家乡,他先后17次来北京找我商洽合作,这份对教育的赤胆忠心和卓识远见,感动了我和新学道的同人。”梁勇说道。

2015年,是新学道教育的创业元年。那年春天,梁勇从北京出发,奔赴洛阳建校。他至今仍清晰地记得,那年洛阳的春天来得格外早,处处花红柳绿,大自然似乎也配合着新学道创业的节奏。

新学道洛阳国际书院开学了。正如梁勇所说,这是他创办的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学校。

02、设计“学习力”课程图谱

与一些民办教育的“拼校园投资”“拼特级教师”不同,新学道最重视的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学习能力的持续提升,梁勇称之为“学习力”课程。梁勇说,这犹如新学道教育的“核动力”,核心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最终达成育人目标的实现。梁勇将“培育身心健康、有自主能力、有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型社会精英”作为新学道集团的育人目标,具体落实到人才培养体系中,并全部通过课程保障实现。

最让梁勇津津乐道的是全程规划的“学习力”课程的理念。他说,“学习力”课程遵循学生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及教育规律,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实行。小学阶段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知识积累、习惯养成和文化奠基;中学阶段强调学生价值观完善和思维能力提升,满足不同学生参加国内中高考和接受国际教育的升学需求。

在课程设置上,梁勇介绍说,在确保各个年级的国家课程开齐开足开好的基础上,“学习力”课程对国家课程进行了最大程度优化、补充和支持。除语数英外,每天增加一节经典诵读课;除音体美外,每周至少开设三节武术课,另外还有学生自选的社团兴趣活动。孩子们“课上练功,课下用功”,呈现出自信满满、快乐向上的生命状态。

在这些课程中,梁勇专门谈到经典启蒙的国学教育在“学习力”课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教育的客观规律是:幼儿养性——优美人格的塑造;童蒙养正——圣贤智慧的熏陶;少年养志——理想抱负的鼓舞;成年养德——真实生命的绽放。人的成长,尤其是在“童蒙养正、少年养志”阶段靠什么?靠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所以,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诵读经典,且定时定量。经典诵读篇目每学期累计至少1万字。除了每天诵读《弟子规》并有选择地践行外,学生要用8年时间熟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道德经》《黄帝内经》《诗经》《易经》等传统文化经典,为学生积淀深厚的国学底蕴。经典熏习不仅能实现最好的语言文字积累,从而丰富学生文化底蕴,滋养学生心灵,还能很好地训练学生思维、启迪智慧、开启灵魂,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梁勇还说,学校开设了书法和武术课程,就是想通过“静、动”功夫让学生懂得一张一弛乃文武之道;开设中医、京剧、太极等选修课程和活动,是为了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非遗”传承后继有人。

如今,学校将各学科内容分为五大门类,即体育健康课程、中英双语课程、科学技术课程、文化艺术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与其他学校不同,新学道教育集团内的学校名称多冠以“书院”名号。在梁勇的教育观中,“书院”是中国孩子精神的源头,基础教育阶段的办学要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国学经典的品味践行为“教育中轴线”,这样的布局立足于人“民族灵魂”的塑造。

除了要有“中国根”,孩子还要有一双“世界眼”,英语学习就至关重要。在新学道,学生运用英语六字学习法、原典英语学习法、扫雷阅读法和听写训练学习法来学习英语。这些学习方法,都是按照循序渐进原则设计的。英语六字学习法的“听读背抄默译”,就是由易到难的纵向目标细化过程。

英语学习还要重视“创造性输出”。学校设计了学生课堂展示课程和期末英文戏剧展示课程,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学生的展示活动越来越有创意,很多学生都会自己改编课文或完全自创。展示形式加入戏剧元素后,英语不仅是一种语言,还是一种帮助人交际的文化。“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通过这些活动去落实,从此英语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拿到好分数,更多体现了英语学习的趣味性、高效性、实用性。”梁勇看到学习方式转变带给学生的变化,惊喜地评价道。

这种变化也恰恰是梁勇内心向往并希望看到的,他说如果教师能做到“眼中有人”,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其学习兴趣激活并引导好,这种课堂就是一种“真课堂”。新学道的课堂正是在理念的落地中见到了成效。小班制授课在这所学校早已普及,这里的课堂很像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每天有双班主任陪伴,一个班主任是扮演爸爸角色,负责孩子的学习;另一个班主任是扮演妈妈角色,负责孩子的生活。新学道以孩子家庭教育为原点做学校教育,在小学阶段,这种父母般的陪伴给孩子带来了很强的安全感。

“自己与自己比”“这次与上次比”“今天与昨天比”是梁勇倡导的评价原则。在孩子的世界里,“做最好的自己”才是核心,才是教育的内驱力。在跟自己比较完之后,学生产生的最大感受是“我很棒,我要超越今天的自己”。如此,课堂不再是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是成为儿童生命绽放的主场。一种评价方式转化为机制,新学道的教育生态悄然发生了改变。

不仅如此,课堂还有更美妙的事。许多家长反映,自家孩子原来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阅读理解能力差、不爱背诵、计算准确率低等各种问题,随着“学习力”课程的展开与深入,这些问题逐渐被一一破解。没有心理枷锁的孩子像脱胎换骨一样,家长从当初不敢相信到将信将疑,再到心悦诚服,这些欣喜的体验如同“新生个娃”一般。

03、改造家长的学习

教育不仅是孩子的事,也需要家长的参与。家长好好学习,学生才能天天向上;培养“培养人”的人,比培养人本身更重要。

“我经常讲,一个好家庭胜过一所好学校,一个好父亲胜过一个好校长,一个好母亲胜过一个好班主任。家长的视野、格局和价值观决定孩子的未来。我们倡导家校共育,二者形成合力共育孩子,家庭主要负责德行养成,学校主要负责健全人格和学习能力培养。”梁勇如是说。

在新学道体系内,家长提升的渠道非常多元。学校每年为家长安排培训课程,包括专家报告会、公开课、读书会、游学团、展示会、内部培训会、家长沙龙等。通过丰富的活动,家长和家长、家长和学生一起学习交流,共同陪伴孩子快乐成长。

新学道的许多家长开始减少自己看手机、看电视的时间,有空就多读些书,用榜样的力量影响孩子,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些致力于为孩子树立榜样的家长,真正做到了陪伴孩子一起成长,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其中,来自新学道临川国际部皓铖的爸爸跟孩子一起学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自身阅历更好地体会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努力把缺失的东西补回来。在工作和生活中,皓铖爸爸也保持对知识技能的持续学习并主动发挥创造性思维,他还尝试从孩子视角看世界,提高陪伴孩子的质量。皓铖的妈妈也分享了自己自发组织身边妈妈共同学习、一起成长的故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有位家长参加学校的家长培训会后,握着老师的手说:“在这里,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教师,亲切问候,文明礼仪,还有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让我们家长也学会了沟通技巧和相处之道。”

“培养一名学生,指导一个家庭,成就一个家族”,这是新学道的教育使命之一,梁勇为此付出了许多努力,这也确实是家长心之所向。

短短几年时间,新学道教育集团在北京、山西、河南、江西、重庆、山东等省市建立了10余所学校。梁勇说:“我们为孩子打造了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孩子在这里也有许多生动的教育实践。我们愿意和孩子一道,去共同追求教育的‘道’,更好地探索符合人的认知、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的教育奥妙。”

梁勇期待秉持“明德至善、知行合一、爱与责任、追求和梦想”的办学理念,在追寻教育本质的路上继续向前。

他人眼中的梁勇

把自己的故事写在春天里

文\张国宏

读梁勇校长,并不复杂,因为23年来,他只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当教师,办学校。

鲁迅在《秋夜》中写道: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初见与再见梁勇校长,初见是教育,再见还是教育。鲁迅先生写尽了自己秋夜的寂寥与苦闷,而梁勇校长却把自己的故事写在春天里。

人从何而来,去往何处,因行业不同,便会有行业色彩的答案。梁勇是校长,是教育人,他的答案只有一个:为教育而生,为孩子而活。因为痴迷,所以简单,所以通透,所以纯粹,梁勇就是这样的教育人。

读梁勇校长,年轮清晰,并无波澜。

20岁时,他在家乡乡村中学的寂静中,开启了教育的征程。因为有梦,便没有顾忌土壤的贫瘠;因为他相信种子的饱满,便有了他的执着,甚至是偏执。6年后,他完成了从普通教师到教导主任、从副校长到校长的蜕变。也许在许多人看来,正是花团锦簇好时节,但是并不安分的他,却似乎无情地撇下了家乡的土地,“辞去公职”,远走他乡。他的行动,如晴天霹雳,震惊了同行,但他义无反顾,一头撞进了梦的世界,勇敢地站在了未来教育的潮头。

幸运的事情,总是会留给幸运的人。2011年,35岁的他结识了郝少林。两个为同一使命而来的人,相拥相抱,惺惺相惜,携手镌刻了一块教育的里程碑——新学道。于是,中国教育的天空上,又多了一颗闪亮的星星。

2019年,他43岁,15所新学道学校在他的手中,宛如一簇簇鲜花,点缀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新学道的文化、精神和课程,感召了一批又一批投身教育的有识之士。经验丰富的名校长,充满斗志与教育情怀的年轻人,有责任有担当的投资人,团结在新学道的旗帜下。

为什么是新学道,为什么是梁勇?道理大概有三:新学道的课程设计是“站在孩子未来设计今天的教育”;新学道的道德操守是“对每个孩子的生命关怀到极致”;新学道的育人目标是“让每个孩子的生命自由绽放”。

我想,一个教育人做到这些,应该是很好的了!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梁勇的生命如何灿烂,教育的故事如何动人,但依然躲不过一个词,一个地儿——山西。

梁勇校长是山西人,一个铁肩敢担道义、妙手能著华章的山西汉子。

……

杏花村的美酒醉过我少年的梦

地上的车轮为我人生留了一道辙

山西汉子

大爱凝结在我心窝

山西汉子

义薄云天就是我 就是我的性格

……

铁打的筋骨 钢铸的脊梁

……

英勇豪迈就是我 就是我心中的歌

《山西汉子》不是写给梁勇校长的歌,但是梁勇校长用生命在诠释着这首歌。

读梁勇校长到此,也许足够丰满:20岁参加工作,26岁辞去校长职务进入民办教育领域,39岁创办新学道,4年时间,15所新学道学校屹立在祖国大地……但我想说的是,他正在启动的“留守儿童学校”,将把新学道引入崇高的教育制高点上,播撒大爱与温度。我相信,这也许是新学道走得更高更远的理由。

校长的思想决定学校的模样。相信梁勇校长和他的新学道,会越来越好。

(作者系《德育报》社社长兼总编辑)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